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做客长江讲坛:解读《今注本二十四史》(王石 文化促进)

长江网记者王成勇 通讯员谢宁 邓牧原

“什么是二十四史,什么是今注本,什么是注,以及今注本的价值与意义何在?”7月7日,《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编纂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先生做客长江讲坛,回应广大文史学界、读书界的求知声音,为各领域的朋友们讲述《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前世今生,将这部疏通整理中国正史的巨著娓娓道来。据统计,线上线下共有1.2万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活动。

王石解读《今注本二十四史》。图/王亮

认识“二十四史” 叩开历史大门

“二十四史”也称“正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二十四史”共计3217卷,约3700万字,记述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

王石说,虽然读过“二十四史”的人很少,通读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知道这部书的人很多。在古代典籍里二十四史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只是《四库全书》的一部分,属于经史子集的“史部”,而史部也不是只有它。但它甚至比《四库全书》还有名。王石提到,观察“二十四史”,大略有两条线。一是《史记》到《明史》,是史著的线;二是“殿本”到“今注本”,即史学的线。

“二十四史”有五大文化特征。分别是历史最长、易代修史、人文史观、文学典范及官修正史。“二十四史”沿袭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体例,记叙了五千七百多位历史人物,表现出古代史家以人为中心的书史视角。“二十四史”的作者使用文言文记史,字里行间显示出语言的精妙和平实、音节的韵律和节奏。王石指出,编纂时选择“今注本”而没有选择“白话本”也是为了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庄严。因为白话文的“二十四史”就不再是“二十四史”了,正如翻译成白话文的唐诗不能算是唐诗一样。

四次编修 “今注本”把历史解释更清楚

18世纪至今,国人全面编修二十四史,有四次。即乾隆四年(1739)起始之“武英殿本”,“钦定二十四史”由此问世;民国时代(1936)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持之“百衲本”;新中国(1958/1974)中华书局两次启动编修之“点校本”;经当时的文化部(1994)批准立项,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简称“今注本”。

王石从次编修讲起,穿插介绍了史书编纂过程中的种种知识,对比不同时期的“二十四史”版本,精评优劣。“武英殿本”盛世修书,目的在成书,继承传统而听命上意;“百衲本”以版本为主旨整理古籍,乱世中体现的极高学术价值更加可贵;“点校本”成书于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新的阅读习惯做了调整,重点在点校,在古籍的现代形式转化方面走出重要一步;“今注本”的主旨在注释。

“今注本”为什么要注史呢?王石讲述了裴松之和儿子裴骃的故事,点出了三个原因:一是史籍成书之后文辞深奥,不注释难于理解;二是史籍传抄流转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文本谬误;三是史籍出于一家,各人见识有限,容易偏颇。王石解释,“今注”是今人之注,今时之注。今注非同古注却大量引入古注,还广泛吸收了由古而今历代史家研究古代历史的成果,是继往开来。第四次编纂在学术规模和价值意义上均超过了前三次,有承前启后的发展之风。

讲座现场。图/王亮 

历史之义 是历史更是一国之魂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这里说的是史官,记事的人,后指历史。王石谈到,所谓历史,不仅是记录和编纂故事,中国智慧其实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文史通义》开篇句即“六经皆史也”。他说的“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就是经出于史,理出于事的道理。“三百名家,二十八载,不计利禄,但知修史,前仆后继。”王石认为,“今注本”也是“史家之绝唱”,“今注本”对中华历史的贡献就体现在那亿万余字中。王石希望大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弘扬传播中华文献典籍,满怀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本次讲座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厅长李述永主持。李述永表示,学习和传承文化就要追求我们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和精神的独立性,以王石为代表的史学家们身上体现出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进而促进我们汲取文化的营养,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编辑:赖俊

值班主任:王冲

值班总编辑:蔡早勤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08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0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