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陷入空前混乱。大明帝国危难之际,清军趁机挥师南下,进军中原。
眼看着山河沦陷,崇祯帝自缢,李自成率领入京,可没过多久,清军便顺利入关,成为了大明江山的新主人。
可是,相比拥有1亿人口的大明帝国,清军不过区区5万,人数堪称悬殊。
为何仅仅靠着5万大军,满族人便能攻下明朝?明末社会究竟是何种景象?明朝又到底输在了哪里?
一、军事原因:清军的实力与策略
明朝江山不保的最直接原因,那便是在军事上不如满人。
满人是生长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天性骁勇善战,清军更是尤其擅长骑兵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天然的优势。明朝末年,正规军军纪涣散,军中贪污严重,连最基本的作战物资都无法保证,光在气势上就输了清军一大截。
更要命的是,明朝马政措施的种种弊端在王朝末年统统显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难以培育出优良的战马,对上清军便是亏上加亏,败绩连连。
实际上,清军的对手不光有明朝正规军,还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也就是大顺。大顺看似勇猛,其实不过是一戳就破的纸老虎,也远远敌不过清军。
清军是满族人专门训练出来的正规,但大顺军尽管顶着新王朝的名号,实质上仍是松散的民间部队。从几百号人到十几万大军,大顺军其实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大顺军之所以能一路畅行无阻,高歌猛进,最重要的原因是明朝分身乏术,主力都在对付清军,根本分不出精力来对付李自成。
大顺军的作战能力相当一般,李自成足足耗费了七万人才攻打下宁武,这便是最好的印证。
除了在作战硬实力上占据优势外,在策略上,清军也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考量。
最终,清军选对了路子,找到了制胜的诀窍:分化。
明朝体量庞大,倘若想一口气攻占,难免要吃些苦头,会付出巨大的人力与物力。因此,清军选择将明朝分裂为南北两个部分,然后再一一征服。
明朝南北内讧严重,北方社会早就被农民战争掏空,崇祯帝死后,南方更是持观望态度,基本不可能出兵援助李自成,这令清军有了绝好的机会。
因此,李自成刚攻下北京,清军便火速集结人马,调动了最多的兵力攻克山海关。
清军明白,李自成根基不稳,既不能获得南方的支持,又无法彻底调动北方剩下的明朝。这是拿下李自成,占领大明北部的最好时机,事实证明,清军的判断完全正确,他们在山海关一战中取得了空前胜利。
讽刺的是,当清军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城时,南明政权的官员们却欢喜鼓舞。
在他们看来,当时的情况与南宋类似。南宋政权曾与北方的蒙古结盟,消灭金帝国。历史的经验给予了南明君臣前所未有的自信,他们洋洋得意的以为,自己利用清军平息了叛乱。接下来,只需要派出使者与清军和谈,便可万事大吉。
然而,南明君臣没有想到,清军的目标是整个大明。
北方战事告捷后,多尔衮没有半分耽搁,直接挥师南下,剑指南京,杀了南明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果敢的决断力,是明朝将领所不具备的,败局已定,一切都是必然。
除了军事因素外,明朝在经济上也输掉了太多。
二、经济原因:贫穷的大明
军事因素只是表象,从明朝军事上的衰落,我们能解读出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经济。
没钱打仗,归根结底是经济出了问题,明朝末年的经济可谓是一笔烂账。细究下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明朝人口急剧增多,导致整个落入人口陷阱。
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人口不光是劳动力,也是赋税的单位,是财政的重要来源。人口的数量,是衡量王朝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准。每一个古代皇帝都希望本朝的人口数越多越好,而明朝皇帝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我国人口数量在明朝实现了质的飞跃,明朝末年,全国总人口数已经超过了1亿。
但实际上,人并非越多越好,激增的人口没有令明朝走向富强,反而将推向了崩溃。
人口数量增多,但的各种资源总是有限的,过多的人口配上过少的资源,社会矛盾变会爆发。更糟糕的是,明朝发展到末期,各类垄断势力越发强大,所谓“富者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官府与富商联手,不给老百姓留半条活路。
不仅如此,明朝末年的苛捐杂税也激化了矛盾。
李自成之所以能在北方起势,恰恰是因为北方赋税过重,农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只能放手一搏,跟着李自成揭竿而起。对于古代的普通民众而言,多子多孙不再是幸事,反而成了一种沉重无比的负担。
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家中子弟永无出头之日,一个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反而要供养更多的人口,这种贫穷最终由个体蔓延至整体,成为了大明最深的隐痛。
又比如,明朝末年马政严苛,百姓不仅要负担养马重任,还要为马匹的生老病死承担责任。倘若马匹死亡,百姓不仅要补上先前被减免的粮食与税款,还要额外赔偿。
种种政策,都彰显出了社会的贫穷与窘迫,在财政上如此吃紧,又如何可能战胜装备精良的清军呢?
第二,明朝的贫穷与白银息息相关,白银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削弱了明朝实力。
其实,倘若单从白银的数量来看,恐怕没人能说明朝贫穷。当时,美洲将近半数的白银流入明朝,数额上亿,让明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可奇怪的是,这么多白银流入明朝,却仍然没能让明朝富起来,改变国运。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明朝与清军交战时,倘若能有大笔银子作为后援,明朝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不至于输得如此迅速。
这些白银当然没有消失,只是被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而这批人,同样是造成明朝人口陷阱的元凶。
在权贵眼里,白银并非是流通物,而是收藏品。
他们会将白银存放在专门的地窖内,而不是将白银送去市场上流通。这种行为更是令明朝错过了商业现代化的契机,同时也让普通人的日子难以为继。当时,明朝已经先后完成了白银的货币化与税收化,白银本位早已建立。民间流通的白银少,通货膨胀出现,再加上连年的灾荒,明朝经济终于彻底崩溃。
与明朝不同,满清铆足了劲要入主中原,自然会拿出全国的财政来支持这项活动。两者相比,高下立现。
而明朝人口陷阱与白银危机的背后,则隐藏着明朝失败的政治原因。
三、政治原因:混乱的官场
倘若用两个字来形容明末官场,那便是混乱。
党争与贪腐,始终是困扰明末政局的两个关键因素。明朝末年的党争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严重,都堪称世所罕见。
明末党争从明神宗万历朝开始,万历皇帝不愿立长子为太子,一心想让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当太子,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争国本”事件。
在“争国本”事件中,朝中局势动荡不堪,接连发生多起奇案,从梃击案到妖书案,由红丸案到移宫案,可谓是状况百出。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朝中人心惶惶,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恐怕都没有心思治理朝政。
崇祯皇帝即位后,东林党与阉党的争斗又日益激烈,大明朝廷更没有安生日子可过。
国事成为了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筹码,朝令夕改的现象十分常见。比如,魏忠贤当权期间,曾极力延续万历的矿监政策,试图从明朝的中上层人士手中套取财富。但东林党得势后,为了表明与阉党划清界限,便立刻取消了这项政策,恢复向下层民众征税。
阉党由宦官组成,自然是为了宦官集团谋取利益,东林党自诩为清流,可实际上代表着官僚与大地主的利益,同样不可能真正的造福明朝,挽救颓势。
清军入关前后,明朝曾有过两次翻盘机会,但遗憾的是,这两次机会都因党争而错失。
一次是各地奋起抗清,另一次是李定国收复广西,可惜明朝政局已是一盘散沙,无论怎样也无法凝聚。
除了无休止的党争外,明朝末年的腐败也是触目惊心。
明末官场买官成风,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岗位,不少官员都去借了“京债”,这其实就是用来打点关系的高利贷。官员们自己还不上,便只能等上任后,拿公款抵债。除此之外,明末的言官往往受贿最为严重,官员们想要不被参,就只能贿赂讨好言官,官场生态极其扭曲。
由此可见,无论是军中还是朝中,大明的贪腐已到了无药可救的境地。
同样是政治领域,满清的政局却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
既有皇太极稳定人心,坐镇指挥,又有多尔衮全力协作,定鼎中原。清军入关后,顺治更是积极接触汉族文化,在时间调和矛盾,平稳帝国运行。这种姿态更是影响了康雍乾三代帝王,最终将满清推向了盛世。
与人心涣散的大明不同,满清君臣目标坚定,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
相比大明,他们的渴望更为强烈,他们希望获得更广阔的土地,拥有更多的资源,唯有这样才能完成祖宗所留下的嘱托。但是,大明的官员们缺乏一个统一的目标,在崇祯皇帝死亡的那一刻,大明的朝局便也走向了土崩瓦解。
由此可见,明朝之所以输给清军,是因为在军事、经济与政治多个领域有所落后。败局并非一日注定,相应的,想要扭转颓势,也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明朝的失败,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为任何皇帝,任何权臣与任何朝代停留。
参考文献:
1、李晓鹏著.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 第2卷[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05.
2、张嵚.明末官场有多荒唐?[J].文萃,,(第6期).
3、米玮.明末“清流”误天下[J].国企管理,(Z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