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历史而言,1644年是一个尤为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清军入关,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景山,明朝灭亡。
自那以后,明朝为何灭亡成为了历史学家所关心的重要话题。从表面上看,农民起义与外族入侵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明朝灭亡还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那便是人口陷阱。而这个神秘的人口陷阱背后,甚至蕴含着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底层逻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得先从明朝的灭亡说起。
一、表面原因:明朝的灭亡
说起明朝的灭亡,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农民起义,但若想进一步剖析明末农民起义,就必然要提到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争斗。
崇祯皇帝当政时,东林党与阉党矛盾尖锐,东林党是文官集团,阉党则是宦官集团。众所周知,明朝宦官权倾朝野,曾为带来过无数灾难。于是,崇祯皇帝即位后的件事,便是扶持东林党,诛杀阉党。
最终,在崇祯皇帝的帮助下,东林党大获全胜,举朝欢呼。然而,彼时的崇祯皇帝没有想到,这将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
很快,朝廷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阉党消失,一方面意味着宦官失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失去了制衡东林党的力量。文官集团的力量空前强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变相激化了阶级矛盾。
明朝初年,朝廷为了招揽人才,尤其重视科举,更额外优待文官。久而久之,文官集团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了崇祯年间,地主利益集团早已形成。
这些地主利益集团是东林党最坚实的后盾,东林党从中牟利,而他们可以通过东林党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改革。
实际上,崇祯皇帝已经敏锐意识到了眼前的问题,他知道,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动改革。简单来说,就是要掌握大多数财富的人让出一部分利益。
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崇祯皇帝的改革最终不了了之,惨淡落幕。
首先,地主阶级不愿意让利,因此在这件事上,身为朝臣的东林党便不可能向着皇帝。从本质上来说,东林党并非是一个具有坚定政治理想的团体,他们只是一个党同伐异的政治联盟。
曾经,阉党是东林党共同的敌人,大家自然能够精诚合作,现在阉党没了,东林党内部的合作基础也随之消失。
不仅如此,许多东林党人自己就是地主阶级,崇祯皇帝的改革已经触犯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位少年天子并未在朝臣中树立起说一不二的威信,改革举步维艰,如同儿戏。
其次,崇祯皇帝自己也是爱财之人,他和朝臣们一样,也不愿意拿出私库来推动改革。这批人各有各的心思,谁也不愿意吃亏,局面只能僵持下去。但皇帝和大臣可以等,百姓却等不了。
随着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苦,终于有一天,老百姓再也忍不下去了,只能起兵造反。
这把火最终烧向了皇城,令明朝走向终结。若非明朝内部发生了农民起义,清军恐怕也不能这么快找到机会,一举攻入关内,拿下中原。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阶级矛盾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关键原因。但是,倘若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明末阶级矛盾,便会发现明朝灭亡的更深层原因。
二、深层原因:晚明人口陷阱
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文官集团从明朝初年便开始发迹,那么他们的财富便绝不是一朝一夕积累的,阶级矛盾始终存在。既然如此,为何过去那么多年风平浪静,偏偏到了明朝末年,这一矛盾便爆发了呢?
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在原本稳定的状态里,一个新的变量出现,改变了全局。而这个变量,便是人口。
一般认为,古代人口越多,发展越好,因为古代没有机械与新动力,是一个单纯比拼人力的时代。
然而,人口也有可能为制造陷阱,明朝末年,便落入了这个奇特的人口陷阱,从而导致了政权覆灭。
简单来说,明末人口急剧增加,正是这些增多的人口,真正激化了潜藏多年的阶级矛盾。
想要说明这一点,就先要对明朝人口的统计方法有简单了解。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统计人口的习惯。对于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人口普查意义重大。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往往是衡量盛世的重要标准。
因此,我国的人口普查方式历经变迁,明清时趋于完善,而明朝所采用的普查方法名叫户帖制度。
户帖制度起源于宋朝,明承宋制,进一步发展了户帖制度。户帖类似于现在的户口本,户帖上需要记录房屋类型、户主信息与同住人信息等,户帖由户部统一印刷,再分发各地。
拿到户帖后,官吏们需要挨家挨户上门登记,登记完成后再盖上官印,一式两份保存,一份交给户主,另一份存档。各地户帖统计完成后,从里长开始逐级上报,最终汇总到户部。
在户帖制度的基础上,明朝还建立了全新的黄册制度。
黄册是具有汇总性质的户籍册簿,以里为单位,每十年编写一次,一式四份保存。这是明朝政府的重要档案,出入库规则及其严格。户帖制度与黄册制度相辅相成,详细记录下了明朝人口的变化情况。
明朝建立之初,人口数曾出现了短暂的低谷,洪武朝末年逐渐有所增长,与明朝国力的恢复同步。
洪武二十六年,明朝总人口数约为7000万人,按照学者们的估计,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因此,到了万历二十八年的时候,明朝人口便已经达到了1.97亿。
明朝灭亡前,人口数目仍然在缓慢增长,据估算,明朝人口的巅峰约为2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仍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因为明朝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隐户,部分女性也很有可能未被统计在内。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明朝建立初期,明朝末年人口成倍增加,数字惊人。
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积却十分有限,矛盾就此出现。
一来,国内可开发的耕地总数目是固定的,相同的土地,却要供养成倍的人口,压力自然增大。
二来,这些固定的土地又大部分被把持在地主手中,土地兼并严重,令情况雪上加霜。
土地兼并从未停止,但过去人口少,就算地主拿走了大部分土地,老百姓也能混口饭吃,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哪怕地主“维持原样”,资源也不够分了。
更令人唏嘘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明朝末年偏偏还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天启、崇祯之际,陕西连年大旱,粮食减产,加上战事吃紧,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掠夺最后的那一点粮食与土地,大批农民变为流民。这批走投无路的流民只能加入流寇队伍,跟随李自成闹事,至少能混口饭吃。
当时,北方流民现象尤为严重,陕西巡抚曾上奏中央,要求从江南地区调粮赈灾,却被内阁否决。
内阁大多数官员都出身江南,这批官员不愿意让江南卷入乱局,影响自身利益。在官员的相互推诿间,逐渐走向了末路。
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将目光放长远些,便不难发现,人口陷阱不仅是明朝遇到的难题,更是每一个中国古代王朝都必须面临的考验。
三、举一反三:中国古代的人口
除了户帖制度与黄册制度外,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方法多种多样,均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便开始采用“书社上计”的办法统计人口,各地将相关人口的信息记录在册,统一向上汇报。
到了隋朝,朝廷使用了更为精准的“大索貌阅”,为每个人建立起了专属的人口档案,档案中不仅包含了基础信息,甚至还详细记录了样貌。
唐朝对户籍也尤为看重,需要申报人每年核查,在此基础上“造册”与“造籍”。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制度,我们才能勾勒出中国古代人口的基本情况。而当人口数目确定后,我们便会惊讶的发现,中国古代王朝大多都会在末期陷入人口陷阱。
比如,西汉初年,汉朝总人口约为3600万,而到了西汉末年,总人口数则超过了4000万。东汉开始时,人口暴跌回3500万,但随着的不断发展,东汉的人口峰值飙升到了6000万。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依旧没能逃脱人口陷阱的“诅咒”。大业二年,隋朝总人口数约为4600万,相较战乱时增加了一倍有余。隋朝末年,总人口数再次突破6000万,回归了两汉时期的最高水平。
唐朝的最高人口数则很有可能超越了8000万,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宋朝耕地面积扩大,到了宋朝后期,中国的人口应当已经突破了1亿,相较北宋初年大幅增加。
清朝更不必说,这是一个孕育了中国古代史上人口增长奇迹的王朝。康熙三十九年,中国总人口为1.5亿人,到了乾隆五十九年,人口数飙升至3.1亿,道光三十年时,全中国的人口数已经超过了4.3亿。
然而,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陷入了混乱,人口也随之锐减。
通过观察中国古代的人口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规律。首先,王朝初年的人口数一般较少,其次,王朝人口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最后,当人口上升到某个峰值后,社会矛盾便会爆发,继而发生起义与战争,大量人口会因此丢掉性命。随后,王朝更迭,新一轮的循环开始。
这种循环背后,蕴含着古代王朝更迭的实质。
人口增多,原有的资源不够用,为了争夺资源,百姓便会揭竿而起,这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从王朝建立之初,人与人的矛盾便始终存在,只不过,到了王朝末年,这种矛盾会被人与自然的矛盾彻底激活。
战争的本质是资源的再分配,在每一个王朝末年,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揭竿而起,利用改朝换代的方式,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分配权。
但是,这种分配权不过是暂时的,只要封建制度依旧存在,循环便不可能停止。
参考文献:
1、陈忠海.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J].中国发展观察,,(第C1期).
2、黄大荣著. 黄大荣自选集[M]. 中译出版社, .11.
3、葛剑雄著. 中国人口发展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