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上网时长的增加,一个概念也逐渐映入大众的眼帘,那就是知识付费。从一开始的付费咨询,到后来层出不穷的各类网络课程,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习惯用钱来购买课程,学习知识,提高自己。
根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规模达392亿元,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依然会呈上升趋势,并预测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1126.5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达2808.8亿元。
可以说网络让知识普及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可以说知识付费这一航道让不少人可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产生商业价值的可能。
那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来做一门值得别人付费的课程呢?今天介绍的这本《做课》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启发与启蒙。
这本书的作者是布棉和崔晓玲。布棉是三节课联合创始人,“产品经理系列”畅销课程讲师,设计了超过300小时的在线课程,有超过5万名学员。崔晓玲是三节课创始团成员,独立课程制作人,有非常丰富的课程生产、服务、营销方面的实战经验。
那想要做出一个课程,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呢?
你能做出一个什么样的课程
当你平时在和别人聊自己所接触的知识和工作内容的时候,别人可能会对你说:“听起来你对这方面还挺在行的嘛,你要是准备开课的话,我可以帮你找学生。”大多数时候,你们会一笑置之,认为这不过是别人的客套话。
不过静下心来想想,究竟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做好一门课程,你究竟有没有可能做一个课程出来呢?
《做课》中给出的答案是,“一个工作了3年以上,能独立、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职场人都可以做出好课程。”其中那些曾经有过不错业绩的业务专家,他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同行业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在职场中的知识包括三个层次。
是你在工作中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项目,特别是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来完成任务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一个从0到1的质变。你在这个项目的实践中得知了某个特定的工作方法,当你将这个工作方法提炼分享出来的时候,就可以给那些没有做过的人一个很好的指导。
第二层是当你多次重复进行同一项工作的时候,且你每次都能有稳定的产出,那就说明你对这项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你已经越过了摸索阶段,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如果你可以将这套方法论提取出来,就可以做出一门值得反复学习的课程
第三层就是你已经对这项工作形成了下意识的判断决策能力,只要快速了解,就可以判断这个项目能不能做、能不能盈利,已经成为了你的本能,那如果能够萃取出来,价值就会非常大,也非常值得学员付出更多努力来学习。
学员喜欢什么样的课程
那知道了你能用你的知识做出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之后,怎么样才能知道别人会不会喜欢你的课程呢?
对于现代人来讲,付费学习知识一个是为了可以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或者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进行一个职业转型,无论是副业还是转行,学习知识为了让自己更加具有竞争力。
总而言之,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提升自己,从而可以变现。所以对于学员来说,学到能够应用在自己生活工作中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做课的过程中,帮助学员提出、找到工作中的问题,为学员提供可靠、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设计出一款让学员喜爱的课的关键。
对于学员来说,让他们愿意付费学习知识有四大难关:自己是否想学、是否可以学得完、是否可以学得懂、学完之后是否可以学以致用。而这四大难关同时也是做课者推荐课程的阻碍。
所以想要做成一门可以吸引到学员的课程,应该要具备以下几点:课程的目标明确、课程的脉络清晰、课程的逻辑严谨、课程有具体案例、课程工具可以落地、课后练习可以巩固。
除了课程内容以外,学员在课程中的体验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课程后续的售卖,所以学员在课程中的体验是否友好,学员是否能顺畅、人性化地学完整个课程也非常重要。
写在最后
做任何事情,想要将它变现,都是一件非常困难、需要耐心、需要钻研的事情。分享知识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将知识卖出去,别人还愿意买。
郭德纲曾经这样解释过“艺术”:“艺是艺,术是术,艺就是艺人的能耐,术就是将能耐卖出去。”
如何做出一门让人愿意为之付费的课程也是如此,除了有真才实学之外,还要有将真才实学卖出去的“术”。
《做课》这本书就将各种课程设计的方法,完完全全写了下来,相信只要有心,就一定可以学会。
老实说,现在的知识付费已经是一项服务,而学员就是顾客。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顾客,不仅要有扎实的能力,还要研究客户的心里,给予客户想要的内容,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摸索,才是一门课程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