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的那些“神秘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人类的身体奥秘)

每个人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但却不一定了解自己的身体。其实,我们的身体有很多令人费解的现象,现在,是时候解开这些谜团了。

灵魂出窍是怎么发生的?

你知道吗?人类的灵魂只有21克!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给你讲个小故事。

190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有一个叫MacDougall的医生,用六个垂死的病人做了个实验:他记录下病人生前和死后的体重,结果发现,每个病人死后都少了21克。他由此推断,这21克是人类的灵魂。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观点,他又用狗做了实验,结果发现,狗在死前和死后,体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他又推断出一个结论:狗是没有灵魂的。

MacDougall把这一结论发表在《科学的伟大瞬间》杂志上,迅速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议和矛盾。尽管到目前没有还没有关于这项研究的定论,但关于灵魂的研究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好奇。

据说,一个人去世以后,他的灵魂可以从身体中抽离出来,飘在半空中看着自己平躺着的身体,这就是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提到的“灵魂出窍”现象。

很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曾经有过“灵魂出窍”的体验,甚至有些人不必经历濒死体验,也会出现灵魂出窍的状态。

在《太喜欢探秘人体了》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在大脑实验中,如果用电流直接刺激大脑,人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比如说,刺激大脑中控制运动的区域时,手腕会不受控制地向上拾起来;或者刺激视觉区域时,眼睛能看到正常人本来看不到的一些颜色。有些参与了这项实验的人说,他们平躺在床上,在电流刺激大脑的角回区域时,感觉自己飘了起来,一低头就能看见自己平躺着的身体,就像灵魂出窍了一样。

科学家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刺激大脑的角回区域,能够引起一种像做梦一样的幻觉症状。

角回是一个与语言认知、视觉信息等相关的区域,科学家认为这个区域在人类和动物进化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形成了。也就是说,动物的大脑早早地就进化出了这个视觉武器,能够使它们在看到别的动物的眼时,就本能地判断出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从而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

另外,像灵魂出窍一样俯视自己的身体,就像一个人凝视自己的内在一样,对人类来说,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据说,有很多高水平运动员都拥有这种超能力呢。

当灵感出现的时候,大脑在干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灵感”或者“灵光乍现”的故事。

数百年前,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做礼拜,那天风很大,悬挂在教堂半空的一盏吊灯被风吹得来回摆动。

伽利略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身为医学生,他想到用给自己的脉搏来测试吊灯每次摆动的时间是不是相同的。

接着他又思考:“如果吊灯的大小不同,摆的时间会不会也什么不同?挂吊灯的绳子如果长度按不同,又会怎样呢?”

回到家后,伽利略就做起了实验,结果发现:物体摆动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而与绳子的长度有关,当线长时摆动就慢,当线短时摆动就快。

正是基于这个灵感,时钟被发明了出来。

尽管灵感很实用,但却无法预测,在灵感浮现的那一瞬间,我们自己会感到惊讶。那么你知道自己惊讶的来源是什么吗?答案是来自大脑。

在《太喜欢大脑了》这本书里,作者认为,当我们出现灵感的时候,并不是整个大脑都在惊讶。实际上,惊讶的只是我们大脑的额叶而已。在大脑中,还有一个部分叫颞叶,它可不会感到惊讶,因为灵感的原材料是储存在颞叶记忆档案中的信息,是它已经知道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拥有一个大脑,却可以有两种感受。

当灵感出现时,我们会感到兴奋和惊讶,在那一瞬间,脑内的神经细胞会在灵感产生后的0.1秒内集体开始活动,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灵感转化为清晰的记忆储存下来,不让灵感转瞬即逝。

当人类生病的时候,会有多“惊悚”

请你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双手。你觉得,手有自己的思想吗?

有一部电影叫《制造偶像的手》,它讲述了一名青少年的手被别人控制,成为一件杀人工具的故事。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手怎么可能不听大脑的指挥呢?其实,这是一种病,名字叫“异己手综合征”。

这是一种神经紊乱疾病,患者的手就好像拥有自己的思想一样,完全不受主观意识支配。实际上,这种疾病是由于大脑内侧前区的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的,一般来说,经过大脑手术、中风或大脑传染病的人,会有一定的几率患上异己手综合征。

如果患上这种病,那就能体验到什么叫“惊悚”了。有媒体报道,一名67岁的美国男子经常在睡觉时被自己的手弄醒,有时他的手还不受控制地抓自己衣领,最后他不得不戴一个特制的手套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什么方法能控制异己手综合征吗?很遗憾,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只能给这只异己手提供一个可以把玩的东西,让它分神,以免做出任何对患者有害的事情。

你看,在疾病面前,人类经常显得手足无措。那么,各种疾病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答案是“微生物”在起作用。百年来,微生物始终在与人类共同生活。这些微生物长期居住在人的体内,造成了人类身体上的各种味道,也引发了人类的各种疾病。

但微生物并不见得全部都是坏的,有很多微生物还会帮助我们疾病。比如,利用微生物研发出的疫苗,就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提到:恶疾不会再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两次,即便真的再次然并也不会致死。正是基于这个观点,人们开始尝试发明疫苗。

到了18世纪末,英国有个叫爱德华·詹纳的医生,偶然注意到一些挤奶女工从奶牛身上感染了某种疾病,症状是手上出现类似天花的脓包,之后她们就能免疫于真正的恶疾。这个发现让詹纳非常感兴趣。他用自己家的园丁的8岁的儿子詹姆斯做实验,让这个孩子感染,然后又用天花患者的脓包提取物在詹姆斯身上进行尝试,他前前后后试验了20次,詹姆斯都没有染病。

接着,詹纳又在另外23个人身上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其中还包括自己11个月大的儿子。结果发现,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免疫。而詹纳医生也成为了世界上个发明疫苗的超级英雄。

从那以后,疫苗就越来越多地被发明了出来,并且大范围地在人体身上接种。很多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麻疹、脊髓灰质炎、流感等,都在疫苗面前束手就擒。

在《太喜欢微生物了》这本书中,作者写到了关于微生物的各种知识,从它们的生长环境,到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到它们“致病”又“治病”的威力,把微生物的“老底儿”翻了个遍。

“太喜欢”系列,让你更加了解人体

在《太喜欢探秘人体了》《太喜欢大脑了》《太喜欢微生物了》这一系列书里,作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人体的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心脏为什么不会患癌症?放屁和打嗝哪一个更臭?秃头会隔代遗传吗?夸奖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吗?大脑为什么会产生意识?食物“发酵”和“坏了”有什么不同?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微生物是什么?作者从这些问题入手,瞄准了我们的知识盲区,用图文解读的方式对我们进行科普,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关于人体运转的奥秘。

其实,在人体上发生的各种奇妙的现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只要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对待,一切谜团都会被轻松解开。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