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鬼,给人的感觉就是迷信,因为人们认为鬼是死人变的,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鬼的出现不是用来吓人的,而是有许多现实作用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有关鬼的问题事关重大,有时会被写进正史里。
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子产,是孔子最推崇的政治家,儒家经典专门记载有他谈论鬼魂的事情。当年,郑国的都城在大白天闹鬼,一个死去了七八年的贵族在街市上显形,向仇人复仇。子产在国事访问里专门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人死后,游魂不会马上消散,如果生前已经气息衰弱,魂灵也会很快耗尽,但如果是突然或意外死亡,魂灵就比较强盛,有时都会变成害人的厉鬼。
儒家对魂魄和鬼神的态度很暧昧,既不推崇,也不否定,因为否定鬼神存在,就没法确立君权神授和崇拜祖先的孝道,假如承认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为什么还要守孝、还要搞祭祀,还要继续遵守祖宗定的规矩呢?
道家则认为,人是由天地之气所产生的,天气生出了魂,魂属于阳,就是人的精神和思想;地气生出了魄,魄属于阴,负责维系躯体的反应。道家认为,魂是善的,有思想能力,魄是恶的,没有思想能力。
我们常说的三魂七魄,最初来源于道教练三魂的理论,让魂离体升天,留下魄来看守躯体。这种理论很快在民间具象化,人有三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魂,魂的思想、感情和记忆也都和本人一样,能代表本人去阴间受审,阴间拘走了三魂中的两个,剩下的那个变成了在人间出没的鬼。
有种说法叫吓掉魂,魂真的会被吓掉吗?明史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件事。有一天,朱元璋被一个突然出现的扫地太监吓了一跳,他很生气,命人把太监拉到闹市里斩首。在法场上,有人看到,从那个跪着的太监身体里,站起来一个太监的影子飘走了,这个就是被吓掉了的魂。正在这时,圣旨又到了,赦免了这个太监。朱元璋真会开玩笑,你不是吓我一跳吗,那我也吓你一跳。但这一吓,太监从此就少了一魂。按照传统的说法,精神疾病或痴呆症都是因为掉了魂,所以才有收魂之类的民间巫术。
三魂分为天魂,地魂,人魂,人死后天魂归天,地魂去地狱,人魂则在死者的坟墓中,家中或祠堂牌位间行走,接受后人的祭祀。
说完魂,再说说魄。中国人崇拜祖先的灵魂,但是并不欢迎魄,认为魄是在人死后专门捣乱的,所以在丧礼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让魄安全地从尸体上散去,中国丧葬传统是逢七为忌日,一直到七七结束,在鬼神理论里,人出生以后,魄是在七七四十九天里逐渐附身的,死后七个魄也是每七天散掉一个,一直到四十九天散尽,只剩下一具尸体。所以古代停灵,要停满四十九天才出殡。
当然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是古人编造的,不过,如果我们因此就把它斥之为迷信,那就太武断太简单了,古人编这么一套鬼神理论是有用途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么编呢?它又涉及到哪些社会真相呢?
看看鬼的分类,我们或许就能略知一二了。鬼通常根据死因来分类。如果是自然死亡,也就是所谓寿终正寝,鬼魂就会按正常程序各归其位。但是如果是意外死亡、自杀或者临死时怨气很重,就会成为厉鬼。
淹死鬼是最常见的厉鬼。淹死鬼必须要拉一个替代者下水做替死鬼,才能转世投胎。
水火无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水有本能的恐惧,所谓远怕水,近怕鬼,就是说出门在外时,对不了解的湖泊河流,不要轻易涉入,这是最基本的安全意识。
古人编这类替死鬼的故事,不是因为愚昧无知,而是在进行安全教育,提醒人们水边危险,一定要格外小心。这些故事的宣传效果,要比一块警示牌好得多。被老虎吃掉的、从山崖上掉下去的、误食了野外有毒植物而死的人,也都会化身伥鬼,要拉到替代才能投胎转世,这也都是为警告人们远离日常的危险。
吊死鬼也是厉鬼,民间传说吊死鬼不但永世不能超生,而且还会阴魂不散,永远滞留在家中,吓人害人,很显然,这样的故事设计,目的是劝人珍惜生命,不要自杀。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子不语》里,有一个关于才女柳如是的鬼故事,一代才女柳如是为保护夫家产业上吊自缢,变成了专门引诱他人的厉鬼,害死了好几条人命,作为才女节妇的柳如是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所以,千万别枉送性命。
除了害人的鬼故事,还有报恩报仇的鬼故事。从明末清初开始,科举考场里有个不成文的仪式,考生入场的前一夜,考试院要举行祭祀各路鬼神的仪式,不是为了驱鬼,而是召唤与考生有恩怨的鬼魂到场,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科举考试为考生提供了进入官场的机会,而考生一旦做了官,鬼怪就难以侵犯了。即使考生有害人作恶的行为,只要做了官,有冤屈的鬼魂就无可奈何了。考场里来这么一招,是一种很聪明的选拔策略,为国取士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让鬼神自行通过报恩报仇来干预考试结果,等于完成了一轮政治和道德审查,借鬼神之名来警告人们要行善莫行恶,行善考试就会有如神助,行恶考试就会受干扰。康熙年间,有个考生的卷子莫名其妙地裂开飞走了,考生要求换卷子重答,监考官直接拒绝说:这里有鬼神,换卷子也没用。
美国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要求证人在作证前先把手按在《圣经》上发誓,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这个程序确实很有用。对古代考生来说,效果当然更强烈了。有则笔记记载,乾隆年间在江南的一个考场,试卷刚发下来,就有考生被女鬼附体,又唱又跳,在墙上题写下误尔功名亏我节,当初错认是良缘的诗句,很明显,这个考生曾经背叛了一名女子,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她死亡,今天女鬼来寻仇了。考生第二天清醒过来,就狼狈退场了。如果不把它当作鬼故事看,说这个考生是由于害怕鬼神复仇的心理压力而精神崩溃,是不是也说得通?
民间有句俗话叫“无债不成父子”,也就是说父子关系就是上辈子的债务。《聊斋》里有个故事:有人梦见一个人闯进来说“你欠我四十贯钱,现在该还了”,这时候,他老婆生了个儿子,他就知道这个儿子是个专业讨债的,于是存了四十贯钱,到这笔钱花完,孩子就死了。这种故事是用来警告老赖的。
鬼故事另一种作用是人性关怀,俗语说生有拘束,死无禁忌。在《聊斋》故事里,人一旦变成了鬼,就可以不再受什么门第、礼教、法制的约束,大胆地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可以无所顾忌地向人间的恶霸酷吏复仇。
可见,鬼界的行为规则其实就是人间的延伸和影射。
鬼神理论认为,阴世和人间是相通的,人死后在地下的生活也和地上基本一样,所以要在坟墓里埋很多生活用品、珠宝钱币当殉葬品。阴间和阳间也没有固定的界限,佛教传入中国后,地狱的观念和景象,通过细致的宗教画和通俗押韵的诗文开始在民间普及,道家也参与进来,和中国本土的幽冥文化一起拼接成复杂的阴间世界。
民间传说阴间有座奈何桥,是一条难走的独木桥,架设在苦海上。而在原本的中国幽冥文化中,没有奈何桥,只有一条叫奈河的血污之河。奈河原本的意思,既不是河也不是桥,而是梵文里地狱的音译,也就是说奈河就是地狱,桥和河都是附会出来的。望乡台、恶狗村之类的阴间景点,也都是这样发展出来的,在不同故事里的说法都不一样。
两晋时期,道教为了和佛教抗衡,重新设计出一套冥府机构,安排汉高祖刘邦、三国的孙策、徐庶等等一百多个帝王将相充当冥界官吏,地点就设在一个叫罗酆山的地方。罗酆山是存在于虚无中的,道家典籍里记载,它的方圆是三万里,高有三千里,位于长江边上的丰都县,可见阴都丰都是道教设计出来的。
现在民间对阴间的具体印象,来自一本叫《玉历宝钞》的通俗小册子,阴间世界的三教九流都在其中。本来是佛教系统里的十殿阎王,被安排了一个道教的酆都大帝做顶头上司,当时还要向地藏王汇报工作。这体现了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的观念。基督教认为,死后世界和现实世界截然不同,人在现世和罪捆绑在一起,信徒所追求的是灵魂得救,进入完全圣洁的天国。佛教把地狱描写得那么可怕,是为了说明轮回和现世都很痛苦,人需要从中超脱出去。而中国人觉得,要是能顺利过关,再次托生为人,便又是一次新的旅程。
中国人对死后生活的想象,一直是非常世俗化的。在鬼故事里,鬼魂在阴间过着和阳世差不多的生活。阴间同样流通货币,这些货币来自后代烧的纸钱。纸钱可以在阴间消费买东西,也可以用来买通冥府的鬼差和官员打通关节。鬼魂同样有吃饭穿衣的需要,所以子孙要在丧葬期间烧纸衣、送冥器,以后也要定期上坟或在家供奉。在魏晋时期的鬼故事里,鬼真的能够把酒肉吃掉,后来改成了鬼只吸收食物的精华,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上供结束以后供品并不会减少。那些没有后人祭祀的饿鬼,会在阴间永远游荡,找机会偷些食物果腹。
很显然,这些说法都是儒家礼法对世俗的干预和规范。世俗的孝道,不仅仅是生前赡养,也包括死后祭祀。有的鬼故事提到,“人得一饱,可耐三日;鬼得一饱,可耐一年”,这就是委婉地提示人们:祭祀祖宗,至少得一年一次,否则祖宗就要在地下挨饿。
鬼故事有个重要的基本准则,就是鬼魂只能享用直系后代香火,接受不了外姓人祭祀。东汉有个故事,说一个人有能看见鬼的特异功能,他的上司就派他查看自己家祭祀的情况。只见上司的儿子上香跪拜以后,登上祭坛大吃大喝的,是一个不认识的屠夫模样的人,而那些穿着官服的本家祖宗,都在屋檐下面彷徨徘徊。他的上司逼问老婆才知道,当年他老婆生的是个女孩,怕丈夫不高兴,才和一个屠夫家的男孩调了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民间的理解里,就是一旦绝了后,整个家族的祖先都会变成孤魂野鬼,要在地下永远忍饥挨饿。
从儒家的立场来看,这种说法很聪明很实用,如果你去对普通人讲三纲五常,他根本就不感兴趣,但是,要是拿死后会变成饿鬼来威胁他,他就非常重视了,在儒家礼法里,如果正妻生不出儿子,男人就要纳妾;纳妾也生不出儿子,就要在本族中过继一个儿子。这套由人伦和鬼话共同看管的规范,维系了古代家族的延续秩序。
可见,鬼故事讲来讲去,都是在讲很现实的东西,因此,不要把鬼神理论和故事看成是宣扬迷信,要透过理论和故事的表象,看明白祖先的良苦用心,弄清楚其中的劝诫和警示作用,理解和记住其中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