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医生告诉你关于抑郁症的这些知识……(上海抑郁症并非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

连日来,抑郁症的话题被更多人所关注。何为抑郁症?什么人易患抑郁症?抑郁症如何?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二科主治医师黄天明提醒:抑郁症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躯体疾病一样,通过早期积极有效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高杰(化名)是一家外企的财务主管,今年38岁。性情温和的他平时工作努力,待人和善,在公司也是独当一面。

可最近3个月来,高杰出现了一些“反常”:没有精力应对日常的工作,以前的兴趣爱好现在突然不喜欢了,时常感到胃不舒服,晚上经常失眠,脾气也变得易怒,记忆力也大不如前,有好几次忘记下达的工作任务。

渐渐地,高杰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能力出现了问题,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于是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且自卑,和家人、好朋友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高杰的变化让母亲很担心,在亲戚朋友的建议下,她带着儿子来到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经过黄天明医生的访谈,最终找到了高杰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三个月前,高杰离婚了,但离婚后的他始终想不通。之后,通过黄天明的检查评估和相关量表评分,高杰被诊断为抑郁症,需要服用药物和心理。

之后的日子里,高杰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了抗抑郁药物,并且每周接受心理,通过叙事技术,让现在的他和过去的自己做了分离,并仪式性地(写信)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经过2个月的规律,高杰的心情慢慢地舒畅开来,吃饭、睡觉也恢复正常状态,重新回到岗位,生活步入正轨。

“其实,抑郁症的发病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据世界卫生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5亿人,终生患病率为5.2%~16.2%,是世界第五大疾病,且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黄天明告诉记者,抑郁症的病因可以肯定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

患抑郁症的比例如此之高,那又是什么原因诱发了抑郁症呢?

黄天明指出,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长或短地经历过抑郁情绪,而抑郁情绪也常常会被亲人离世、重大创伤、家庭矛盾、工作不顺、罹患疾病、重大公共事件等诱发,当然也会莫名地出现。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倾诉、运动、娱乐、降低工作强度等方式来调整抑郁情绪,但如果抑郁情绪长时间无法摆脱,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你可能患上抑郁症了。

“抑郁症尽早识别、及时干预至关重要,通常药物联合心理的疗效都比较好,能够像高杰一样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中。”黄天明说。

但是对药品副作用的顾虑,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抑郁症患者们的决心。抗抑郁症的药物究竟有哪些副作用?如何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患者对药物有很多顾虑,主要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和成瘾性。其实抗抑郁药物的常见副反应如口干、恶心、头晕、视物模糊等多数出现在服药初期,随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大多数人都是能够适应的。”黄天明解释道,“抗抑郁药是没有成瘾性的,在病情稳定以后可以逐渐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或停药。当然,减药过快或者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药反应,会出现一些情绪和(或)身体上的异常,也可能是减药或停药后出现了抑郁症状的反复。我们建议调整药物剂量需在精神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维持一段时间的心理,停药以后也定期至心理科门诊评估随访。”

由此可见,抑郁症绝不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基础,它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躯体疾病一样,需要早期积极有效的,但通常通过抗抑郁药联合心理如支持性心理、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人际心理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来源:上海长宁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7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