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一个家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宝典:深入内心的道德修养(家道指的是什么)

《家道》一个家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宝典,也是做人的根本!#家道##道德上有污点的艺人,应不应该彻底封杀##畅谈家庭教育#

《孟子》: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意思是:道德传家最持久,能达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于道德传家,诗书传家又次于耕读,富贵传家一般情况超不过三代。

金钱财富总是转瞬即逝。

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学会做人,以立高德。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

唯有植根内心的道德,深入骨子的教养,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法宝,才是一个家庭长盛不衰的宝典。

(一)、一个家族最好的《家道》:亲人间彼此尊重,生活中勤俭节约,与人交往时心存善念。

1.家和之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家人之间相处和睦,彼此尊重,相互包容。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气的氛围,感受到温情的流动,才能把一个家庭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两兄弟成亲后分了家。

一日,两人一起去城里卖粮换钱。回来时,天色已晚,便抄山上的小路回家。

不想,遇到了山匪,不仅被抢光了钱财,还受了伤,悻悻的回了家。

老大的妻子听说后,忙替丈夫擦拭伤口,还安慰道:“只要人回来就好。”

老大很是感动,自此对妻子更是敬重。

相反,老二的妻子知道后,不顾众人的劝说,骂道:“真是没用,这点钱都看不住”。

老二失了面子,很是羞愧。

后来,两人时常争吵,家里不得安宁,便也无心耕种,生活每况愈下。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里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温柔的话语,真诚的尊重,如同春风一样温暖,让人不自觉的想要靠近。而冰冷的指责,冷漠的抱怨,就像利刃一样坚硬,使人望而却步。

家庭生活,很多事本无对错之分,多一份体谅,就多几分和睦;多一份尊重,就多几分和气。

2.勤俭节约,家富之道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里面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勤俭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家族长久存在,兴旺发达的根基。

有一则故事: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一蔬一食,一衣一物,物尽其用,财尽其值,便是个人最好的修行,是家庭最好的财富。

3.心存善念,家福之道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是: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1)因为为别人付出的越多,收获的愉悦就越多;给别人帮助的越多,积攒的福报也越多。

听说这样一则故事:光绪年间,有一位贾先生在上海租界的一家洋行工作,有一天老板派他去城南讨债,他一上午就收回了一千八百多块银元,回家路上,他感觉口干舌燥,于是就来到一家茶楼,但是当他返回洋行的时候,却发现那一千八百元不见了,这让贾先生心急如焚,要知道,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与此同时,另一位姓义的浦东人来到了这家茶楼,他也在租界做生意,但是生意一直不太好,总是亏损,于是他就买了当天下午的船票准备渡船回乡,但是因为距开船时间还早所以义先生就在这家茶楼歇歇脚,顺便在这里想想以后的生路,但是他在茶楼坐了没一会儿就看到脚下有一个小皮袋子,一打开发现里面竟全是钱。

义先生看到这笔钱又惊讶又高兴!因为这笔钱不仅可以让他改变目前的现状,还能让他下半生衣食无忧,但是他又转念一想:“不义之财不能取,这笔钱毕竟不是自己挣来的,如果把这笔钱拿走了,失主该怎么办?”于是义先生决定在茶楼里守着小皮袋子,等失主回来。

等了一个下午,他才看到一个面色惨白,走路踉踉跄跄的人往这里奔来,这个人正是贾先生,义先生赶忙上前问:“是你丢钱了吗?”贾先生的眼中透露出不可思议的光芒,冲着义先生一个劲地点头,义先生指着脚下的钱袋子说:“我在这等你很久了。”贾先生看到那个小皮袋子还在,激动地对义先生说:“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今晚就要去上吊了。”为了答谢,贾先生拿出一部分银元,但是却被义先生拒绝了,无奈之下贾先生只好说:“明天早晨我在某某酒楼恭候,阁下一定要来,不然兄弟我真的无以回报。”

第二天,义先生真的来了,贾先生刚想开口,但是义先生却抢先感谢道:“是我应该谢谢你,要不是你昨天丢了钱,让我错过了回家的船,我这条命都没了。”义先生看贾先生听得一头雾水,便解释道:“我昨天本来要坐的那条船在途中被激浪打翻,上面23个人全都被淹死了,还好我昨天等了你一下午,不然我也一命归西了。”

常言道:好人有好报。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经常遇到私欲与道德两者抉择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选择善恶往往就在一瞬间,一个人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放弃了善良,更不要让一时的恶念断了你以后所有的路。

(2)善良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曾经找过一个算命先生。

他见面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

算命先生吓了一跳。

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很不好意思,说:“那您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

算命先生有些纳闷问:“为什么这俩志向差这么多。”

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听了之后,很是感动,对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善心,将来一定可以当宰相。”

后来范仲淹果然当了宰相。

他救济学子,减少徭役,建立义田,善行惠泽天下。

范仲淹花钱花了很多钱买了几千亩良田,他不去圈地致富,反而他把这些田地作为公益田,让百姓免受饥寒之苦。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善心,将他的善行延续了几百年。

范仲淹在家族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慢慢长成参天大树,这棵大树庇护着他的后代子孙,从宋朝一直到清末,整整八百年的时间里,兴旺不衰。

善良是一种底线,一个人一旦无法保持善良,就容易去危害别人,祸患随之降临。

古人有言:“善而德高者,家旺而多福;恶而无德者,家败而子狂。”

生活中,很多人爱护子女,给他们留下很多钱财。殊不知,若是福报德行不够,只会招致更大的灾祸。而发自内心的善良,无所计较的帮助,却能在冥冥之中,迎来好运,慧及后辈。

写在最后: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说过这样一句话:“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自操之。”

意思是一个家族的兴旺,既不是上天注定,也不会受他人的影响,而是自我的内在原因,人生命运,家族兴衰,看似变换无常,实则皆由自己掌握。

对待亲人:尊重包容,家和万事兴;

对待外物:勤俭节约,富贵可长存;

对待他人:心存善念,福报留子孙。

二、《老人道》

三、《父母道》

四、《夫妻道》

五、《丈夫道》

六、《妻子道》

七、《婆媳道》

八、《子女道》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7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