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作者:朱鸿召(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灿烂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之所存。滥觞于远古歌舞祭祀,肇源于夏商周礼周易,奠基于先秦诸子学说,丰富于楚辞汉赋,兴盛于唐诗宋词,繁华于元明清市井话本戏曲小说。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呵护着中华民族,五千年赓续传承,历经磨难,历久弥新。
文化是凝结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的价值观念,为百姓日用而不觉。文明是判断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和品质的价值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传承性。中华文明更有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相对于西方游牧和航海带来的不断迁徙,中华民族选择定居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崇尚集体,安土重迁,讲信修睦,守望相助,共存共荣。在世世代代生活的黄土地上,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源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深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只有根深,才能树壮,才能枝繁叶茂。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心魂。“一个民族、一个,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2014年5月,总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中提出的文化命题,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立足脚下、胸怀天下、正视当下,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奋发有为,以青春之我,创造现代化之中国。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气魄,在新时代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近代社会以来,我们经历了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用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实际行动,捍卫着文化自信,铸造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心魂。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引进社会进化论,接受并采用公元纪年,推动中华民族融入现代世界格局。早期共产党人引入、传播马克思主义,把中国问题放置在世界格局中思考出路,并最终选择了以工人阶级为、联合工农大众的革命道路,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定文化自信,谱写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彩华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被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被提炼,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被阐明。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全民族投身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动力不断焕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未来可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素来具有开放的情怀,家国天下意识,自我革新精神。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守护根本,秉持开放包容融通世界,坚持守正创新凝心聚魂,不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彩华章。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9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