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深入开展质量强省建设,围绕强基础、抓提升、严监管、促共治,出台一系列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质量”成色
6月14日,在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净化车间,工人在对产品进行装配检测。
6月13日,延安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工作人员在延安炼油厂对压力管道进行检验。
连续三年获国务院食安委食品安全工作考核A级等次,连续两年在药品安全考核评价中获评A级等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工作被知识产权局评定为优秀等次……
去年以来,我省把质量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质量强省建设,围绕强基础、抓提升、严监管、促共治,出台一系列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日前,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陕西省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旨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质量基础,也为全面提高我省质量总体水平提供了新的指引。
质量兴业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我省开展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发布省级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28个省级部门联合出台加强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行动计划,5个县区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认定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先后开展省级文明工地、陕西省优质工程“长安杯”奖、省级水利工程优质奖创建工作
“因为产品单一,企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得知企业的现状后,延安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安排专家和技术人员,多次对企业和市场进行调研,给我们开出了5剂‘药方’。”6月14日,延安市宝塔区盐业公司负责人姚遥说,“专家建议我们要根据盐产品的市场需求,丰富产品市场供给,严把产品执行标准,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强化检验检测水平,还帮助我们制定了4项企业标准。现在公司主导产品食用精制盐中氯化钠纯度从99.1%提高到了99.7%。”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是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提升质量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去年以来,延安市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通过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推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面向企业、产业、区域提供规范化、精准化、协同化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中,我省着力设站点、建平台、定制度、优服务,依托全省已建成的线上平台和线下站点,重点开展“三项帮扶”工作。具体包括:帮扶企业解决生产、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质量技术问题,助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帮扶企业解决质量管理问题,助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帮扶企业解决品牌建设问题,助推提升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省开展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发布省级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28个省级部门联合出台加强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行动计划,5个县区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认定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先后开展省级文明工地、陕西省优质工程“长安杯”奖、省级水利工程优质奖创建工作;实施省级“双高计划”,立项建设13个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92个高水平专业群;建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地方标准,确定20个医养结合品牌创建单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旅游服务质量达到满意水平……多个行业的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质量赋能 增强发展创新动能
去年,我省制修订各类标准309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146项,建设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3个。“一带一路”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和4家省级产业计量中心正式运行;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4个省级产品质检中心、全国首个省级地标产品检测中心;建成省级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医疗器械、食品等9个领域检测机构抽查督查
“我们积极开展以首席质量官为核心的质量变革,各项质量指标持续向好。2022年,单车售后质量损失降低8%,首次故障平均里程提升11.4% ,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陕西重型汽车质量总监邵国强说。
我省在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进程中,以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出台激励政策,强化培训指导,搭建交流平台等举措,推动企业实施以质取胜发展战略,切实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着力培养“质量人”队伍,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首席质量官的带领下,陕重汽通过创新驱动质量变革,布局并构建智能预测与决策体系,推动建立智能质量管理,实现了产品及客户运营全过程质量数字化管理。同时,基于质量大数据平台形成的“‘四新’引领智能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运用“三同”理念(同设计、同验证、同攻关),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方进行应用,构建了共生共赢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推动了重卡产业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为全面推动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去年我省持续开展对标达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举办首届首席质量官大会,开办“云课堂”培训;制定实施《加强政府质量奖培育梯队建设工作方案》,启动开展第十届陕西质量奖评选,举办“卓越质量三秦行”“首席质量官谈质量”等活动,大力优秀质量管理经验。
为发挥好质量基础支撑作用,去年,我省制修订各类标准309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146项,建设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3个。“一带一路”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和4家省级产业计量中心正式运行;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双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4个省级产品质检中心、全国首个省级地标产品检测中心;建成省级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医疗器械、食品等9个领域检测机构抽查督查。截至去年底,我省建成10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平台,服务企业2.4万户。
在政策支持方面,去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贯彻落实《标准化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35年)》相关实施意见;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35年)》,描绘新时代陕西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宏伟蓝图;修订《陕西质量奖管理办法》,11个市全面落实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建立健全“省级抓行业、市级抓区域、县级抓产品”工作机制,修订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细则,实施消费品质量合格率等综合绩效评价,开展质量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质量调查监测,全省质量战略导向更加鲜明。
提升供给 凝聚质量共治合力
我省利用“质量月”“品牌日”“3·15”等重要节点,开展“质量开放日”“质量进校园”“产品质量你点我检”“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省级品牌价值公益性评价和品牌故事大赛;累计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52万家,11个市启动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工作
“公司承担着许多重点工程的电连接国产化配套任务,可以说对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我们推行‘零缺陷’质量管理战略,着力打造‘零缺陷’质量文化。”6月13日,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首席质量官谢斌说,“我们在公司各个层级建立以‘零缺陷’为核心的质量战略,并将数据化和‘零缺陷’质量文化进行二次融合和升华,提出打造‘数据零缺陷质量文化’的发展方向,将‘零缺陷’质量文化推向新高度。”
通过“零缺陷”质量文化氛围的建立和PCS体系的有效运行,近年来,中航富士达的宇航防务产品实现了质量“零”事故,圆满完成了多项重点项目的配套保障任务。
近年来,在全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全民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保持领跑水平,商贸、旅游、物流等服务质量持续改善,质量工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愈加明显。
为在全社会营造质量共治的良好氛围,去年以来,我省利用“质量月”“品牌日”“3·15”等重要节点,开展“质量开放日”“质量进校园”“产品质量你点我检”“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省级品牌价值公益性评价和品牌故事大赛;累计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52万家,11个市启动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工作……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凝聚了齐抓共管的质量共治合力。
对照相关要求,我省质量工作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质量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激励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有待加强,在法规制度完善和监管创新上还不够及时;质量管理体系和基础设施能力相对薄弱等,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推动质量供给更好地适配消费趋势、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分行业、分区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树立质量标杆,加强品牌培育,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打造质量供给体系升级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着力开展全民质量行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记者 徐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