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催促医生发表科普文章应该说啥词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催促医生发表科普文章应该说啥词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自从去年开始做健康自媒体以来,我就经常往返于北京各大医院,为医生们介绍自媒体。医生经常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三个问题被问到最多:搜狐自媒体有什么优势?没有时间写文章怎么办?怎样才能写好科普文章?
对于搜狐自媒体有什么优势,相信用过的医生已经有所体会,我也另有PPT说明,如果需要我随时为大家介绍,在此就不做赘述了。对于没有时间这件事,可能神仙也解决不了,我就更无能为力了。虽然经常说自己没时间写科普的医生,一是真的太忙没时间,二是懒得写。但无论怎样这事都不能强求,写不写全凭能力与兴趣。
至于怎样才能写好科普文章,我倒可以提些建议。毕竟做编辑也快7年了,提些建议仅供参考。
什么样的文章才算“好”?真的不好说。因为每个人对“好”的理解有所不同,也没有统一标准,我从大众理解以及推广的角度考虑,感觉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通俗易懂。
无论你写的疾病知识多重要,对大家有多大帮助,首先必须要用一种大众看得懂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写出来,不然就是白费。所以建议你在写科普文章时,一定要忘记你在专业领域中取得的那些非凡成就,否则很可能写出来的文章被大众视为“天书”。
写科普文章,每一位医生都相当于一位大学教授(实际上很多人就是教授),而你面对的大众就是一个个小学生,虽然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各个领域的顶级人才,但对于医学专业知识都是一窍不通或最多一知半解,这时你首先得让他先看懂你写的文章,这是最主要的,然后才能教他一些医学知识。
其次?话题选择。
每一篇受大众欢迎的科普文章,都与作者选择的话题或话题的角度有很大关系。那什么样的话题才是受大众欢迎的?或者说以什么样的角度写才是最好的?其实这都没有定论,一切只是相对而言。
以我的经验,那些跟大众健康相关性较高,发生率相对较高,又不怎么重大的疾病话题往往比较受欢迎,即所谓的“小病”。因为这些疾病大家经常会遇到,有些也没有太大问题,如果能有文章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简单的预防或治疗的靠谱知识,那肯定容易受关注。比如便秘,胃疼,腹胀,口腔溃疡,乙肝,贫血,减肥等话题,当然也有一些疾病因为说的太多,反而不容易引起太大的关注,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当然如果这些话题能与肿瘤联系上(肿瘤话题一直很受大众欢迎),可能会更加受关注,但是千万别为了吸引关注而故意将一些疾病与肿瘤关联,那将对医生的专业性和形象造成很大的损害(实际没有医生肯这样做,在此只是提醒)。另外一些涉及两性的话题也往往很受大众欢迎,原因你懂的。
但话题选择与医生所在的科室有很大关系,很多科室就是有一些发生率比较小,或者大众知晓率很低的疾病,这样就不能写出受大众欢迎的科普文章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疾病可以从特殊案例入手,从案例引出你想告诉大家的知识,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况且医生写科普主要是为了让大众了解医学知识,并不是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只是在不影响医学专业性的基础上,尽量找到一些比较大众或比较吸引人的切入点,这样可以让受众更为广泛。甚至小小的“标题党”也是可以容忍的。
第三?专业性强。
一篇医学科普文章,其专业性一定非常非常重要。哪怕你不写,都比写一篇错误的科普文章要好的多,当然我们搜狐健康的自媒体人(mp.sohu.com)都是各三甲或三级医院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生,专业性绝对没有问题。但怎样能把一个非常专业的医学知识点通过你的加工用大众都能理解的方式分毫不差的传递给大众,其实十分考验各位医生的功力。
第四?相对完整。
这一点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什么叫相对完整?其实就是写一篇科普文章一定要完整表述一个知识点或观点,让大家看完文章就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不求“大而全”,只要“小而专”。
比如写胃癌话题,你可以只写一点,就是胃癌为什么早期发现不了?可以从胃癌的发病规律以及目前的检查手段入手,说明胃癌早期没有症状,而胃镜检查虽然有效,但很多人并不会定期体检就可以了。如果你能再增加一个临床的小案例,那就更加完美了。当然如果你不光写了胃癌为何不能早期发现,还写了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胃癌,胃癌目前的治疗方式以及如何预防,那也真真是极好的。
我在此提出这点,是因为确实发现有些文章通篇就只有一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或治疗方式,没头没尾,没有任何解释,这样就不太完整,起码应该有个头尾吧。
第五?具有文采。
这一点不强求,医生都是理科出身,看病做手术才是强项,本职工作之外能坚持写科普文章已经很难得了,是不是有文采实在不太重要。但是如果你能把一篇健康科普文章写的像小说或散文一样,在让大众接受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像欣赏文学作品一样的感受,那就不能用优秀来形容了,简直就是“逆天”了。
综上所述,个人感觉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应该具备通俗易懂,话题合适,专业性强,相对完整这四个特点。如果再加上有文采,那就是一篇上等逆天的科普文章了。
另外再补充一句,有些医生可能不屑于写科普文章,觉得一篇简单的科普文章怎么能充分体现我的专业学术地位呢?会不会被同行笑话?如果这么想那就不只是多虑简直就是没道理了。各种各样的电视台健康节目不就是在口述各种科普知识吗?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就是一篇科普文章,而且多少医学大家都在多年积极写科普文章,你能说因此就有损他们的专业学术地位吗?
以上是一些理论知识,大家有个概念就行了。下面我总结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科普文章的类型,大概有5种类型,另外每类还附了几篇相对较好的科普文章,这些文章在推广时都获得了比较大的关注度,大家可以了解下。
1 ?话题贴近生活
跟大多数人健康相关性较高,发生率较高,而且又是通常意义上的“小病”,这类话题一般都比较受网友欢迎。
2 ?季节高发疾病
很多疾病都跟季节或温度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不同季节写一些相对比较高发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知识,也会很受大众欢迎。比如春季呼吸道疾病,夏季腹泻痢疾,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等。但大多数疾病可能没有太强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差不多,那就没必要非要跟季节关联,选一个跟大众比较贴近的角度就行了。
3 ?时令节气相关
在一些健康日或传统节日期间,社会的关注度都会被吸引过来,这时写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一定会比平时获得更多关注。
4 ?紧跟新闻热点
当发生一些与健康相关的新闻时,可以从新闻本身引出你关注的健康话题,这样的科普文章一定会获得比平时更大的关注。但新闻事件一是比较少,可遇不可求,可能一年也没有几次,而且新闻特别追求时效性,一旦发生必须以比较快的速度跟进才可以,反应太慢也就意义不大了,所以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跟医生的时间,知识储备,选择话题角度都有关系。
5 ?两性话题
两性话题的关注度一直比较高,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大众对男女私密处的健康问题一向比较热情。但如何把握文章的度,把一篇文章写的很吸引人而又不至于让大众偷着看,这也需要很好的文字把控力。
医学常识小科普
这个小女孩是今年春节后我网诊时候碰到的, 当时我跟她妈妈说打生长激素,那个反应一下子就很紧张,场面弄得其实不太好看。
但为什么我会让一个6岁的孩子就打呢? 下面具体说说,各位有准备给孩子用激素的家长,也做个参考吧!
小女孩大概情况我说一下,她们家是我们河南南边的, 到找我看诊的时候是6岁零个把月 ,就按6岁看吧!
当时身高是109.5厘米,体重15.2公斤,骨龄评测跟年龄一致,父母身高分别有164和156厘米,生长因子我看了也是偏低的,她妈妈说从去年8月到现在就长了2厘米不到。理想到160左右。
我又问了问孩子脾胃方面问题,包括说她的吃饭、睡觉、排便和运动情况,妈妈告诉我说是吃饭一般,睡觉都是准点,大便偏干一些,运动方面正常,没有刻意要求。
其实到问诊到这个环节,我基本上已经能摸清楚情况了,也能感受到妈妈有一定焦虑心情。
她说现在看孩子跟自己大姐家的比,矮了一头多! 俩孩子年纪其实差不多大,但是人家就长得非常好。
然后, 我就建议了生长激素这个最强方案。
为啥呢?咱们分析一下,6岁(骨龄也是6岁)109.5公分,都接近3百分位了!也就是说现在的矮是一种不正常的矮,虽然不能算矮小症,但确实矮的太多了。
父母遗传身高计算一下,(164+156-13) 2=153.5厘米。
我们拿现在3百分位的身高曲线,去对照遗传身高,你会发现孩子可能连遗传身高都长不到!
那这时候就要问了,孩子这么小, 要是晚长呢?
我们说晚长是有可能的,但孩子本身遗传身高不高, 现在低的又太多,生长因子低、长得慢(7个月就2厘米), 基本能判断出生长激素是存在缺乏情况的,所以这个时候你等她晚长, 她只会比别人越矮越多!
因为, 你在慢慢长得时候,别家孩子也在慢慢长!
而且, 这个孩子比同龄人矮了七八公分了 ,马上又要上小学,你在小学前不给她追到正常身高,将来弄起来难度会大大增加。人的生长发育是遵循着年龄越小、生长越快、管理越方便、效果越好的规律在变化的。
所以呢,基于以上判断, 我大致认为这个孩子是符合生长激素使用的。
以前我们讲,4类孩子比较适合使用生长激素, 分别是矮小症的可以打,遗传身高太矮的可以打,曲线评测达不到理想身高的可以打,生长激素缺乏的可以打。
像这个6岁女孩,她占了3份,激素缺乏、遗传身高矮、距离理想差7公分都不止。
而上文中的妈妈听到生长激素后,为什么反应很大呢?
她就问了, 这个激素的副作用我听说很大啊,孩子会不会受影响,出现肿瘤、早发育什么的。
我想,这也是大家共同的疑问。
对于生长激素“引起肿瘤”这个说法,它是个谣言, 正确的是生长激素会“促进肿瘤生长”,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本身携带着肿瘤,那么你打的话,生长激素不仅会激发身高生长,同样会激发肿瘤生长,是不安全的,但在此之前你已经做过相关安全检查,确定孩子身上不携带肿瘤, 尤其是脑部的, 那么就可以放心使用。
另外,打生长激素的孩子还会担心 “肢端肥大” 的问题存在,其实,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出现在大骨龄孩子身上,这也是我不建议大孩子打生长激素的原因, 比方说男孩骨龄已经过了15岁,女孩骨龄已经过了13岁,那最好咱还是不要再打了。
再说生长激素导致早发育,这也是一个谣言, 因为生长激素只作用在促进身高生长上,而不作用于孩子的性腺发育上 ,所以只要平时做好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管理,孩子是不会出现因生长激素早熟的情况的。
到此,关于生长激素使用的相关疑问,我想咱们借助这个6岁小女孩基本算解释完了。虽然说我们是中医,生长激素是西医方法, 但是对孩子好的、效果强的、确实有用的, 那就给孩子用,不要去分中医西医,我们的前提是“医”。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病症请到院就诊。
孩子想长高,8件事情要规避,尤其后6项,可能决定孩子成年身高
男孩想长1米8、女孩想长1米7,做好8条管理,可能都不是问题
长高补维生素D,啥时候补、补多久、补多少?这些数据家长要清楚
1. 医学常识错误科普
医学常识错误科普 1.几个科学常识问题
3、长颈鹿脖子长,头的位置比较高,心脏必须产生较高的血压才能维持头部供血,通常它的血压能达到300-350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压是80-120汞柱,所以是3倍 3、傍晚时,人体由于已经直立一天,脚部会由于充血而发生轻微的浮肿,所以比早晨和中午都略为大一些,这时选择合脚的鞋,才不会在以后出现夹脚的现象。
3、铁观音:条索紧洁,色泽深绿如铁,冲泡后有馥郁的兰花香气,行家称之为"绿叶红镶红,七泡 有余香,既有天真味,又有圣妙香." 3、鸟类扑翼的力量来源与其发达的胸部肌肉 3、《西游记》中说,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为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 便永不再发了。
2.求推荐几本医学方面的科普书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基础医学概论》,《最经典的医学科普书:漫画医学五千年》,《健康报》,《医之魂》,《医学、理性与经验》,《医学史话 旧世界与新世界》,《医学史话 今日医学》,《科学革命和医学》等。
作为一项重大出版工程,为保证其学术水平和权威性,多媒体《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将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财政部的指导协调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家级医疗科研机构及重点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杰出华人在内的医药卫生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实施。该书将通过全面总结医药卫生领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最新进展,为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医学知识的综合平台,既可以作为通用医学参考工具书,又可以作为医学高级科普书,兼具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普及医学知识的功能。
关于“催促医生发表科普文章应该说啥词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