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青年设计师 | 建筑师的个性与建筑的社会责任(建筑师的责任和使命)

■李雪

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时代背景、社会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更是建筑师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产物。正因为建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也倍加重要。

本报近日采访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扎·索南周扎。他认为,建筑虽然是建筑师一手创造的,但建筑更是一种社会的产物。他提倡一种“无为而为”的建筑表达,把建筑的地域性、艺术性、社会性渗透到建筑设计中,展现建筑深层次的内涵,含蓄内敛地表达建筑师的个性。在建筑师的个性与建筑社会责任的天平上,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并在其建筑作品中努力践行。

果洛藏医院 马扎·索南周扎/供图

问:作为一名藏族建筑师,您认为藏族传统建筑给您带来哪些滋养或感悟?

马扎·索南周扎:就东方文化而言,尤其是青藏文化,我的感悟是,建筑设计应是一种“无为而为”的表达。

比如,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造诣,并不是先设的,而是在一种精神和原则支配下自成的。在藏族文化对于艺术的理解中,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征。细想一下,布达拉宫或一幅让你息止杂念的唐卡,其艺术感染力不就是这样的吗?

问:您的民族感情是否影响到您的建筑设计?

马扎·索南周扎:我经常反问并提醒自己,是否会被民族情感左右,从而影响我看待青藏高原的地域民族建筑。但最终哲学的思辨性解除了我的困惑和疑虑。建筑的本质之一——建筑的地域性,是哲学本质导致的文化本质的重要体现。

例如我们经常谈到的坛城,抛开其宗教的诠释,就人居意义而言,坛城是人居的理想、美学的目的、哲学的精神、科学的路径,其内涵不仅有生态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有伦理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幸福、社会的永续发展,更有科学实践意义上建筑空间内人的生命机制与外界资源之间的平衡流转问题。就青藏地域而言,那些先入为主、过分强调建筑师个性或个人情感的主观艺术表达,从建筑哲学本质分析并不是积极的和可推崇的。实践中,我们还会发现,这种源自西方的个人主义艺术观、建筑创作观,不仅仅在青藏,乃至在东方文化的社会土壤上,其适用性、可持续性都是需要权衡和深思的。

问:您如何看待建筑建造这一行为?

马扎·索南周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建筑先天就是社会性的,继而也是伦理性的。在理解地域建筑或建筑的地域性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基础。由此衍生出,建筑必然是族群的,也必然体现出一种责任,建筑更是在社会、伦理意义上有能动价值、功能意义的复杂生存实践和发展实践。

想想,我们哪里还可以找到一种可以调动如此大宗、如此富集的资源,通过深刻渗透并影响人类社会的物质创作行为?可能建筑创作是继自然物质世界形成之外最复杂的物质世界缔结过程。只不过,这个不是“神”或“自然”的创造,而是人的行为。

问:您提到,建筑是人的行为,那必然会掺杂个人因素。在您看来,建筑师的个性、建筑的艺术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马扎·索南周扎:就我基于青藏高原族群建筑认识实践继而积累的粗陋见识而言,一方面,建筑师确实要有个性,建筑也要有艺术性,但建筑师不能只是艺术家,建筑也并不是艺术品。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品,就尺度而言,一般处于人的对面,保持与我们相当的对象关系、平行的空间逻辑关系。而建筑是大宗、复杂的,建筑包裹着我们,影响我们的情绪乃至精神。艺术性是建筑本身第二维的属性。或者说,建筑师的设计创作,应该在完成维属性塑造的基础上、过程中,实现其艺术性的自然表现,核心是自然表达,是自然而然的表达。

另一方面,建筑创作行为本身具有深沉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责任。虽然人不可避免地存在太多自我为主的想法,人的创造行为先天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永续性。但是,建筑师必须收敛自己的随性或个性,因为其负面代价是巨大的。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些地区,建筑本身发挥着顺应自然、承载生活、引导审美、涵养文化的积极作用。

建筑艺术性的实践,是其社会伦理性、人文历史性、技术科学性、自然地缘性等综合因素探索美学逻辑实践后的必然,是其功能形式趋于理性逻辑后的空间表现,以及由此达成的社会人文心理与普遍或特定的审美意识的认同。

某种意义上,建筑是复杂体系,更应该是有机系统的体系。建筑的美是能够被普遍认同合理的。而这基于建筑本身在尺度和空间意义上,对人的包裹性及建筑本质的社会性。

建筑师过分标榜个性,可能有他自身但并不能被我理解的合理和高明之处。但就我粗陋的见识而言,建筑师过分标榜个性,是不能深刻理解建筑本质的表现,也就是缺乏对建筑的哲学理解。当然也必须承认,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会让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问:现在很多城市都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马扎·索南周扎:在城乡建设领域,战略性的文化导向非常重要,“千城一面”就是缺乏这种战略性文化导向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当代建筑实践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筑的文化和社会效应有着后发性和缓释性。“千城一面”导致的文化影响将是后发和长期的。我们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是其影响显露的开始。如此,我们便可以理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建筑不是被动的,建筑应该是主动的人文涵养行为,建筑师应将其个性融入对人文自然、族群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然后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我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和高超的方法,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应该成为中国本土建筑师的特点、个性和优势,也应该在城乡建设实践中发挥出来。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6月19日8版

责编:丁涛

监审:贺丹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28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