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教大家“打麻将神器技巧大全视频下载免费”(确实是有挂)-哔哩哔哩

网上有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手机麻将有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咨询加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http://www.boyicom.net/sheng/1.jpg
1.手机麻将有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2.咨询软件加微信【】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一次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今天要去世博会参观了。(出示课件)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1:三1班有33人,三2班有36人

 生2: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

 生3:四1班有36人,一2班有38人

 生4:五1班有41人,五2班有42人

 生5:六1班有39人,六2班有43人

 生6:二1班有39人,一2班有44人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以下这两个问题。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看到这两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35+34=39+44=)

 2师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你能口算吗?新独立思考做一做,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做,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同学听。

 (一)研究加法

 师:请研究完的小组汇报吧。35+34=这道题,你怎么想的?

 生1:我们先算35+30=65,再算65+4=69

 生2:我们先算34+30=64,再算64+5=69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在算式上标出学生的思考过程

 师:39+44=这道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把44拆成40和4,39+40=79,再算79+4=83

 生2:也可以把39拆成30和9,44+30=74,再算74+9=83

 生3:39看作比40少1,40+44=84,再从84里减一,得83

 生4:30+40=70,9+4=13,70+13=83

 

 师:有谁能总结一下刚才的一些同学的算法吗?

 生1: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个位数,两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个位数

 生2:可以把它们中的整十数相加,个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二)研究减法

 出示教材第11页主视图

 师:你能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65-54=

 生2;世博专线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65-48=

 

 师:加法我们会口算了,那么减法又该怎么口算呢?先小组讨论一下。

 生1:65-50=15,15-4=11,65-54=11

 生2:65-50=15,15+2=17,65-48=17

 师: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先算65-50=15,但65-48是把多减的2加回来,二65-54是把少减的4减掉。

 师:加法和减法口算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要先想办法拆成整十数,再口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12页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

 板书

 板书设计:

 35+34 65-54

 39+44 65-48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教案# 导语《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 “平均分”

 6、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篇三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例1,引入“平均分”。

 谈话: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2.练习三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案# 导语《平移和旋转》是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30页例2、31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七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教法:

 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 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2、移移看。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画一画。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

 3、生活中的旋转。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9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小结: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

 (2)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课件出示图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师: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四、课堂小结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

 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户……

 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摩天轮、螺旋桨……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运动,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区分、判断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能在平面图上将物体按指定方向和距离(格数)平移。

 2.使学生经历观察、模拟、判断等活动过程,体会物体的运动,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运动方式,培养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等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平移或旋转后前后相关的图形教学准备:课件,小转盘、长方形卡纸、小棒、三角尺、游戏纸板。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暑假里,南京举办了青奥会,你们知道吗?(自由简单交流) 欢欢她们一家也来到了南京观看的青奥会的比赛,让我们随着她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认识平移和旋转

 1.运动现象中初识平移

 出示视频,介绍:首先他们坐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到了宾馆,上了电梯;最后,在比赛场馆,看到了三面国旗冉冉升起。(视频停,出示例1)

 (1)车厢平移现象

 小朋友们,还记得火车车厢(贴出火车)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说,引导说出:轨道、直的等),大家用文具盒来模仿一下,(学生动起来),片刻后让学生演示:你的“小火车车厢”是怎样运动的,走了什么路线? 小结:火车车厢的运动是直直的向前。贴“”。

 (2)电梯平移现象

 那电梯(贴电梯图),电梯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说)

 用你的手势来告诉大家,贴出电梯图,说出:电梯的运动是直直的向上,贴出“ ”。

 电梯还能怎样运动?(直直的向下运动)

 (3)国旗平移现象

 赛场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升起了三面国旗,国旗在旗杆上是怎样升起的?来,用卡纸来表示一下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贴国旗图,演示直上,国旗的运动是直直的向上。

 那降国旗时,国旗的运动呢?(直直的向下)

 归纳:从刚才的几个运动现象里,你能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呢? 引导大致得出:运动时,路线都是直的。

 对,像这样,它们在运动时,路线都是直的。这样的的现象可以看成是平移。(板书:平移。)

 小朋友们,在我们教室内外,你能发现平移的现象吗?那在其他地方呢?(举例加手势)

 帮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移现象,以及说法的准确性。

 2.简单操作中正确理解平移

 小朋友们能发现那么多的平移现象,那我们现在来玩一玩平移运动,好吗?(出示“试一试”)

 出示: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学生统一做好,目光巡视,个别纠正)

 继续出示:把它平移到课桌面的右上角,再平移到右下角。(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让学生演示,课件跟着演示。(统计,就是这样平移的请举手) 看到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老师也想做一次平移,演示错误的平移方法。问:是平移吗?怎么不是?

 小结:原来平移数学书时,要沿着同一个方向,路线要直直的,数学书也不能转动。

 继续出示: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你还可以怎样做就能把它平移到右下角。(学生操作)

 拓展出朝右下平移(课件)。问:沿这个方向也是平移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你呢?(几生回答,能达到几个要素)同意吗?(面对黑板箭头,手势变换一些角度)就是说,只要沿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的路线是直的,这样就可以看成是平移。至于运动的方向可以是水平,也可以是(手势暗示:竖直的),还可以是(斜着的)。说得真好!

 3.运动现象中初识旋转

 离开了比赛场馆,欢欢她们来到了百货大厦,看到了一个挂钟(贴钟面),我们来看看钟面上的分针,(演示从12走到3)问:它是怎样运动的?(来我们抬起左手臂来表示分针从12走到3),问:是平移吗?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法),不是平移是什么呢?(估计学生会说旋转)

 欢欢带着这样的问题又看到了另两样物体(贴风扇叶片、螺旋桨),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形象描述,暗示加动作)

 这三个物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它们都在转) 为什么钟面指针、电风扇叶片和螺旋桨都在一定范围内转而没有转到其他地方呢?(让学生自主找到固定的中心)慢慢揭示: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可以看成是旋转。(板书:旋转)

 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旋转现象?(举例加手势,师帮助学生判断是不是旋转)

 4.操作中深化理解旋转

 小朋友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转盘,我们来玩一玩旋转,好吗? 出示:准备一个小转盘,把指针指向A。(目光巡视)

 把指针从指向A旋转一圈。(学生操作,选择学生上展示台演示,应该是用顺时针完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操作逆时针旋转)

 简单归纳:原来旋转既可以这样转(贴顺时针标志),也可以这样转(贴逆时针标志)。

 老师也想玩一玩转盘,仔细观察:指向A转到指向B,问:这是旋转吗?(学生畅所欲言,应该有学生说不是,他觉得要转一整圈才是)让学生聚焦到,旋转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可以转一整圈,也可以转一小段。

 请大家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B,你能继续旋转到指向C或指向D吗?(学生操作,一生演示一下)

 三、分层练习,深化认识

 1.同学们,我们跟着欢欢认识了“平移”和“旋转”,那老师想考考你们能不能分清这两种运动现象,真的能吗?如果是平移运动,我们一起在面前演示“。(动作)

 想想做做第一题(注意不同想法)

 2.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老师这儿有根小棒,你能让它作平移运动吗?(展示),你又能不能做出旋转运动?(重点是找准固定中心)。

 那你能用长方形的卡纸或三角尺来做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真有趣!同样的物体,怎么做就是平移?(引导说要素),怎么做就是旋转?(引导说要素)

 3.秋天到了,一阵风吹过,地面上有许多的落叶,我们来玩个移叶子的游戏,好吗?哪些树叶通过平移可以和绿色树叶重合?可以通过平移和绿色树叶重合的在括号里打“√”。(用游戏纸完成?)

 指名学生汇报结果。有不用意见吗?判断时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吗?(注意做错的同学,帮助分析错误原因)

 2、4、6号树叶虽然通过平移不能和绿色树叶重合,要怎样做,它也能与绿色树叶重合呢?(先旋转再平移或先平移再旋转,学生答)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两种运动现象,它们是(让学生说平移和旋转),沿着同一方向、路线是直直的,这样的运动是平移;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转,这样的运动是旋转。生活中的很多运动中都有平移和旋转,只要我们带着智慧的眼睛,就一定能找到它们。

篇三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5月21日
下一篇 2024年05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