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力争到2025年底,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能够代表广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近日,《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 ”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提出了广州的新目标。
6月29日,在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 ”工程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彬介绍,《实施方案》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新”概括,即新模式、新机制、新发展。
首先是建立新模式,广州将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与美丽圩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绿道碧道、乡村旅游、森林乡村等建设发展紧密结合,并引入国企、民企、学校等团体多方参与,着力构建全市新乡村示范带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格局。
其次是形成新机制。广州集聚各类资源力量向示范带集中,构建形成资源共享、协调推进、多方共建、责任清晰、保障有效的示范带建设发展新机制。
最后是推动新发展。广州充分整合示范带覆盖镇村水域、生态、文旅等特色资源,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高质量打造“示范带 ”新业态、新经济。
《实施方案》也明确了重点工作,围绕8个方面开展,亮点内容梳理如下:
1.推动“示范带 美丽城镇”建设。统筹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和圩镇建设乡土化、特色化、品质化,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到2025年底,力争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内串联的圩镇至少有一个达到“示范圩镇”标准。
2.推动“示范带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示范带内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补齐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到2025年底,力争示范带内覆盖行政村按要求完成市级美丽乡村创建任务。
3.推动“示范带 绿道碧道”建设。依托流经新乡村示范带的水系建设,推动全市碧道建设任务与示范带建设有机结合,连点成线、以线带面打造精品碧道。到2025年底,每个涉农区打造1-2个示范带内水经济试点。
4.推动“示范带 乡村旅游”建设。引导新乡村示范带内(A级)乡村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文化特色村等周边区域,集聚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发展。到2025年底,每个涉农区沿相关示范带打造1-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一批示范带星级民宿。
5.推动“示范带 森林乡村”建设。推动示范带与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串联打造,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示范带内所有村庄完成绿化美化任务,建设一批森林乡村、绿美乡村。
6.推动“示范带 美丽庭院”建设。以庭院美化为基础,打造“美丽庭院+”矩阵,形成“美丽庭院+和谐家风”“美丽庭院+美丽经济”“美丽庭院+文化传承”“美丽庭院+乡村治理”的生动局面,到2025年底,力争示范带内创建一批省级 “美丽庭院”或“美丽庭院”示范户或“美丽庭院”示范村。
7.推动“示范带 企业”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与村集体、村民之间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到2025年底,力争每条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均有一家有实力的企业统筹引领示范带建设运营。
8.推动“示范带 学校”建设。结合《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试点方案》,引导高等学校深入参与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到2025年底,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支持乡村建设的校地合作机制。
链接:《实施方案》的编写背景和过程
从年起,广州全面启动了新乡村示范带的建设工作,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同步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先后制定出台了《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发展指引》《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评价标准》等系列配套文件,指导各涉农区科学有序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的经验、做法和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7条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分布在7个涉农区当中,这些地方乡村风貌特色突出、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岭南乡村文化内涵丰富,成为了乡村振兴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新乡村示范带既推动了当地乡村的建设、产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增加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出游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为进一步推动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发展,实现“四美融合、五带合一”。今年年初,广州制定出台了《2023年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新乡村示范带 ”工程等重点工作。
按照上述工作要点,为科学有序实施“新乡村示范带 ”工程,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协调推进、多方共建的示范带建设发展新局面,由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于2023年4月26日以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
【撰文】南方 记者 傅鹏
【摄影】南方 记者 刘力勤
【作者】 傅鹏;刘力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