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
一个民族的复兴
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
一个时代的进步
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省文化持续繁荣发展,亮点纷呈,异彩凸显。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22年央视国内十大考古新闻;话剧《桂梅老师》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电影《九零后》《再见土拨鼠》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一点就到家》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目前全国最大的考古体验场所云南考古体验馆建成开馆;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文化产品绽放国际舞台,助力群众“绣出”幸福生活……
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关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省、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七彩云南在守正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以精品力作丰富需求凝心聚魂今年1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为全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指导。随后,《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云南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柔性引才实施细则(试行)》等一批措施陆续出台,为全省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省文艺创作始终聚焦现实生活图景,传承文化传统血脉,文艺园地百花齐放,在各大奖项中收获累累硕果。
文艺创作实现新突破。2022年,以话剧《桂梅老师》荣获文华大奖为契机,推动滇剧《张桂梅》、舞剧《幸福花山》、杂技剧《聂耳》等一批重点剧目不断打磨提升,京剧《大山母亲》、滇剧《忠诚》、花灯剧《南疆丹娘》、话剧《澜沧水长》、白剧《阿欣还乡》等一批优秀剧目创排;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创排的音乐剧《绽放》在全国巡演,广受好评。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农民院士》《落地生根》、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上映、播出以后产生广泛影响。
话剧《桂梅老师》在昆汇报演出 雷桐苏 摄
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我省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服务“文化强省”建设,落实“文化润滇”行动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列入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仅今年上半年,全省惠民演出达到6992场,观众350余万人次。紧扣“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彩云南”主题,持续打造和各类主题阅读活动,截至今年上半年,共开展6587场活动、728次“书香九进”活动。全面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公益电影放映达到6.2万场次。
2023年4月25日,“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彩云南”——云南省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暨2023年书香彩云南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举行。着力提升滇版精品图书影响力,策划出版了《李大钊年谱》《张桂梅》《农民院士》《纽带——中老铁路纪行》《中华民族融合简史》《什么是云南》《极命草木——曾孝濂和他的博物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丛书》《生物多样性之美》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图书,启动实施“新时代 新云南·中国报告文学大系”。《李大钊年谱》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张桂梅》等6部作品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犀鸟启示录》获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好想长成一棵树》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云南少数民族经典故事绘本》《大象的旅行——“短鼻家族”北上南归记》等一批“走出去”项目实现版权输出。
张勇 摄
以提高全省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民族特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推出张桂梅、杨善洲、高德荣、朱有勇、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6万余场次。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五个普及”和文化文艺类文明实践活动11万余场次。深化移风易俗,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实施“五大习惯”养成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六条风尚”。
立足独特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我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致力于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省着力推动文物保护、博物馆活化利用等工作,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为全社会提供丰沛的历史文化滋养。
全省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文物考古研究取得突破,文物安全监管得到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年以来,我省积极向文物局和省财政争取并落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保单位保护项目150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达96项。年以来,全省共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20项、考古发掘项目56个,出土编号器物3.4万余件;完成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等6个专项考古调勘调查工作,启动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其中,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22年央视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6月入选文物局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的简牍(2022年9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 摄
坚持文物和旅游融合发展,全省557个A级旅游景区中,依托或包含文物保护单位的景区有47个,共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个。推动长征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实施威信扎西会议会址周边文物保护提升、祥云征文化公园建设等6个项目。推出以考古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节点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10条。
扎西镇江西会馆会议会址大门 周清韬 摄
年以来,我省实施《云南博物馆群建设计划》,率先开展八类八区博物馆群落建设,将“省级备案独具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公益性博物馆和纪念馆”纳入“美丽县城”考评指标体系,激发各地建设和发展博物馆事业的积极性。目前,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数量已增至184家,较“十三五”末增加23家,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遍及全省各地的发展格局。利用“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率先建设云南博物馆数字开放平台,展示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和馆藏文物,实现“云游文博”。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第十九届(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昆明市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被评为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等。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杨洪龙 摄今年6月建成开放的云南考古体验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考古体验场所。该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架起了考古与公众间的桥梁,打造了文物活化利用新样板。
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丰富多样、独特迷人的云南文化,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耀眼的名片、最深厚的底蕴,也是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宝贵资源。
依托禀赋突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巨大的文化发展空间,以做好系列“文化 ”、彰显文化赋能为路径,我省积极推动文化和相关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通过新理念、新规划、新技术的运用,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实现联结与共享。
着力于文化挖掘、文旅融合,探索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我省统筹保护与利用关系,印发实施《云南省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三年行动(2023—2025年)》《云南金牌旅游村及最美乡愁旅游地创建标准》等政策措施,目前,全省创建云南旅游名村213个,推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1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0余条。2022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93亿人次,实现收入1888.76亿元。今年1至5月,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33亿人次,实现收入104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6%、33.80%。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挖掘郑和、徐霞客等历史名人资源,创作一批文艺精品歌曲、剧目、影视作品;以“传统技艺+现代创意”的方式,让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探索建立“文化基地+创意园区+人才高地”的“艺术家第二居所”……云南文化强省建设,在推动凝心铸魂、实现精神富有、铸就文艺高峰、优化文化供给、深化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攻坚突破、出新出彩。
郑和文化公园 晋宁区委宣传部 供图
积极发挥非遗资源大省优势,通过非遗保护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目前,我省共认定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86项、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5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66项;傣族剪纸、藏族史诗“格萨尔”、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省有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19人、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8人、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563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保护体系。
楚雄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秧鱼河村民小组的绣娘在刺绣。胡超 摄在抓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同时,我省不断探索“非遗 景区”“非遗 基地”“非遗 文创”“非遗 演艺”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依托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布局“紫陶文创 田园度假 观光体验”西庄紫陶小镇,植入相关商业业态,建设紫陶创意园、紫陶博物馆、蚁工坊文创艺术空间等,成功创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理白族自治州依托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建设“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打造集展、产、研、学、售为一体的非遗体验AAA级旅游新景区,吸引大批游客参观、体验和购物。
工作人员在紫陶坯上刻花。陈欣波 摄彝绣产业表现也格外亮眼,楚雄彝族自治州依托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先后建成彝人古镇彝绣聚集区、永仁彝绣一条街等产业集群,打响一批彝绣品牌,彝绣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0.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绣出幸福生活。目前,以彝绣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正逐步转变成我省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缩影。
楚雄彝绣亮相纽约时装周 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成为现象级热播作品,兔年春节和“五一”黄金周,伴随着一句“去有风的地方”,七彩云南迎来“影视文艺盘活壮大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消费”的最高峰。据统计,春节和“五一”假期期间,我省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今年“五一”假期前3天,大理州共接待旅游者210.84万人次,同比增长363%。积极主动做好“招引影视创作生产、壮大文旅资源经济”工作,我省以“影视 文旅”带动影视受众认识云南新形象,实现“云南印象”从符号到形象、到品牌、到生产力的转化,用影视文艺撬动和盘活云南文旅资源,实现文化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
取景于大理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资料图在固本开新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我省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助力旅游演艺、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蓬勃兴起;推动发展数字 文化,“云阅读”“云视听”“云旅游”等,为人民群众带来多彩文化生活……
大理市古生村村貌与洱海风光 胡超 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
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南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
塑造活力云南、团结云南、绿美云南
开放云南、温暖云南新形象
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故事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
作出云南贡献
撰文:侯婷婷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