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逼迫”或“放养”式教育正在毁掉你的孩子,别不重视(被误解什么意思)

俗话说好的:“不打不成器”,很多家长就觉得,孩子要想变得优秀,那么必须经过严格的教育才行。

不过,有些家长却认为孩子的发展是需要自由空间的,如果家长过于严格的去管控孩子,那么孩子就很难释放自己的个性,也就很难发展好。

小波的家庭条件在外人看来,是非常优秀的,爸爸是大律师,妈妈是医生,两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都很大,所以收入也是非常丰厚的。

而小波就生在这个拥有丰厚经济条件的高知家庭。在很多人看来,小波的人生就会十分的成功,毕竟知识是精神的食粮,而经济是物质的体现,感觉小波简直幸福极了。

并且,小波的表现也让人非常的羡慕,小小年纪就已经在音乐、绘画、文化知识等方面 表现出了惊人的成绩,参加比赛获奖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所以,更多的人笃定小波是很幸福的。

但是,小波却没有感到外人所想象的那种幸福,他感觉到的,是不快乐。

因为小波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里,他没有自己的自由,他的主观想法在刚出现的时候就被家长磨灭,自己的父母从来不会因为他喜欢做什么而让他放手去做,反而给他制定好了一系列的计划,甚至精确到分钟。

比如小波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厕所等等,比如小波需要“喜欢”做什么,需要“讨厌”什么等等,再比如小波走的时候要用什么姿势、跑的时候要用什么姿势等等。

小波感觉自己似乎生活在监狱里,而不是生活在家里,因为自己完全没有自由

小波的邻居小豆接受到的教育方式就不同了,小豆的家庭条件不如小波好,但是也不是很差。

但是,小曼的父母在教育小曼的时候,多是以“你想干啥?去吧”、“你想咋做?干吧”等等心态养孩子。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小豆的家长进行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好。那么,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小豆的表现。

因为小豆父母的“放养”,导致小豆在没有形成良好自控力之前就得到了无限的“自由”,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放低自己的底线、消磨自己的意志、放弃自己的好习惯等等。

而这些,也逐渐在小豆的品行习惯以及学习成绩中体现出来:生活散漫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一降再降、接人待物毫无礼貌等等。小豆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成为了一个堕怠的孩子。

两个孩子,两种教育方式,但是结果都是不太完美的。

小波接受到的“逼迫式”教育让他失去了自由和童真,虽说有很多社会成就,但是心理正在走向崩溃,未来必将成为问题少年。

而小豆就更别说了,他接受的“放养式”教育,导致他在缺乏自控力的情况下得到了过多的自由,家长又没有在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的引导纠正,小豆虽说心理环境比小波好,但是品性习惯将会很难改正,也很容易成为“街溜子”等社会不稳定因素。

为什么两种教育方式都不成功?其实并不是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而是他们的家长都错误的理解和使用了这二种教育方式。

01

被误解的“逼迫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中提到:"强迫教育"在提高人们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需要方面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不过,错误的逼迫式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就不好了。

①孩子将会产生极大的依赖性

错误的逼迫式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家长“一言堂”的表现。也就是说,家长主导着孩子的生活、学习甚至是思想,为孩子设定好了需要严格遵守的各种条条框框,让孩子完全按照家长的计划来成长。

而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失去主观思维,在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被安排、被命令,如果缺少了家长的指示,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都可能做不好。

因为孩子在没有得到指令的时候,就算是知道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最好,也不会去做,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也是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

②孩子的心理环境产生异常

小波就是一个心理环境被严重影响的典型例子。很多孩子其实还是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的,但是出于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在接受逼迫式教育的时候,往往选择了将自己的主观意见进行压制。

不过,这种长期的压制,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心理失常的情况。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偶尔就能够发现,有一些人的思维和大众不同,他们的思维角度很奇怪,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有过被强迫教育的经历。

当然,一些心理受影响度比较严重的孩子,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就比如说叛逆、离家甚至是自我伤害等。

③抹杀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孩子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等,其实都是一种学习的主观源动力,正是这些欲望驱动着孩子去主动的学习各种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尚未获得的能力等等。

而家长不正确的强迫式教育,将会干扰孩子这些求知天性的实施,让孩子无法去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学习,从而逐渐的消磨掉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由于学习对象完全偏离了孩子的求知目标,所以孩子的学习态度也会发生不好的改变等等。

最终结果,就是抹杀掉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孩子不仅文化知识掌握欠佳,甚至个人发展也会减缓甚至停滞。

02

被误解的“放养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西部教育导刊》中指出:宽松的澳洲中学教育则恨不得将学校变成游乐园,化学、数学、科学课都上成戏剧课的模样。

可见,放养式教育是很多教育机构所青睐的方式。但是,错误放养式教育,对于孩子将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①影响孩子的能力提升

很多家长对放养式教育产生错误的认识,觉得放养式教育就是不管孩子。如果家长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就会让孩子失去自强心。

因为孩子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在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自控能力之前,如果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其实就是放弃了对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能力提升。

②影响孩子的是非观建立

过度的放养,会让孩子的生活环境变得十分宽松,宽松到没有任何的观念约束。

孩子在行为处事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到别人的处境,而只会在乎自己的得失。

毕竟拥有了不正确自由程度的孩子,自我性是很强的,强到一种“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程度。

所以,任何有违于个人利益的观念,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正确的,从而严重的干扰孩子的是非观建立。

③影响孩子的秩序感建立

错误的方养式教育,让孩子得到了太多的自由,缺乏了日常的行为规范,那么孩子就感受不到秩序的存在,孩子在社会上自然就会藐视秩序。

其实这一点并不能怪孩子,因为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没有秩序限制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中根本没有秩序的存在,家长根本不会给孩子设定秩序、限制秩序,所以孩子自然会认为秩序是不存在的,秩序感也就无法建立。

03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家教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正确理解“逼迫式”教育

什么是正确的逼迫式教育呢?逼迫式教育,并不是说任何情况下,家长都要逼孩子,而是在特定的场景、情况下,利用逼迫来达到让孩子坚持的目的。

比如逼迫孩子养成好习惯、逼迫孩子坚持好习惯,逼迫孩子坚持自己的初衷,逼迫孩子坚持自己的计划等等,而不是完全剥夺孩子自主思维和自我意识。

●合理实施“放养式”教育

放养式教育,也不是任由孩子放纵,过分的放纵根本就不是放养式教育。

真正的放养式教育,其实是一种尊重教育,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主观意见、想法兴趣等,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根据自己的意愿实施行为。

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出现路线偏差的时候纠正孩子、引导孩子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自由”。

无论是逼迫,还是放养,其实都没错,错的只是家长对于两种教育方式的使用和理解。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22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