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逻辑分析:何谓“自然”?(道德经讲自然)

第二十三章正文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章解读的问题也很多。开篇的“希言自然”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个“自然”和我们现在说的“自然科学”“自然界”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如何得出比较合理的根本的意义需要仔细研究。

希言自然。自【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然,【說文】燒也。物燃烧之后,就化为灰。天地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就像一团永远不熄灭的火。而并没有一个人点火,也没有一个终点,自生自灭,故谓之自然。所以“自然”也还是一个比喻,就是描述天地生生不息的状态。所谓“生生之谓易”也。

“自然”在《道德经》中就出现了多次,列举如下: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综合来说,“自然”就表示万物生生不息,自生自灭的状态。

希,【集韻】寡也。【爾雅·釋詁】罕也。【廣韻】望也。稀少是希的本义。因为少,所以有希望的引申义。后世用稀代少之意,而希就多用于希望之意。

希言自然”,显然是说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并不多言。这和第二章“行不言之教”的圣人之行是一致的。实则,天地万物不言而言,言而不言。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星辰山川,四季流转,何者不是揭示着最高的秘密呢?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个故表示和上文的逻辑关系。自然希言。飘风和骤雨即天地之言语也,所以暂来即止,不终朝与终日也。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风雨为天地所生。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为之,何况人呢?

到这里为止,还是比喻。下面就要以天地自然之道,来推理出人修行所应遵循的道。

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括号中的“道者”只在王弼本中有。不过多和少对意义差别都不大。这一小节看着似乎就是一种同意重复,没有太多的意义。那么作者在这里到底要表达一种什么意义呢?一开始也是毫无头绪。后来看黄元吉《道德经注释》有启发。道、德、失实际上是修行的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这一章实际上是对“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展开阐述。本章最后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也不是如有些人所认为的是错简重出,而是为了呼应前文,强调这一修行的必然过程。这两句不见于帛书版,而见于通行版,说明通行版传承有序。

在解第十七章时,已经说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说修道过程中的各种感应不可执着,不可得少为足。所谓感应正如天地的飘风骤雨,反应强烈,所以也必然不可持久。同时这些修道的感应有得,就必然有失,正如万物有生就有灭。修道的人,修的道是一样的,所得的是一样的,最后各种感应消失时,也是一样的。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这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坚守正道,积德累行,而又不执着,如是方如法进步,不进入邪道。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此句在十七章解读过了,不再赘述了。在这里作为一章的总结。同时这也证明前面对第十七章的解读是完全合理的,经得起推敲的。

《道德经》的写作手法,往往只给出宗(结论)和喻(比喻),而省略了因(即推理的过程)。所以每一章的解读都如探险一般,在不出奇处往往峰回路转。又如欣赏中国山水或书法,在留白处体会到无尽妙义!前后贯通,豁然开朗时,不亦快哉!呜呼!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24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