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好课程(美好课堂观后感)

一所学校应该如何开发、实施自己的校本课程?首先,校本课程应该立足于学生需求,让学生的学习“有兴趣、有收获、有意义”,确保学生的特色发展和综合成长;其次,校本课程应该充分调动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地域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力求拓展课程“宽度”的同时挖掘课程“深度”。过去的一年,《课改研究周刊》推出“发现美好课程”系列活动,刊登了许多校本课程案例,各个学校的校情、学情不同,校本课程的目标设置、实施过程、评价方式也各具特色,我们从中提炼出“立德树人”“多元融合”“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特色美育”等关键词,梳理、盘点一些有创意、有趣味的校本课程。

————————————————————

立德树人:将德育融入课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而且要帮助学生打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应该将德育融入课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沁润中健康成长。

陕西省延安实验小学开展“走进毛泽东诗词”系列课程,用课程传递力量、呈现历史、厚植情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将毛泽东诗词一一呈现,彰显中国革命史和发展史的轨迹;第二部分通过毛泽东诗词中的人物和事件,感受时代背景和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毛泽东诗词是一方文学的沃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学习毛泽东诗词,不仅能从中了解词牌、格律诗、古体诗、楹联等文学常识,而且能从诗词的典故使用中学习到许多历史知识;不仅能从诗词的节奏韵律中感受古典文学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能从字里行间感受毛泽东思想的熠熠风采;不仅能从诗词赏析中知晓革命历史背景,而且能从时代背景中领悟诗词的时代价值。毛泽东诗词是红色的信念、深厚的情怀,课程将这些文化根植于学生心田,让学生以诗词之名传承文化、铭记历史、滋养初心、浸润灵魂。(第853期《以诗词之名,学史识人》)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推出“数说中国”课程,用数字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未来。一年级“数说人民币”模块,了解人民币的发展历程,对比同等面额人民币在不同时期的购买力,见证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二年级“数说中国空军”模块,搜集整理中国空军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资料,深入研究建国至今中国战斗机的数量变化,对比分析各类战斗机的身长、最大飞行速度、作战半径等数据;三年级“数说中国速度”模块,从中国高铁时速变化的一系列数据和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中,了解中国交通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四年级“数说长征”模块,从长征战士的年龄、功勋、牺牲人数、行程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数学分析的视角感受长征精神;五年级“数说脱贫攻坚战”模块,研究从2012年到年中国在贫困人口、贫困县、脱贫比例、农民收入、教育扶贫、医保、住房等方面的数据,借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的变化中感受中国近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绩。(第855期《百年奋进“数说”辉煌》)

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中心小学的“少儿识玉”课程,通过基础课程、融合课程、实践课程,让学生从“认识玉”开始,在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低年级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与玉石的情感,体会“玉,石之美者”的道理;高年级课程介绍各种玉石的奥秘以及与玉石相关的拓展性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玉文化,进而开展与玉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根据玉之五德“仁义智勇洁”,通过“玉之仁”“玉之义”“玉之智”“玉之勇”“玉之洁”等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具有“仁爱、诚信、睿智、磨砺、儒雅”品质的“玉美少年”,形成课程、学科、实践、德育的系统融合。(第871期《君子养德如玉》)

多元融合:多学科“整”“融”起来

校本课程应该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一门课程可能无法涵盖学生的多种素养,这就需要以课程为依托进行学科融合,让课程链接学生的问题点、兴趣点、生长点,让学科知识下沉到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含香小学拥有一片“校中田园”,学校的“耘”课程依托这片田园,全校师生一起参与,边学、边做、边研究。课程在低年段以“识田园”为主题,培养学生对于田园的兴趣;中年段以“寻田园”为主题,让学生体验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过程;高年段以“种田园”为主题,挖掘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链接。语文课上,学生创作观察作文、劳动日记、采摘随笔、养殖心得等内容;数学课上,学生学习估算亩产、统计植物的月生长高度、测量不同形状地块的面积等;科学课上,学生研究给树干涂上“白石灰”的意义,讨论“霜降后为何会天凉”“小雪与下雪的关系”等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美术课上,学生围着枇杷树绘出一幅幅惹人垂涎的“枇杷图”,将浓缩版的“春天”描绘在玻璃瓶上……学校将学科教学与课程实施深度融合,大自然成为学生的“大教室”和“大课堂”。(第835期《写一首校园里的“田园诗”》)

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的“桃”课程分为共同基础、分科综合、多科融合三个板块,整合语文、地理、生物、美术等多个学科,将各学科对应的知识或素养下沉到课程的各个阶段。课程阶段是“物”,学生接触桃树、桃花、桃子等与“桃”相关的实物,探讨“名字里有‘桃’的都是桃吗”“如何分辨春天里的桃花、杏花、梨花、樱花”“邓林是中国最大的桃林吗”“怎样才能让桃树结出其他果实”等话题;第二阶段是“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思考“妈妈吃的桃胶真能美容吗”“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桃木做梳子”“为什么经常见到黄桃罐头”“春节时为什么要把‘新桃’换‘旧符’”等问题,完成思考功能、辨析原因、拓展思维的过程;第三阶段是“道”,教师以“桃花源在哪里”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将现实的桃花源与古代的桃花源进行分析、匹配,通过询问、搜索、思考、辩论得出自己的答案,进而了解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联系。(第868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的“海洋”课程以研学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学校依托地理资源,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链接学生的兴趣和问题,将三亚的地理、风俗、美食、美景等自然和社会资源融入课程,让目之所及、手之所触的世界成为学生新的研究场所。学校的“研学地图”包括天涯海角、鹿回头、三亚湾、亚龙湾玫瑰谷、水稻公园等多个景区:低年级用脚步丈量大地,在“天涯海角”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年级用智慧开启旅程,登上“鹿回头”峰顶俯瞰城市变迁,深入槟榔谷感受黎族、苗族文化;高年级用经历丰润人生,走进深海研究所探秘大海的更深处,寻访崖州古城体悟人文历史的厚重。学生通过“走一走,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访一访,问一问”等形式,学习语文、数学、地理、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完成一个又一个学习任务。(第878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科技创新:培养善思考、能探究的人才

学校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随着科技水准的不断发展,未来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因此将科技创新引入校本课程,正是为培养善思考、能探究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构建面向每个学生的“SMAC课程”(社交化、移动化、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形成“一专两翼”课程体系: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序列型专业课程、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智能型拓展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导向的开放型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思维、计算思维、工程思维、设计思维、量化思维。专业课程运用数字设计、3D打印和物联网科技,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源代码编程、创客教学,实现全校学生全覆盖;拓展课程以学习需求为导向,从智能控制、智能编程、智能采编、智能应用四个维度进行课程设置;活动课程采取项目学习方式,展开全校性集体探究实践活动,全校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第841期《面向未来的SMAC课程》)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将小车竞速项目与科学课深度融合,开设“速度与”课程。课程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制作一辆小车,而且需要让学生经历猜想、设计、验证、改进等探究过程,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产生对工程设计及科学知识应用的探究兴趣。在动手制作小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设计队徽、口号,搜集汽车发展史、汽车构造等知识,然后进行草图绘制,根据设计草图制作自己的小车。在具体的制作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班级分享,明确抛光条、锉刀、直角尺、垫板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将工匠精神呈现得淋漓尽致。课程将学生的梦想实体化,实现了学生的“造车梦”,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的团队合作中感受工程设计的魅力。(第858期《点燃学生的“速度引擎”》)

江苏省南京市小行小学以地铁资源为载体,打造“地铁科技”特色课程,创设学生需要的学习路径、学习环境、教学引导、资源支持等。课程包括基础类课程、建模类课程、智能化课程。基础类课程强调运用感官、通过体验获得知识,如“城市交通的使用”“地铁的变迁”“地铁与文化”等模块;建模类课程注重通过比较、判断、讨论获得知识,如“让列车动起来”“铺设轨道”“城市地铁模型制作”等模块;智能化课程引入人工智能系统,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如“地铁消防系统”“地铁中的上上下下”“地铁通风与温控系统”“地铁智能报警系统”等模块。学校关注学生的认知、交流、合作、审美、表达等关键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创新实践、社会责任、学习反思等综合素质的发展。(第872期《“小飞侠”带你去创造》)

传统文化:寻找文化传承的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了解、认识、学习自己文化的土壤。课程可以从学生身边开始,一本书籍、一段故事、一首歌曲……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起点,进而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程学习。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的课程“小小博物家”,帮助学生认识脚下的土地,认识久远而深沉的家乡文化。依托博物馆资源,教师设计了3个主要环节:发现文物之美、培养欣赏之心、探求追问之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维能力,最后通过“萤火虫人文行走”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从“轻巧瑰丽的素纱衣”到“神秘奇异的T形帛画”,从“疑窦重生的挖掘现场”到“栩栩如生的辛追夫人”,课程打通“人—历史—人”“课堂—博物馆—课堂”的气脉,帮助学生感悟文化之美、寻找文化之根。(第841期《人人都是博物家》)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希望语文回归“本源”,开设整本书阅读、说文解字、河东吟诵等课程,让学生认识汉字字形、字音、字义背后的文化符号。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学习《论语》,分享有趣的批注笔记,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通过文字构型了解文字的传承流变,进而了解古人对宇宙自然、天地山川、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认知;通过吟诵将语文与音乐相结合,掌握诗歌的行文结构和情感变化。“本源语文”课程开拓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第847期《走一条“本源语文”的求索之路)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依托项目式学习,开发诗歌课程“请你‘种’下这本诗集”,让学生经历了一段简短而丰盈的诗歌之旅。在具体的诗歌创作阶段,课程安排了5个环节:游戏预热(导入)、例作解读(方法)、思维发散(导图)、创意分享(创作)、作品展示(评价)。此外,还有诗集设计、诗集制作、诗集发布等活动,共同指向课程的成果展示方式——原创诗集发布。从一粒种子出发,融合了语文、美术、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第848期《请你“种”下这本诗集》)

特色美育:促进审美素养形成与发展

美育不能简单理解为教给学生唱歌、画画等技巧,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课程需要学校整体规划,校园布置、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都可以看作课程的组成部分。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河小学开发了一系列非遗文化视角下的劳动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精选极具地方特色的剪纸、面塑、盘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容,编写了《剪纸做花飞》《妙手生花》《与众不同的盘扣》等校本课程读本。学校有一间专门的传统手工艺教室,陈列着造型精美的盘扣、妙趣横生的剪纸、栩栩如生的纸艺等各式各样手工作品,已经成为手工社团活动和学生切磋技艺的场地。学校还会定期开展“校园非遗大集”“小小非遗传承人”等活动,用传统手工艺给学生留下不一样的童年。(第854期《打开传统手工艺的“百宝箱”)

河南省新郑市黄水路小学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彩”项目,开发“尚美花灯”校本课程,希望借助花灯的形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叠加,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分为全员普及课程和工作坊特色课程两类:全员普及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主要传授与花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设计了“灯与生活”“花灯的历史”“走进非遗”“灯言艺语”“学习与传承”“复制与创造”等活动模块:工作坊特色课程面向有特长、有主动学习意愿的学生,学校建设4个花灯工作坊,提供较为完备的工具材料,包括重在花灯造型创意的“重生之美创意灯坊”、体会几何形体花灯魅力的“布艺灯坊”、感悟花灯艺术语言美感的“彩墨灯坊”、复制民间传统制作工艺的“民艺灯坊”等。课程的意义不仅是带着学生制作花灯,而且希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审美情操、创新思维。(第856期《尚美花灯,向美而行》)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小学基于南黄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及鸟类观察和保护,开发了欣赏、观察鸟类的校本课程“扶海观鸟”。课程分为普及课程和提高课程:普及课程要求低年级学生认识5种常见的校园鸟类,中年级学生在认识10种鸟类的同时开展“如何做一个文明观鸟人”规则教育,高年级学生能用望远镜辨认在滩涂或人工养殖塘边活动的特征明显的鸟类;提高课程以社团形式开展,学生需要熟练操作双筒和单筒望远镜,在确保人身安全和不干扰鸟类的前提下辨识南黄海湿地的林鸟和水鸟,观察鸟类及其栖息环境,了解候鸟迁徙知识,关注鸟类保护和滩涂湿地的生态修复。学校希望学生走进自然,感知各类物种的外形之美、结构之美、生长之美,力图将鸟类科普与自然美育相结合,进而向博物美育的方向发展。 (第861期《遇见南黄海湿地和鸟类》)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23日第7版

作者:本报记者 金 锐 解成君 综合整理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30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