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高校担当(有关教育强国的心得)

凝心聚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高校担当

——首届“高校党委思享记”发言摘编

深入落实党委下的校长负责制

北京大学党委

总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深入落实党委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制度,是高校坚持党的全面的重要抓手、关键一环。作为这一制度的首倡者,北京大学始终坚持践行这一制度,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

一是坚持思想铸魂,夯实制度执行的思想根基。总书记多次到北大考察,给北大师生回信、致贺信,为北大坚持党的全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北大党委把学习传达、研究落实总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常委会议题,健全任务分解、督办问责机制;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述职评议考核和党支部生活指南。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大坚持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全体校和200名中层正职赴中央党校封闭学习、400多名中层副职在教育行政学院集中培训,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制度固本,构筑制度执行的“四梁八柱”。执行好党委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在于以此为中心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运行有效。北大将党对学校的全面制度确立为办学治校的根本制度,并写入北大章程;修订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梳理会议议题清单,明晰决策权限、规范决策流程、强化决策衔接,实现学校决策会议“一本账”;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体制,完善各类小组、委员会等机构工作机制,推进党在学校各类型机构的有效覆盖,加强党对学术的机制,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指导51个院系及6家附属医院修订党政议事规则,完善院系、附属医院和中小学党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各级党政治功能。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制度执行的保证。坚持党委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着力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体系。北大党委坚持基层导向,优化学生支部设置,瞄准低年级学生党建“空白点”,依托专业方向、重要团队、重大项目设置党支部,确保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积极孵化培育一批校内样板支部,以先进带动后进。加强“双带头人”的培养与储备,从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在进人用人、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保障党支部发言权,将担任党支部作为年轻干部成长锻炼的重要途径,让党的始终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四是坚持思政引导,营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党委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质量的重要支撑。北大坚持从入职源头抓好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创设“新时代发展与党的建设”专题研讨班,在各领域领军人才中挖掘一批有志向党靠拢的高层次人才。在疫情防控、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任务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定期邀请党内外高层次人才列席学校重要会议,坚定教师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创设驻楼辅导员制度,打破条块管理模式,让辅导员深度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新征程上,北大党委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坚决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不断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着力建好学生社区“大家庭”

天津大学党委 杨贤金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创新。入选试点高校以来,天津大学党委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建好学生社区“大家庭”,努力使这项工作形神兼备、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一是搭建平台,推动育人资源全面汇聚。学校持续强化物理空间建设和资源条件保障,将学生社区打造成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高品质生活园区。建设创新创业训练基地、阳光体育角、心理沙盘区和减压室、就业指导和生涯教育工作室等空间,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帮助学生提升素质、开发潜能。扎实推动学生住宿幸福感提升工程,合理规划住宿资源,推进老旧宿舍楼宇改造和新建宿舍楼宇规划,让学生住得舒心、学得安心。实体化运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受理、统一办理20余项业务,为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提供多维度的服务。

二是选好“家长”,确保育人力量全面入驻。学校党委统筹设计、协同推进育人力量进驻社区,让教师、干部在社区大家庭中发挥“家长”作用。干部带头践行“一线规则”,校班子成员每周至少“面对面”接触学生一次,固定结对联系一个学生宿舍,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问题。全面实施“师友导师”计划,以宿舍为单位,为所有本科新生配备师友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完善研究生导师、班主任激励机制,让各支育人力量进驻社区,教师、辅导员等队伍扎根学生中间开展思政教育。

三是培养骨干,激发学生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社区,搭建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 党员责任区 党员先锋岗”三级架构,推动学生社区党建设与学生成长深度融合。组建学生社区网格员工作队伍,充分调动学生骨干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党、团员亮身份、做表率、长才干。通过设立学生社区育人实践基地,开辟学生网络教育、党建、勤工助学等社区阵地,建设学生书院管理委员会、学生楼委会、学生社区监督员等队伍,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四是深化改革,打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制定学校“一站式”社区建设方案,深化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聚焦学校人才培养改革需要,推动“十大育人”体系中适合学生社区场域的工作在社区立项实施,让学生足不出社区接受思想启迪、价值塑造。持续建设优化智慧服务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学情数据系统等,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投放优质思政内容和产品,推动信息技术为思政工作赋能,提高学生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五是铸魂育人,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用立德树人成效来衡量“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实效。在学生社区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传递党建好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生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大势,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挑起民族复兴的重担,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一步,天津大学将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在学生社区织就“凝心铸魂示范网”“成长发展支撑网”“安全稳定防护网”,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成长平台

清华大学党委副 向波涛

总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清华大学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打造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等平台,弘扬“共产党是先进科学家的光荣归宿”传统。

目前领航工作站共有进站青年教师195人、覆盖全校41个单位,累计新发展党员121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6人,已经成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教师以双重身份强化双重担当,在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针对教师党员覆盖面不够广、缺乏有效抓手、整体数量偏少等问题,学校于年5月创建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成长平台,增强工作针对性,促进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协同提升。领航工作站成员由已递交申请书或有较强意愿的青年教师组成。学校党委常委全员参与、直接联系青年教师成长,各级党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优势,加强政治引领和发展支持。每年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意愿调研,把有意愿的教师及时吸收进站。建立“一人一策”台账,精准确定培养措施,全程跟踪入站教师的发展。

二是加强建设,发挥凝聚人心作用。学校实施“强基、先锋、领航、领雁、智慧、保障”六项工程,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特别是“双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学校依托领航工作站建立与青年教师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从不同角度开展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关心支持。对于每一名入站教师,分别配备学校、院系、支部三级联系人。校党委委员或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校级联系人,院系党委负责人作为院系联系人,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校已直接联系60余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联系谈话一次,并参加所联系教师的发展会和转正会。院系党委和党支部共同选派一位党员学科带头人,作为支部联系人兼“成长导师”,全方位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三是突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学校党委强化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制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施办法》,健全理论学习工作体系,每月发布学习要点,利用台账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领航工作站进一步延伸拓展理论学习渠道,结合青年教师思想特点,提供时事政策讲座、理论书籍等资源,定向化开展学习活动。校每年带队开展实践,调研遵义、雄安新区等地,引导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国情。每月开展主题培训交流活动,总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师生代表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冬奥会场馆等参观学习,坚定青年教师报效、追求的决心。

四是注重示范带动,营造爱党向党浓厚氛围。学校充分发挥新教师的示范作用,安排青年教师在“七一”大会、教师节表彰大会、新春茶话会等会议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加强发展会、相关教学科研成就的宣传报道,用身边教师矢志追求、为党育人工作的先进事迹,引领其他青年教师积极向党靠拢。选树“大先生”典型,开展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良镛、“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大中等优秀党员学习活动,营造“向榜样看齐”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学校将总结发展领航工作站的有效经验,强化党建引领,营造良好生态,进一步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树牢政治自觉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南开大学党委 杨庆山

南开大学党委深刻学习领会总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指示精神、对党的建设和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淬炼党建和思政工作基本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纲举目张做实党建。学校出台落实总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意见,形成6方面24项125条任务清单,常委会定期研究推动、督促问效。举办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题读书班,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中层以上干部分赴井冈山、延安进行“学思想、强党性”专题培训。出台加强新时代班子建设等文件,以制度建设强化政治方向。修订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细化议事清单,出台党委抓落实的九项措施,加强对决策事项落地执行的督促检查。推进学校《党建质量提升“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选出87个校内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修订专业学院工作细则、基层支部工作细则,大力推进教师支部与行政负责人一肩挑、学生支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连续20年开展“创最佳党日”活动评选表彰。

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培根铸魂做强思政。学校率先出台“南开思政课30条”,全国首开“概论”课,领衔编写“三进”教案,入选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校,承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形势与政策”课实现“一院一策”全覆盖,124门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形成系列品牌。涵养浸润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把“爱国三问”作为“必答题”,大力传承弘扬周恩来精神,讲好总回信勉励8名学子的故事,以“礼赞中国心,筑牢南开魂”为主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近2000场。开展“小我融入大我”主题社会实践,持续深化国情民情调研、服务战略等实践专项,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责任担当。

三是以高水平创新融合为关键,协同联动做优特色。把党建和思政工作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构筑协同联动、一体推进的大格局。面对疫情考验,党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医护驰援、科研攻关、翻译突击队等广受好评,新时代南开铸魂育人成果成效显著。加强党建思政队伍建设,按比例配齐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部分学院配备负责教师党建思政的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覆盖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整治、学术诚信与学风建设专项行动。打造全国重点马院品牌,举全校之力建强马理论学科,与中国社科院共建“21世纪马院”。打造“师生四同”品牌,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育人模式结出硕果,荣膺全国高校首批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四是以内涵式高质量为导向,凝心聚力推动发展。学校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把牢记总嘱托的“谱写六个新篇章”作为贯穿主线,提出“构建七个新生态”重点任务,与“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对接《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编研,制定南开改革攻坚“十大行动计划”。学校高层次人才持续快速增长,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重大突破,周其林院士团队获自然科学一等奖。农药中心等5个平台入选新序列,获批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新征程上,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不断强化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与战略需求的有效对接,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成果,努力使南开成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标杆。

锻造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骨干

山东大学党委 郭新立

总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山东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总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作为立德树人的主力军、基础支撑和第四支队伍重点建设,创新谋划“1 N”制度体系,即以《山东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作为统领性文件,设立多个配套支撑制度。学校聚焦提升新时代思政工作实效,形成了“三突出”的典型做法、“三坚持”的特色经验,在深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上取得突破,为锻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注入持续动能。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发挥党的最大优势。学校党委坚持把党的贯穿“1 N”制度体系全过程,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队伍高质量发展。成立、校长任主任的学生发展委员会,将辅导员队伍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常态化研究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在学生发展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学生工作党委,建立健全教学、学工、研工、团委、就业等各支部工作联系机制,汇聚辅导员队伍建设小组、学生服务保障工作监督委员会合力,一体推进党建、思政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立德树人成效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把“三全育人”作为单位任期和年度考核的关键指标,推动教学培养单位提升协同育人意识。

二是突出战略谋划,坚持凝聚队伍建设合力。学校党委坚持把凝聚合力作为落实“1 N”制度体系的关键,打好“组合拳”,聚力破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难题。深入落实“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要求,构建三层次和十二级别的辅导员职业等级制度,打造职称、职级、职务和专属职业等级多元发展渠道。设置辅导员高级职务岗位,结合队伍建设情况不断扩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打破辅导员晋升发展“天花板”。深化辅导员考核制度改革,坚持以服务对象评价为主,注重质和量相结合、常规和创新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考评与奖惩相结合,综合个人自评、学生评议、学院考评、部门考评和实地考察结果,全面考察辅导员德能勤廉和育人成效。搭建辅导员柔性交流和挂职锻炼平台,健全管理干部与辅导员双向流转机制,有序辅导员开展校内轮岗和校外挂职交流。

三是突出能力提升,坚持系统性全链条培育。学校党委坚持以系统观念深化“选、育、用、管”成效,对标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深入实施辅导员成长工程,稳步实现从配齐到建强的跃升。学工部长兼任学工党委、学生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和辅研办主任,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任辅研办副主任,“最美辅导员”任心理中心主任,充分发挥骨干人才引领作用。拓展选聘渠道,在社会招聘和保资辅导员基础上扩大至管理干部转任、青年教师兼任、资深人员聘任等8种途径,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完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等教育体系,建设33个辅导员主题工作室,系统提升队伍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运营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大数据赋能平台,集成丰富学习实训资源,实时连线全国优秀辅导员,为提升思政工作队伍新质能力积极贡献山大力量。

下一步,山东大学党委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效紧密结合,进一步总结凝练山大特色经验,引领带动辅导员等思政工作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精准施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梅兵

华东师范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眼学生需求和时代要求,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准星精准对接学生思想的靶心,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数字赋能,强化教育对象精准把握。把握行动动态,运用学生专业学习、校园消费、行动轨迹和社交情况等数据,分析研究在校学生社交网络节点,描绘不同学生群体画像,生成学业困难、经济困难、行为异常等智能预警,及时推送至辅导员,为防范突发事件提供靶向指导和参考。把握学生成长动态,开发学生数字化成长档案平台,围绕学生双创、社会实践等内容,建立“发布、选课、评价、跟踪”机制,全景描述学生成长过程和素质养成,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把握舆情动态,完善全天候舆情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动态监测学生对于时政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网络舆论发表动态、思想动向等内容,高效处理舆情信息,总结学生群体舆情事件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预警处理机制,有效规避不良和错误社会思潮风险,下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手棋”。

二是思想引领,强化教育内容精准供给。在深化上下功夫,发挥多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力量,建设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师大分中心等高层次研究平台,为铸魂育人提供理论支撑。在内化上下功夫,开展大中小、党团队一体化宣讲,推出“强国目标是什么”系列短,让青年学生在担纲主讲中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在转化上下功夫,统筹多学科师资打造“认知中国”系列国情教育课程,以“理论 实践”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的理解;校内外专家力量围绕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总体安全观等形成研究成果,融入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是协同联动,强化育人资源精准融合。融通课内课外,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引导育人力量下沉一线,打造价值引领“先锋社区”、师生联动“共享社区”、数字增效“智能社区”和宜居乐活“幸福社区”。融通校内校外,建设一批家门口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将红色场馆、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单位等社会资源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千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接续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教育扶贫等实践活动。融通线上线下,通过在学生社区科学布局的终端设备,学生可以自助完成学籍证明、成绩认证等业务;通过“云萦丽娃”等云端服务,足不出户便可进行校园导览、地标参观、展馆学习和在线报修,实时获取图书馆在馆人数、自习室拥挤指数、社区功能室空闲情况等楼宇流量信息,在校园里“少跑弯路”。

四是制度牵引,强化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扣紧压实主要“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方案、落实有步骤、保障有措施、效果有检查的长效机制。抓关键环节,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卓越育人大调研、大讨论,凝聚育人共识,对全校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把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塑造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抓关键队伍,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辅导员队伍建设办法,完善分类选聘、发展培养、考核管理等,分阶段分类型规划辅导员队伍发展,把辅导员作为干部队伍重要来源。近3年,共有两人次获得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获评总数位居上海。

来源: 中国教育报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6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