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师)之殇:设计师,还是画图民工?(设计院就是画图吗为什么)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这段时间,关于设计院的话题够多了,都是裁人、降薪、逼辞的居多,总之都是在劝退。建筑设计院的困境,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实。

今天刷到一个帖子,更加刷新对现代设计院认知的下限,连我这个在设计院工作二十余年的人也是闻所未闻。

说的是某央企设计院的分公司,结构专业,收的都是双985,海归QS50,建筑老八校,最次的都是建筑强校(比如青岛理工,这是原文引用,我对青岛理工不熟)硕士。入职期间,先按照央企设计院的企业文化进行培训,然后的技能培训开始分组,分别学习墙柱组、梁组、楼梯组、楼板组,熟练之后,培训结束。

有学员表示,难道我们就学习一种构件,绘制一种构件吗?总工答,先这样,工作中慢慢熟悉,熟练掌握了一种构件,再去学习其他。

开始工作了,就按照培训学习内容进入流水线。忙的时候,效率还挺高,组长建好模型,计算跑完后交给流水线生产构件,组长自己设计基础。模型有问题,调整完善之后发给各构件设计人员调改。考起来分工明确,出图也很快。业务多的时候,收入都还行,流水线员工来不及抱怨新的项目又来了。有人就这样在构件生产流水线上工作了三年。忽然之间,项目如河流上游水闸放下,断流了,裁员了,这才发现,在某央企设计院荒废了三年时光,只会画一种构件,在外面求职,没人相信你做了三年结构设计。

业内专业人士都知道,结构专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模确定方案和基础设计。配合建筑表现实现建筑功能,这是结构工程师的基本工作任务,结构方案的确定是最重要也最考验人的工作。建立结构模型,不断调整,达到建筑功能和结构设计规范的完美结合,这是考较结构工程师功底的地方。结构模型确定完了之后,构件设计实际上也不能完全按照计算结果进行配筋,某些关键地方,必须体现概念设计的意图,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不会体现的。

还有基础设计,这个需要积累较多的工程实践才能做出安全经济的基础方案,经常需要进行多方案比选,也要求设计师掌握结构力学、土力学、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结构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基础设计中最能得到体现。

而某央企设计院下属公司把设计师当做流水线工人的做法,说实话,那是在误人。这是很久之前手工绘图年代描图员的工作。那个时候,设计师在白纸上绘出基本设计图,描图员在硫酸纸上把它复制出来,一般都是高中生,仿宋字写的比较好。

呵呵,今时今日,研究生描图员在央企设计院的下属公司重现,也算是大开眼界。也搞不清楚,这些名校硕士,到底是设计师,还是流水线上的画图民工?这家单位到底是设计院,还是图纸生产工厂?

在这种单位待上三年,人基本就废了。结构专业的毕业生,请远离。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21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