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服务火了,但信息不对称更应被重视(志愿填报时相关信息是灰色)

2023年6月7日,江苏海安一高考考点外,考生家长在交流咨询志愿填报事项 (视觉中国/图)

2023年7月初,全国各省份的高招本科志愿填报陆续截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暂时画上句号。

过去半个月来,随着网红名师张雪峰的“出圈”,高考志愿填报产业闯入聚光灯下。为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分数”,考生家庭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高校报录规则、政策和专业变化等信息。“弥合信息差”的痛点创造了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艾媒咨询于近期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8.8亿元,较之6年前增长了近6倍,预计2023年将达9.5亿元。而据天眼查的最新数据,国内目前共有1850余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的相关企业,其中80.4%成立于1-5年内,仅2.8%创立10年以上。

据《南方人物周刊》了解,不同地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报价从千元到万元不等,且处于上涨区间。“(一万元的价格)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买的主要图个不后悔,”一位自称在张雪峰的直播间购买了其团队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的顾客告诉本刊记者。

6月底教育部发文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名师”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此外,教育部还提示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迷信所谓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需要和社会需求,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然而,此类“温馨提示”没能浇灭报考咨询的热度。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投射。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人,比2022年增加98万,再创历史新高。同期创历史新高的还有青年失业率。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理念被愈发强化。

高考志愿填报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很难衡量,一个好学历并不意味着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社会的压力传导正在不断被前置并持续放大。年轻人过早地陷入社会的消磨中,试错的成本在增加,就业观念趋于保守,对稳定性的偏好持续提升。结果是,在有关“好专业”的评判体系中,所谓的“理想主义”在退潮,而“实用主义”被放大。

6月的最后一天,我们采访了两位参与了高考志愿填报的“过来人”,分享他们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心得和困惑,如何看待“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突和平衡,以及由此而来的争议和连锁反应。下面是他们的自述:

某985高校文科专业大一学生:有同学花数千元找机构帮报志愿,一年后后悔了

虽然张雪峰老师今年才“出圈”,但高考志愿填报的生意早几年就开始火了。

年,我所在的辽宁省全面实行了“新高考”。之前,考生可填报16个平行的高考志愿院校,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改革后,考生最多可设置112个“专业 学校”。从数量上看,“112个”好像特别多,可实际并非如此。很多外省高校,尤其是一些南方知名学府,单个文科专业在辽宁的招生名额通常只有两三人。只有多报才有可能提升录取概率。

我是2022年参加高考的,算是高考改革后的第二届。大家确实没有太多数据和成熟案例可参考。或许是考虑到这点,我就读的那所省重点高中为每个高三学生都订了《招生考试通讯》。那是本地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一本半月刊。杂志里的信息很全,一些985、211学校往年在辽宁的文科招生计划都能查得到。

高三的模考会公布个人在省里的排名,我平时会对比着杂志信息,看看自己大概能报哪些学校和专业。这样既能提前了解自己的实力,也有助于定下合适的冲刺目标。

6月高考完后,学校还发了一本特别厚的高考特刊。即便有这些资料可参考,我身边购买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的同学也不少。高三那年,很多家长会主动了解报考信息。了解得越多,反而越容易焦虑,毕竟有太多的机构和专家会在网上宣扬“志愿难报”,网上也充斥着各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案例。家长们的心态往往是花钱买心安。

我的同学大多来自城市,家里条件都不错。相熟的同学里,大概三分之一都买了此类服务。通常,机构的工作人员会向学生和家长了解是否有地域偏好,主要想保学校还是保专业,对专业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当时的价位一般在4000到8000元,因服务时长和细致程度而不同。我有一个同学报的是八千元的服务套餐,那个机构差不多从高考前两个月就开始和她对接。

家长和学生对待机构出具的方案的态度也不同。我有一个理科同学,他高考分数的省排名大概可以选上厦门大学或中山大学这个档次。拿到机构出具的志愿填报方案后,他并没有全盘接受。在此基础上,他做了一些研究,微调后才提交。我是比较认同这种做法的,毕竟机构的资质良莠不齐,所谓的“志愿填报规划师”门槛也不高,即便有经验,也多源于“最大公约数”。也有一些同学花了钱后,就放弃思考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我们家没花这个钱,主要是觉得没必要。高考结束后,我参加了一些报考机构的讲座,也会在网上关注一些专家的建议。网上资源很多,学校发的那本高考特刊也帮了不小的忙。特刊上有一个特别实用的板块,是把前一年各院校在辽宁省的专业录取排名做成了榜单。6月23日晚上出的分,三四天后,借助那个榜单,我就定好了基本框架。微调后,6月30日我就正式提交了。我选专业时遵循“六成实用主义,四成理想主义”的原则,也就是说就业情况至少不差,也不至于四年下来兴趣索然。

如今上大学一年了,回看那些机构和专家的建议,有我很赞同的部分,比如对就业的强调。我就读的这所985院校,刚入学辅导员就会和学生一对一谈话,了解大家四年后的规划,是直接就业,还是要考研。学院也会定期举办一些就业方面的讲座。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很早就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一年来,我接收到了许多一手信息,包括我所在专业的本科就业率、就业去向,以及保研、考研的难易程度等等。我一度是非常坚定的考研派。可从学姐们那里我了解到,文科女生整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我们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学历对就业的帮助也并不明显。我也会想,就算我考研能成功“上岸”,三年读完面临招聘,因为硕士文凭增加的那么一点就业机会,值不值得我付出的三年时间成本呢?到时候年龄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劣势呢?我们这些学文科的女生,年龄焦虑都很严重。

不过也因为在大学待了一年,我意识到机构的部分建议会有些绝对。专家脑海里的数据库再大,也是有认知边界的。很多时候,只有真正进入到那个特定的环境中,才有可能知悉真实情况。

比如当时我填报志愿的时候,曾经考虑过我现在就读学院的另一个专业。按照专家们的说法,这个专业肯定不好就业,所以我就果断放弃了。可入学一年来,我也接触了不少这个专业的同学。从他们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就业率还是薪资待遇,至少我是挺满意的。

又比如很多专家主张:“理科要选好专业,文科优先选学校和地域。”这几乎是业界的一个共识。在他们看来,大部分文科专业壁垒较低,只能通过学校的牌子去提升个人竞争力。从录取分数线来看,也确实如此。一些985高校设立小众或冷门专业,哪怕就业形势没那么乐观,分数线依然不低。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很多考生会先保学校,计划着日后转专业。至少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看,转到热门专业的难度很高,要么绩点的年级排名在前百分之几,要么有突出的学科特长。这也可以理解,如果不设门槛,冷门专业的人不就都流走了么?

一年过去了,我也有高中同学对当初花钱买的方案大呼后悔。有个女同学当初就是在机构的建议下,报了一所非语言名校的小语种专业。机构推荐的理由是,这所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发达,还属于“双一流学校”。可是同学去了一年后了解到,这所学校之所以能评为“双一流”主要是因为其工科实力突出,在小语种专业方面实在没什么优势。如果能回到一年前,她肯定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2017年3月23日,河南郑州,张雪峰在河南工业大学举办考研培训 讲座 (视觉中国/图)

北京某高校教师:既然注定要受一遍苦,何不选个性价比高的?

如果不是亲戚家孩子今年高考,我还不知道围绕志愿填报的各种服务已经发展成一个如此庞大的产业。

我是2010年参加高考的,当时还没有专业机构帮考生填报志愿。在择校择专业时,我多少有些情怀驱使。那年,我如愿被北京一所211院校录取。专业虽小众,但排名在全国高校里数一数二。本科毕业后,我出国读了硕士。回国就业两年后又继续读博。正是经历了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当初凭情怀选择的学科确实属于张雪峰划定的那类“天坑专业”。

“坑”表现在形形色色的就业难题。年我回国就业,立马被现实教育了。小众社科专业的技术门槛确实不高。我有些同学从世界排名前20的名校学成归来,找到的工作初中毕业就能干。博士毕业后,我再度面临求职。同学中只有个别碰巧赶上机会,有幸直接进了体制内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其他的大多继续做了博士后,找工作都很坎坷。本科和研究生同学工作了几年后,绝大多数也都转行了。要么去银行,要么去考编制。总之,当前找工作都是稳定为上。

这和我们当年本科毕业时的情形完全不同。那些年,北京985、211的学生毕业后超半数会继续读研或出国留学。就算直接就业,也很少考虑体制内的工作。当时,大家普遍认为产业环境不错,体制内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毕竟收入有限,最有能力的学生不会把考编制作为首选。如今,和我同期毕业的博士很多都瞄准了考编。早知这样,还不如本科毕业就去考,不必白白折腾几年。

可考编“上岸”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讽刺的是,政府直属机构和我们专业最对口的部门竟然不招收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反而招收法律类、财会类、汉语言文学类的学生。

2022年,我也曾协助某国企单位面试。你会发现,这些单位在招收计算机类专业时,来面试的候选人、第二学历都是些没听说过的学校。可拿到简历,还调侃候选人资质不错,“前几年来的还是本科生,今年都是研究生了。”而轮到小众专业的岗位面试时,清一色是中科院、清华北大的博士,学校层次和学历一下拉升了好几个层级。这就是就业市场的现实。

如果能回到当年填报志愿时,我肯定会更实用主义一些。所以当亲戚家的孩子再次走到这个抉择点,我就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建议,至少能少走一点弯路。任何一个专业要学好都不容易,既然注定要受一遍苦,何不选个性价比高的?

2022年,我河北一个远房亲戚家有孩子高考,我就曾帮他参谋过志愿填报。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学习能改变命运,所以我特别担心他报不好志愿。

网上有很多看起来很正规的志愿填报资讯网站,孩子的分数刚出来,我就立马上网想帮他查询对应分数段在河北的排名。没想到刚点进去,没几步就开始收费。最低几百元,VIP服务上不封顶。农村家庭本来经济就困难,怎么可能掏这笔钱?我转念想到自己当年填报志愿时学校发的“大厚本”非常有用,上面学校和专业录取分数段等信息很全面。因为我没法直接去他家,孩子的妈妈就在“大厚本”上挑选了几个院校,我们远程商量了几轮才定下来。

后来了解到,我的一些博士同学同样面临帮外地农村亲戚报志愿的情况。他们也大都卡在了信息查询这一步,一查资料就要掏钱。

2023年,另一个亲戚的孩子也面临高考志愿填报。孩子在海淀一所区重点高中读书,高考完后,她妈妈就来咨询我,说外面的志愿填报机构报价两万二,问我有没有必要花这个钱。我当然觉得没有必要,能省则省。

北京高考本科批志愿可以填3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专业组里的专业都是“好”“次”搭配,调剂限于同一组内。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避免大家扎堆“好专业”,但对填报者来说,风险就在于如果“好专业”没录上,就不得不被调剂到同组那些不那么“好”的专业。

有了“大厚本”就好办了,我这么想。可一问才知道,这所北京区重点高中竟然没有发放我熟悉的那种“大厚本”,最权威的资料是一本夹杂着的考试报。里面虽然公布了各校招收的北京考生数量,但并未展示每个专业组录取的省排名情况。我有点意外,12年前我就是在海淀高考的,当年就有的东西,怎么现在反而没有了?

孩子的母亲通过关注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和专家,了解到有一些小程序可以免费查询到往年各院校特定专业录取的分数和排名信息,并会自动推荐适宜的院校和专业。然而实际操作下来,这些小程序输出的结果却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心里还是含糊的。但我们也只能参考这些相对模糊的信息,结合自己给学校招生办打电话问询,制作出一个心里相对有谱的方案。

其实,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哪个分数段,考生们都有志愿填报的焦虑。但说到底,最花费精力的还是收集资料。为什么网上的信息不能更公开透明一些呢?愿意掏钱的家庭当然可以花钱买专业服务,可也不能堵死那些想要自主填报的家庭的信息渠道啊?不然不是逼着人花钱么?

包括张雪峰在内的很多专家通过线上分享,确实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特别是那些经济水平不高的家庭也能免费获得一些志愿填报的实用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做的确实是一件善事。但硬币也有另一面。因为这些免费信息通常是高度碎片化的,如果需要获得更细致且有针对性的服务,就需要购买付费服务。一个已经能看到的现象是,随着张老师的“大火”,整个行业的收费标准也在水涨船高。

我经常去的一家理发店的阿姨是南方人,她上周回老家帮结束高考的孩子报志愿了。她告诉我,老家也有这类协助填报志愿的机构,她打听的那家报价要5800元。斟酌了一番,她还是决定亲自回去一趟,和孩子商量着自己报。

这些天下来,我也生出了很多疑问:一旦收费水涨船高,在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是不是信息差反而会进一步拉大?是不是这种“热”也会放大某种社会情绪,很多家长甚至会觉得如果报志愿不花这个钱,心里就不踏实?此外,孩子本来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参与度就不高,主要是家长在主导。专业的冷热往往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家长如果盲目片面地听从机构的建议,会不会致使孩子愈发麻痹或忽视自己的兴趣,导致未来都去“卷”本来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陈洋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07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0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