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发现了一本书《华夏上古体系》,看完简介,不禁大吃一惊。
再看出版时间,2014年。
然后,还有人在不断推书,时间年11月。
看样子,一直在持续。
虽然并不知道其真实效果如何,但仍旧令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赶紧查了一下作者的信息,度娘显示如下:
嗯,是从澳洲留学回来的海归博士。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者对中国神话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不存在神话,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的上古神基本成型于两汉以后,且绝大部分在明清时期才逐渐成型。而日本对神话的定义:上古时期朴素的自然理解。因为中国文字成型较晚,所以上古时期的诸多传说都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自然不如日本。
不同的,相似的论调。
如果这个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再来看看中国历史档案馆馆员、《满汉大词典》和《汉满大辞典》的主编安双成所著的《清初西洋传教士满文档案译本》,目录7下的相关内容:
“审理传布天主教事件”中提及刑部审讯传教士的笔录
讯李祖白:据尔所著该书载称,考之史册,推之历年,在中国为伏義氏,乃中国之初人,实如德亚之苗裔。自西祖东,天学固其所怀来也。生长子孙,家传户习,此时此学之在中夏,必倍昌明于今之世矣,云云。尔依照中国何史册而谓伏義为如德亚之苗裔?尔何以言此学在中国必倍昌明于今世矣?
供称:中国史册不载伏羲为如德亚国之苗裔,但就理而言,在天地之间既有最初人,中国亦有最初之人。天地间之最初人,必有居住之地,但在中国不见传。据西洋传教士言,最初人生于如德亚国,后因生齿日繁,遂分布之天下,云云。西洋初人所生日期,即为中国之伏羲时期,故言伏羲来自如德亚。天地间之初人,皆尊崇天主教,而中国之初人既来自如德亚国,亦必尊崇天主教。天主即为上帝,况“四书”"五经”中多有上帝之称谓,此乃中国初人之所传矣,功若望、利类思亦如此而言,并非小的独撰。
最古之人皆尊崇上帝,故而风尚淳朴,人心坦诚,此致世代相好,此乃倍加昌明者矣,殊异于秦汉。等语。
(传教士信口胡诌,又把伏羲说成是德亚之苗裔,成了老外,还偷换概念把华夏的上帝变成了西方的上帝)
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有着共同的说辞,甚至有着相同的目的。
这种跨越时空的延续性,多点的群起性,不能简单地和稀泥,认为是孤立的现象。所以,今天觉得有必要把华夏上古体系简要介绍一下,练好内功,知己知彼,不必自宫。
华夏上古神话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体系异常庞大,散见于《山海经》、《诗经》、《楚辞》、《庄子》、《淮南子》等书中,大致可以划分为先民对人类起源溯源及英雄崇拜系列神话人物、自然崇拜系列神话人物两类,后世并无一本专门的书能把这些神话完整记载下来(这才是人类正常发展的状况)。
看到这里,可能对西方神话比较了解的小伙伴会问:“为什么西方神话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谱系?这倒底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方的神话后世参照华夏已经定型的神话传说集体创作的小说啊!
西方的神话是小说,人物形象是完全虚构的、不存在的,而华夏的神话人物除了传说人物、自然崇拜,还有历史上的英雄先祖崇拜。
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华夏神话与西方神话最大的区别之一,而这恰恰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如果按照体系划分法,根据华夏神话的起源与构成,一般可分为四类:
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文学创作上古神话两汉以降,华夏神话系统进行了大融合,增加了许多内容。
西汉以前,神话体系只存在于儒家。
东汉时期,道教产生,为了巩固道教体系,神话人物、神话内容在创书的道教典籍中大量出现。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僧肇、支道林等人借鉴华夏本土典籍进行改良改造、重新编撰经文,道教神话、上古华夏神话也在该教典籍中频频出现。
属于宗教神话—道教神话体系的,有三清、四御等等,不过还得分哪些是正统《道藏》当中记载的神仙、哪些不是,因为道教的神仙有些纯属个人创造、集体传承;
属于宗教神话—佛教神话体系的,有佛祖、菩萨、罗汉等等;
属于民间传说—神话体系的,有玉皇大帝,在民间传说当中,玉皇大帝的地位位于三清之上;
属于文学创作的,有古代楚地九歌神话体系,比如东皇太一;还有东汉著名学者应劭所创作的“盘瓠”;
注:《九歌·东皇太一》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歌》的首篇。这是祭祀东皇太一的祭歌。
属于上古神话的,有山海经神话体系,比如造人的女娲、蓬发戴胜的西王母、古天帝帝俊、白帝少昊、蚩尤、黄帝、逐日的夸父、争神失败而舞干戚的刑天等;此外,还有《淮南子》中尝百草的神农、与颛争帝怒触不周山的共工、后羿、嫦娥等;《诗经》中的商朝始祖玄鸟(图腾崇拜)等等。
属于华夏古代官方祭祀正神范围的,有昊天上帝、皇天后土等等。
这些神话体系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道教的救苦天尊和佛教的观音菩萨的形象一致,韦陀菩萨与王灵官也是差不多的。虽然,燃灯古佛、拘楼孙佛、文殊、普贤在道教中没有找到对应的原型,但却可能源自《封神演义》。
在众多古老神仙中,女娲娘娘、陆压道君、混沌祖师虽然地位崇高,但相对于派系众多的鸿钧老祖更像是过客,尤其是鸿钧老祖的三个大弟子,也称“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阐教)、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截教),他们三清各自直系、再传弟子无数,支脉久远,构成了华夏整个神话、神仙体系。
其中,混沌祖师的两个弟子另辟蹊径,弟子之一接引道人创立西方教派(西方教大教主),是佛教如来的原型;弟子之二准提道人(西方教小教主),也就是菩提祖师,他的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美猴王孙悟空。
鸿钧老祖是明显的小说人物,不算是神话人物。
那么,妇孺皆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呢?这个人物起源于《西游记》,再往前,可以追溯到元杂剧《西游记平话》等文学作品;继续往前,还可以在敦煌莫高窟中看到孙悟空的原型(笔者拙作《昆羽继圣》四部曲之三《千里江山》中有关于唐僧原型和孙悟空原型的详细说明)。
在敦煌莫高窟的姐妹窟“榆林窟”中,有一幅叫做《唐僧取经图》的壁画,其作画年代比吴承恩的《西游记》成书早300来年。在壁画中只有唐僧、白马和一位尖嘴猴腮的胡人,并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
画中的唐僧是位汉僧,身着襦裤,外套右袒袈裟,双手合十,面目英俊,胡人着襦裤,脚穿麻鞋,头戴金环,额低嘴长,露齿披发、双目圆睁、似人又似猴,形象逼真而带有野性,在画中胡人身背经卷,手牵一匹马,他就是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创作原型—石磐陀。
实际上,孙悟空是在石磐陀和车奉朝两个人的特点上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形象。石磐陀的相貌像一个猴子,他是壁画中唐僧的个徒弟。车奉朝武艺高强,曾拜三藏法师为师,成为其个徒弟后曾多次拯救团队,且车奉朝的法号即是“悟空”。
在民间神话中的玉皇大帝,起源于道教传说的四御,其地位本在三清之下;古代官方祭祀的正神“后土”,也成了道教四御之一。
而山海经神话体系中的西王母,后面慢慢演变成了道教神话中的王母娘娘。
在世俗层面,儒释道三家,不论承认与否,其实都不同程度结合华夏上古典籍,吸纳并运用了老庄之学。
神话中的不同人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例如,《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最初为昆仑山之主。后来,上清道教兴起后,西王母变成了元始天尊的弟子、盘古之女。而后,又变成了众女仙之首。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东王公从西王母的兄弟,变成了西王母的配偶。
经过一番整理,大致如下:
道教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这三位是道教神仙系统的最高神,道教拜三清,这个我们都知道。关于所谓的鸿钧老祖、陆压道君,应该出自《封神演义》,所以别说什么鸿钧是三清的师父了,我…我受不了这场面。
玉帝:众神之帝,主管三界。
斗姆元君:众星之母。
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北斗七星君:贪狼、巨门、禄存、文曲、武曲、廉贞、破军。
还有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文财神、武财神、灶王、门神、四海龙王、五岳大帝等等,他们基本上都是有官职的,每个人管什么都有分工。
十二柱神(辅神):
禹【地神、文明神】、少昊【日神、金神】、嫦娥【月神】、飞廉【风神】、西王母【医药神】、喾【封神、命运神】、羿【狩猎神、箭神】、蚩尤【战神】、尧【陶神、手工业保护神】、句芒【春神、爱神】、陆吾【财神】、饕餮【食神】。
比起八柱神的高位神格、不食人间烟火,十二柱神更像是手下做实事的管理人员,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受人推崇。
倘若要梳理神话人物,首先要做的是确立参考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华夏上古神话中没有创始元灵,《山海经》《楚辞》《诗经》里都没有提到过它。
即便是在宗教神话中也没有。
不仅道教四大圣典:通玄真人文子所著《通玄真经》、冲虚真人列御寇所著《冲虚真经》、南华真人庄周所著《南华真经》、洞灵真人庚桑楚所著《洞灵真经》,以及《真灵位业图》中没有提到过它,就连后来的佛教神话中也没有。
盘古神话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司隶校尉应奉之子应劭著有兼有礼仪和历史地理学方面的《风俗通义》,最早有盘瓠之说。《后汉书》录有应劭本传。
槃瓠的传说另见于《后汉书·南蛮传》。
盘古神话先以民间传说流传至东汉,直到三国时期才见于文字记载,最初见于唐代《艺文类聚》所引三国吴人徐整创作的《三五历记》 ,其信仰主要流行于桐柏、泌阳一带。
徐整《三五历记》卷一有云: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徐整另著《五运历年记》,书中卷一描述:
“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魏大飨记残碑》是记录魏文帝曹丕在黄初三年(222)犒赏的碑文,疑是钟繇书写,其中亦提及盘古:
“起尚盘古,罗天⎕焉。”
东吴韦昭《洞记》提到,盘古传说流传世间:
“世俗相传为,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
由此可见,三国时,盘古传说已经广为流传。
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卷一亦云:
“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晴,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盘古不仅是创世的英雄,而且是人类的远祖。整个世界都是盘古的化身,四岳是其头部,日月是其双目,江海是其油脂,草木是其毛发等等。
《广博物志》《开辟演义》《乩仙天地判说》等作品的记载中,盘古体型巨大,一开始的真身有"龙首蛇身"或"人面蛇身"两种形态。
范文澜认为盘古的传说,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盘瓠”或“盘古”传说,加以古代经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创造出来的用于填补鸿蒙时代空白的。
闻一多《伏羲考》一文考证盘古即匏瓠,即葫芦,“盘”字古义为开端,“古”即葫芦,寓意生命繁衍。
有些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认为,盘古传说源自古印度神话。
他们举出的证据是,西元前1500年-西元前1000年间的《梨俱吠陀》中有创世神灵“阿特曼”创造了原人“普鲁萨”(或译布卢沙)的传说。
普鲁萨被肢解献祭,造出了世界:“月亮由心意产生,太阳由两眼产生,由咀生出天神和火,由呼吸产生了风,由脐生出了太空,由头出现了天,地由两足,四方由耳。这样造出了世界。”
由此,普鲁萨神话或通过佛教传入华夏,因而产生了盘古神话。
这些学者只字不提印度在200年以前从未形成过统一的事实,只字不提《梨俱吠陀》虽有口头流传、却在19世纪前从未形成过任何文字记录的事实,只字不提中国在明清之际就被西方称为“印度”的事实,只字不提佛教是兴于小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原都城孽多城,即今日的吉尔吉特,属巴铁控制,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属于今日印度管辖过)。
18世纪以后,现今印度出现了包括著名的《梨俱吠陀》在内的各种吠陀经的写本,到了19世纪,由欧洲人第一次将之刊印成册。而在其中的两部经文《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首次出现了对中国的称呼:cina(梵文)。
昆羽继圣,公众号:昆羽继圣中国是印度,还是“罗马帝国”:十字架是甲骨文的亚字变体,华北是上印度,华南是南印度,上印度与南印度之间是中原坝……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其所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
“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保护中心之要地,而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北部)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泛称阿拉伯)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
所以,在国外,佛教一直有“东来说”,被认为是从中国传到印度的。就跟剪豆在中国被称为“荷兰豆”,而“荷兰豆”在荷兰却被称作中国豆一样。
你说逗不逗?
现在,明白为什么印度不把佛教当作自己的国教了吧?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啊。
知道鸠摩罗什在哪里学佛法的吗?
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7岁随母龟兹王之妹耆婆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jì)宾、沙勒(今喀什),遇到莎车国(今莎车县、麦盖提县)大乘名僧,改学大乘。
在罽(jì)宾这个佛国,鸠摩罗什在这里遇见了他这一生真正意义上的导师槃头达多(鸠摩罗什原师父佛图舌弥的师兄)。
所以,鸠摩罗什是在罽(jì)宾长期停留时学习的佛法。那么,罽(jì)宾国在哪里呢?
罽(jì)宾:汉、魏时西域国名,在今克什米尔及喀布尔河下游一带。都城在循鲜城 (今克什米尔潘德勒坦)。
《汉书·西域传》:罽宾国 “户口胜兵多,大国也。……自武帝始通罽宾”。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迦湿弥罗”、“迦毕试”,即今之克什米尔 。
鸠摩罗什弟子众多,其中有道生、僧肇、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道融、僧契、僧迁、法钦、昙无成、僧导、僧业、僧嵩等,后世有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称。
因此,不要再人云亦云地说,佛教是印度传来的了,它不是,真的不是。
笔者非常认同祁志祥教授关于分析华夏上古神话的观点,可能最好的着眼点不是从神话体系出发,而应从社会发展形态、以及人的思想发展史去分析。
上古神话是由创世神话、历史神话、英雄神话、图腾神话构成的神话系统。其中,历史神话、天文神话才是华夏上古神话的主体。
作为唯一的天道民族,要认识古代神话,从天文入手才是正确的方式,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宗教学、历史学。
重新认识女娲补天
女娲,又称女娲氏,传说是燧人氏的女儿、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在伏羲氏之后继位,人称娲皇、人皇氏,司马贞《三皇本纪》把她列为三皇之一。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女娲的创世之功体现为对塌陷的天地的弥补,即所谓“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篇》有云: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许多人据此将传说中已经神话的女蜗认为只是一位虚构的人物。
笔者拙作《昆羽继圣》四部曲之《千里江山》有如下描述:
众人闻言一惊,纷纷将诧异的目光投了过来。
只见忠尧绽颜笑道:“对,我的确有疏漏,以致于忘了女娲娘娘,实属不应该。伏羲时代的女娲,其实是一个负责历法、历象星辰的天文官。当然,我们美丽勇敢、博学多才的女娲娘娘也是部落首领,古之神圣女,还可能肩负大祭司之职。
‘女娲补天’中的‘天’不是指天地的‘天’,而是指两三天的‘天’,也就是‘日’。
因为岁差的存在,每四年会增加一个闰日,每四百年则取消三个闰日,每三千多年又要多加一个闰日。如此日积月累,女娲发现其中的误差越来越大,日历与天象、物候渐渐无法对应了,故此修正历法,把闰日补上。
历法与实际观测的天象不相吻合,会给人们的生活与劳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是巨大的灾难,原始初民谓之‘天之缺失’。后世将观象治历一事称为‘测天’。测天、补天之事在远古时代,常常是部落首领或大祭司的神圣职责,尧帝禅位与舜帝时曾郑重嘱咐:‘天之历数在尔躬。’
伏羲建分八节,以应四时,与造历相关。女娲补天,抛弃不能如实反映天道的旧历,补天则与新历法的修订有关。”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这在天文学研究上是有证据支持的。不仅如此,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传说,都有其天文来源与意义。
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在研究历史上,结合天文学的确能很好地、合理地解释一切,——其实,《诗经》《淮南子》等诸多著作与文献中的记录与描述就体现了上古时代的天文、文学、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与观察,也在《昆羽继圣》中对上古神话、历史传说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三皇五帝”时代,是原始社会的公天下时代。
可以理解为,彼时的“共产主义”。
其大抵有三种形态:
一、以《礼记》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憧憬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君主爱民、选贤与能、人人相亲、和睦安康;
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描述的“小国寡民”社会:无私无欲、没有争斗、自然生息、相安无事;
三、儒家的“天下为公”、相亲相爱社会与道家的无私无欲、纯朴自然社会的混合体。
如《六韬》提出的“天下同利”的唐尧之世,《淮南子》描绘的“公而不阿”“正而无私”、贵贱平等、人人礼让、没有盗贼、没有忿争的黄帝之世和不用心机智谋、听凭自然行事、没有勾心斗角的伏羲之世即是如此。
华夏儿女在与自然做斗争、谋取生活资料和分配财富的过程中,需要共同协作、主持公道,于是产生了负责指挥协作和财富分配的部落首领,三皇五帝就是其中声名远播、流芳百世的代表人物。
《淮南子·修务训》有云:
“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
因为上古帝王要有天下为公的奉献意识,而且需要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力、出类拔萃的才能,所以,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都是万里挑一的英才,杰出的圣王、伟大的发明家与创造者。
人类的历史,不只是一部生存史、繁衍史,也是一部思想的发展史。华夏次启蒙思潮发生于周代,其标志便是周人以“人本思想”取代了上古至夏商的“神本”思想。
蒙昧与反蒙昧的启蒙思潮相互碰撞,不断推动历史朝前行进。
在此过程中,可以预见,必有反复。
那么,周朝以降,就精神层面而言,人类究竟是前进了,还是退步了呢?
这是一个直击灵魂的拷问。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