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华优秀传统色彩文化(重塑中国形象,展露中国风华作文800字怎么写)

作者:崔 唯

台湾学者曾启雄痴迷于传统色彩研究,成果斐然,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热爱者、捍卫者和赓续者。勤于笔耕的曾启雄先后出版《失落的中国色彩》《绝色》等影响广泛的传统色彩文化论著,还通过在海峡两岸参加论坛或举办巡回演讲等方式大力弘扬传统色彩文化、技艺和成就,是颇具声望的色彩研究学者。今年6月,曾启雄以30多年研究传统色彩的成果,为读者再次奉献出一部彰显中华色彩精湛技艺、美学特征和民族精神内蕴的潜心之作——《制色》(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通过悉心阅读曾启雄的新作,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特点,值得读者细心体会:

一是整理古籍,分类考订,以数论色;提出困惑,小心求证,引发探讨。

若论整理古典色彩文献的详尽程度,迄今为止,该书堪称全面。作者一方面对历代色彩记载进行了综合梳理,另一方面又完成了科学分类。例如,整理出包括“大红”“桃红”等在内的161个红色词汇及其蕴意,让读者深切体会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情感。再以历代字书中“黄”部首的“黊”“黇”等35字为例,首次完成“赤黄色”“白黄色”“黑黄色”的分类,使读者对该色系特征有了更加直观而细微的认知。

该书还通过古籍统计而来的客观数据,揭示了色彩词汇伴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史实,如分析“黑”部首字在汉代《说文解字》(27个)、明代《正字通》(78个)、清代《康熙字典》(86个)三个时代字书中的数据变化。运用一手数据作为研究凭据,是曾启雄多年来在传统色彩研究上的一贯方法。

针对传统色彩记载多为只言片语,甚至错讹频现的情况,曾启雄提出“不可尽信古”的观点,通过大量文献互勘,结合实验作出诸多新研判。例如,结合秦汉盛行的“相生相克”观念,对秦始皇所着礼服“上玄下纁”的配色予以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推断。许多关于传统色彩的模糊认知,在书中有了更加合理、贴切的解读。

二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精熟古法,注重实验;拾遗补缺,齐备链条。

为考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可信度,曾启雄长期坚持考察传统色彩原料产地、遗迹、博物馆,拜访民间艺匠,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他曾到福建仙游、台湾青寮等地考察染蓝植物和技艺,到甘肃天水、云南丽江等地寻找染红的茜草、红花等。

同时,曾启雄极为重视实验考证,是当之无愧的实践派、技术流的代表。他通过大量实验印证《天工开物》等记载的槐花染黄,《韩非子》记载的“吾厌紫臭”以及唐代帝王的“柘黄”袍服不仅包括暗淡的赭黄色,还含有明黄色等。

曾启雄以反复的染色实验,对古籍中语焉不详、不连贯之处予以补充,最终实现环环相扣。例如,记载茜草染红的各类典籍,大多只标注其染色部位为根部,而对具体采集时间、工艺流程等重要环节缺乏应有注释。为此,曾启雄通过不断实验摸索,完备传统茜草染色工艺过程,为读者全面与精准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传统色彩,提供了宝贵资料和重要指导。

三是尊崇传统,心系中华;传承文化,彰显自信。

通过该书,曾启雄借助色彩阐述大陆与台湾的密切联系,表明两岸一家亲的立场。书中写到,长久以来台湾的大多数染材,如染红的红花以及一些色彩习俗等多来自大陆,可见传统色彩也是连接海峡两岸关系的纽带。

在总结历代古籍对“皙”“皑”“皎”等12种白色的解读后,他由衷赞叹道:“这种表现形式,展现出我们中国人对白色感觉的敏锐程度与表现之细腻情形。”此外,曾启雄还指出,日本对紫色、黄栌染色等的制度、推崇均源自中国文化,体现出中国对周边乃至世界色彩演进的深刻影响和重大贡献。

由此可见,《制色》对于唤起读者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崇敬感,在新时代重塑中华优秀传统色彩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该书阐述系统、史料翔实、方法科学、论断明确、成果突出,堪称传统色彩研究领域的一本重要论著。

(作者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理事)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