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实验小知识

网上有关“组培实验小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组培实验小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在组培实验中怎样选择和处理外植体

外植体一般分为带芽外植体和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两种,带芽的一般有茎尖、侧芽、原球茎、鳞芽等,可以通过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出丛生芽;

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有茎段、叶、根、花茎、花瓣、花萼、胚珠、果实、花粉等,这类一般是诱导出愈伤组织。

两类外植体一般优选带芽的容易培养成功。

外植体大小一般茎尖为0.1-0.5毫米,叶片和花瓣一般为0.5-1平方厘米,茎段一般0.5-1厘米

消毒灭菌步骤为:先用流水冲洗1小时左右,再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用无菌水冲洗3次左右,最后用0.1%升汞浸泡10分钟左右,用无菌水冲洗3-5次,然后再接种到配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的学习心得和设计一个实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20世纪末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它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推动下,得到迅猛发展。近20多年来,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它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增殖分化、生长、发育而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即植物克隆。 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胚胎培养 指以从胚珠中分离出来的成熟或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2、器官培养 指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如根的根尖和切段,茎的茎尖、茎节和切段,叶的叶原基、叶片、叶柄、叶鞘和子叶,花器的花瓣、雄蕊(花药、花丝)、胚珠、子房、果实等的离体无菌培养。 3、组织培养 指以分离出植物各部位的组织(如分生组织、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表皮、皮层、胚乳组织、薄壁组织、髓部等),或已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这是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 4、细胞培养 指以单个游离细胞(如用果酸酶从组织中分离的体细胞,或花粉细胞,卵细胞)为接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5、原生质体培养。 指以除去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 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植物组织培养是由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较快。

另外,植株也比较小,往往20-30天为一个周期。所以,虽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设备及能源消耗,但由于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故总体来说成本低廉,且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

3、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度、光照、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极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它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

它与盆栽、田间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一系列繁杂劳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田间种植所需要的土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1不受生长季节的限制 2不携带病毒 3培养周期短 4可用组培中的愈伤组织支取特殊的生化制品 5可短时间大量繁殖,用于拯救濒危植物 6可诱导之分化成需要的器官,如根和芽 7解决有些植物产种子少或无的难题, 8不存在变异,可保持原母本的一切遗传特征 9投资少,经济效益高 10繁殖方式多,试用品种多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

在学习和掌握组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这一生物技术,培养学习和关注生物科学的兴趣。 菊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并被人们所喜爱的花卉,与梅兰竹一起被称为岁寒四君子.它的栽培在我们由来已久,关于菊花的赞美之辞非常之多。

普通的栽培方法是用扦插等无性繁殖的手段,方法比较简单且成活率也高具体见 /news_view?id=865。

3.实验探究小杨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课外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

(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 *** 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人们经常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繁殖马铃薯.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2)假设是对问题肯定与否定的回答,根据问题“马铃薯没有发芽是因为没有芽眼吗?”,可以假设:马铃薯块发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响.(3)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小刚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控制变量(除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单一变量等),因此本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马铃薯的芽眼.(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都是对照实验,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故答案为:(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2)马铃薯块发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响;(3)马铃薯的芽眼;(4)形成对照实验.。

4.细胞培养的实验报告

原发布者:陈金利2031

细胞培养实验报告细胞培养主要包括细胞复苏、细胞传代和细胞冻存三个过程。1、实验仪器及用品(一)超净台:1.枪头:10mL、5mL、1mL、200μL、10μL;2.移液枪:同上,及相应的支架;3.离心管:50mL、15mL、1.5mL,及相应支架与盛皿;4.记号笔;5.PBS缓冲液;6.酒精棉;7.废液杯*2:一个装枪头,一个装废液;8.封口膜;9.排枪卡槽;(二)细胞间:1.离心机:中型、小型;2.培养瓶:透气的用于培养,密封的用于运输,培养皿;3.灭菌离心管、枪头、冻存管等备用;4.毛巾、手套、口罩、酒精喷壶、灭菌超纯水、除菌滤膜;5.100μL排枪;6.血球计数板、载玻片;7.水浴锅;(三)冰箱:1.双抗、环丙沙星;2.4℃:DMEM、1640、PBS、已配培养基;3.-20℃:MTT、MTS、DMSO、血清、胰酶;(四)缓冲间:1.CO2罐、液氮罐;(五)换衣间1.实验服、拖鞋、手套、口罩、酒精喷壶;二、实验前准备(一)实验前将需要带入的物品洗净、高温灭菌、喷酒精,放入传送窗,将传送窗与细胞间紫外开启杀菌半小时;(二)半小时后关闭紫外,开启风阀与空调,散去臭氧,双手用洗手液洗净擦干后进入换衣间,换上隔离服(若不使用超净台,换实验服即可),戴上口罩、手套喷酒精,进入缓冲间风浴1-3min;(三)进入细胞间,冰箱中取出所需溶液(胰酶、培养基等)置于超净台中,开启超净台紫外,关闭传送窗紫外,将物品取出后喷酒精后放于应处位置;注:若是冬天,溶液应在37℃水浴后再使用

5.胡萝卜组织培养实验

1、实验课题: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2、课时数:5课时 3、实验材料用具:楼上说过了 一样 4、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配制两种培养基,对滤纸、解剖刀、烧杯、锥形瓶、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 5、实验过程: 第一课时:①分析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提问概念,分析讨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一个细胞真的可以长成一个植物体吗? ②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可参看人教版选修三第34、35叶 ③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中,老师强调注意事项:植物组织培养的成败,关键是严格的无菌操作,如手的消毒、外植体的消毒、操作器具及培养基的消毒,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控制严格的无菌条件?再让学生分析两种培养基的区别及培养条件的控制----脱分化的条件是,23—26度恒温避光,4天观察污染情况,14天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再分化的条件是,分化培养基、有光等,然后学生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体验相互合作意识。

第二、三、四、五课时: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交流评价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原来植物细胞真的长出了植物体,我通过实验实现了这种神奇的过程”,然后可以告诉学生,这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例如我们吃的香蕉的幼苗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获得的,这样的香蕉植物与原来的香蕉相比,没有病毒,利于香蕉的生产。

6.谈培养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 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操作步骤 (一)胰酶消化法 1、器材:将孕鼠或新生小鼠拉颈椎致死,置75%酒精泡2—3秒钟(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酒精从口和 *** 浸入体内)再用碘酒消毒腹部,取胎鼠带 入超净台内(或将新生小鼠在超净台内)解剖取肝脏,置平皿中。 2、用Hank's液洗涤三次,并剔除脂肪,结缔组织,血液等杂物。

3、用手术剪将肝脏剪成小块(1mm2),再用Hank's液洗三次,转移至小青霉素瓶中。 4、视组织块量加入5—6倍的0.25%胰酶液,37℃中消化20—40分钟,每隔5分钟振荡一次,或用吸管吹打一次,使细胞分离。

5、加入3—5ml培养液以终止胰酶消化作用(或加入胰酶抑制剂)。 6、静置5—10分钟,使未分散的组织块下沉,取悬液加入到离心管中。

7、1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8、加入Hank's液5ml,冲散细胞,再离心一次,弃上清液。

9、加入培养液l—2 ml(视细胞量),血球计数板计数。10、将细胞调整到5*105/ml左右,转移至25ml细胞培养瓶中,37℃下培养。

上述消化分离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离不同细胞。细胞分离的方法各实验室不同,所采用的消化酶也不相同(如 胶原酶,透明质酶等)。

(二)组织块直接培养法 自上方法第3步后,将组织块转移到培养瓶,贴附与瓶底面。翻转瓶底朝上,将培养液加至瓶中,培养液勿接触组织块。

入37℃静置3—5小时,轻 轻翻转培养瓶,使组织浸入培养液中(勿使组织漂起),37℃继续培养。

花钟是不是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2. 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s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 课程编号:B16035

4. 课程总学时:60学时(均为实验教学)

5. 课程学分:3学分

6. 课程分类:必修课

7. 开设学期:第3、4学期

8. 适用专业:园艺、农学、植物保护、植物生物技术等农科类本科专业。

9. 先行课:《物理学》、《化学》、《分析化学》、《植物生理生化》等。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生理学的配套课程,是农科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属于以植物为对象各专业的工具课程之一。其先行课为物理学、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理生化。该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生理生化的实验研究技术以及常用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方法及原理,为专业课的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理生化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与原理,熟悉植物生理生化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能独立设计并完成一般性实验内容,操作规范,能够完成以植物为材料的基本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达到更好地利用植物、人为地影响和改造植物,使之更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实验一 应用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

(一)目的要求:学习纸层析分离技术,掌握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的原理和方法。

(二)重点: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分析。

(三)难点 点样适量、分析确定层析结果。

实验二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一)目的要求:掌握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学习标准曲线的制作。

(二)重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难点:样品提取、标准曲线制作和使用。

实验三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一)目的要求: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可溶性糖含量这一生理指标的意义。练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二)重点:实验原理和方法;蒽酮试剂的配制。

(三)难点:样品提取及适度稀释,标准曲线制作和使用。

实验四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一)方法:考马斯亮蓝比色法;福林酚比色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蛋白含量测定的意义及使用方面。练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三)重点:了解实验原理,正确运用方法。

(四)难点:样品提取及适度稀释,标准曲线制作和使用。

实验五 酶的基本性质

(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重要性质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二)重点:酶的专一性,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鉴定酶促反应速度快慢的依据和方法

(三)难点:鉴定酶促反应速度快慢的依据和方法。

实验六 RNA的提制

(一)目的要求:掌握浓盐法提制RNA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理解RNA的理化性质。

(二)重点:理解实验原理和各步操作的方法、意义和目的。

(三)难点:理解实验原理和各步操作的方法、意义和目的。

实验七 RNA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掌握苔黑酚法测定R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习RNA含量和纯度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原理;进一步练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标准曲线法的应用。

(二)重点:掌握苔黑酚法测定R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习RNA含量和纯度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原理。

(三)难点:正确称量,掌握测定原理。

实验八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了解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催化的产物和作用条件,掌握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淀粉酶总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理解酶的作用条件。

(二)重点: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理解酶的作用条件。

(三)难点: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准确测定不同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九 电泳法分离酶或蛋白质

(一)方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目的要求:掌握电泳的概念、原理以及电泳技术

(三)重点:电泳的原理和电泳技术

(四)难点:电泳技术的掌握

实验十 谷物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测定

(一)方法:茚三酮溶液显色法;染料结合(DBL)法;.三硝基苯磺酸(PDAB)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测定原理、方法及技术

(三)重点:原理及标准曲线制作

(四)难点:材料处理

实验十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一)方法:小液流法

(二)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小液流法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方法,理解水分在细胞内外的转移的条件和水势的概念。

(三)重点:测定原理和方法

(四)难点:根据试材确定浓度系列;检验操作方法。

实验十二 呼吸强度的测定

(一)方法:小篮子法;氧电极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呼吸强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学习滴定管的使用。

(三)重点:测定原理和方法。

(四)难点: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终点的把握。

实验十三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方法:光电比色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重点:叶绿素的提取、含量计算。

(四)难点:叶绿素的提取、定容;按要求稀释到适当浓度;正确地使用分光光度计。

实验十四 光合色素的提取分离与理化性质

(一)目的要求:进一步理解光合色素的重要理化性质;学习鉴定理化性质的方法。

(二)重点:光合色素的种类;光合色素的化学与光学性质;纸层析分离鉴定光合色素的方法。

(三)难点:皂化反应;吸收光谱。

实验十五 硝酸还原酶活力测定

(一)方法: 对-氨基苯磺酸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测定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原理及方法,加深对硝酸还原酶在植物体内重要作用的认识;学习真空泵的使用;练习标准曲线的制作。

(三)重点:测定原理和方法;真空泵的使用;标准曲线的制作。

(四)难点:理解测定原理;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标准曲线;理解各步操作的目的性。

实验十六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一)方法(三种方法同时做):红墨水染色法;TTC染色法;BTB显色法。

(二)目的要求:理解测定原理;学会用三种方法测定种子生活力。

(三)重点:三种方法的原理与操作;各步注意事项。

(四)难点:在实践中能根据具体种子的特点选择适用的测定方法;能正确判别种子的生活力。

实验十七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一)方法:NBT光化还原法。

(二)目的要求: 认识SOD的作用及测定SOD活性的意义,掌握SOD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三)重点:掌握测定原理和方法;理解照光的意义。

(四)难点:测定原理;具体使用中能根据酶活决定加入提取液的数量;各种试剂的作用;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十八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一)方法:联苯胺氧化法;愈创木酚法。

(二)目的要求:认识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掌握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三)重点:明了测定原理;掌握测定方法。

(四)难点:具体使用中能根据酶活决定加入提取液的数量及三滤乙酸的量;准确保温。

实验十九 丙二醛(POD)含量的测定

(一)方法:硫代巴比妥酸法。

(二)目的要求:认识丙二醛的来源、作用及测定意义,掌握测定原理和方法。

(三)重点:测定原理和方法

(四)难点:明了测定原理;掌握测定方法。

实验二十 植物细胞差别透性的测定

(一)方法:电导率仪法。

(二)目的要求:了解逆境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掌握电导仪法测定细胞膜透性的原理和方法;学习电导仪的使用。

(三)重点:明了测定原理;掌握测定方法;学会使用电导率仪。

(四)难点:正确控制实验环节,正确使用电导率仪。

实验二十一 光合强度的测定

(一)方法:改良半叶法;氧电极法;光合测定仪法。

(二)目的要求:学习不同方法测定光合强度的原理;进一步理解总光合强度和净光合强度;掌握测定方法;要求能根据需要和条件独立完成光合强度测定。

(三)重点:相关仪器的使用、测定原理和方法;实验环节的条件控制。

(四)难点:正确使用仪器和测定方法。

实验二十二 脯氨酸含量影响

(一)方法:酸性茚三酮法;磺基水杨酸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脯氨酸的测定方法及原理;能根据需要独立完成测定过程。

(三)重点:标准曲线的制作、植物材料的处理。

(四)难点:标准曲线的制作、植物材料的处理。

实验二十三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一)方法:TTC比色法;α-萘胺氧化法。

(二)目的要求:理解根系活力的内涵,掌握根系活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三)重点:实验原理和方法

(四)难点:操作方法

实验二十四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一)方法:滴定法;二苯胺萃取比色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荧光法。

(二)目的要求:掌握测定原理和方法;能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

(三)重点:相关仪器的使用、测定原理和方法;实验环节的条件控制。

(四)难点: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实验二十五 综合性实验——植物组织中POD的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

(一)方法:采用分段盐析法提取分离POD;用透析法脱盐;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计算比活力和回收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鉴定POD同工酶。

(二)目的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设计实验操作流程。

(三)重点:相关仪器的使用、测定原理和方法;各实验环节的衔接。

(四)难点: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

实验二十六 设计性实验——植物组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一)方法和实验流程:设计使植物组织衰老的处理方法;根据理论知识,设计在衰老的不同阶段测定与衰老有关的生理指标;确定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写出实验设计方案;配制药品;取材、测定;写出实验报告。

(二)目的要求:学习实验设计方法,初步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重点:实验设计、相关仪器的使用、测定原理和方法;各实验环节的衔接。

(四)难点:试验设计、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

四、学时分配表

教学时数分配

顺 序

授 课 内 容

学时分配

小计

生化实验部分

(第三学期与生化理论课教学平行开课)

实验一

应用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

4

4

实验二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3

3

实验三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3

3

实验四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福林酚法

3

3

实验五

RNA的提制

4

4

实验六

RNA含量的测定

3

3

实验七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4

4

实验八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同工酶

6

6

综合性实验

(任选)

将蛋白质含量测定、酶活性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三项实验内容综合起来,开设综合性实验植物组织POD的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

18

18

备选实验一

酶的基本性质

4

4

备选实验二

谷物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测定

3

3

生理实验部分

(第四学期与植物生理理论课教学平行开课)

实验十一

植物细胞水势测定

3

3

实验十二

呼吸强度测定

3

3

实验十三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3

3

实验十四

光合色素的提取分离与理化性质

3

3

实验十五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3

3

实验十六

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

3

3

实验十七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

3

3

实验十八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2

2

实验十九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3

3

实验二十

细胞差别透性测定

4

4

备选实验一

光合强度测定

4

4

备选实验二

脯氨酸含量测定

3

3

备选实验三

根系活力测定

3

3

备选实验四

维生素C含量测定

3

3

设计性实验(任选)

将光合色素含量测定、POD、SOD活性测定、MDA含量测定和细胞差别透性测定结合起来,开设设计性实验植物组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15

15

注:根据需要和实验室条件从中选择60学时实验,生理、生化部分各30学时。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

(一)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讲授、演示、指导与学生独立设计独立完成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实验课主体。

2.将能力培养做为实验课的主要目标追求。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能根据实验原理适当调整实验步骤;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能根据专业研究的需要,能独立地从选择实验内容、确定实验方法、试剂配制、实验条件控制、仪器使用等环节完成实验内容;

3.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做为实验课重点之一,达到规范操作目的。

4.实验内容可根据需要和实验室条件在大纲范围内选择10~11项,并应根据需要和实验室条件启动备选实验。

(二)教学主要环节

1.实验教学:与相应理论课相伴进行。

2.考试及成绩构成: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物理学、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理生化理论课有重要联系,与化学尤其是分析化学的联系尤为重要。

化学课为本课程奠定试剂配制、实验室基本操作方法与操作规范的基础,本课程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基础完成教学,并在教学中使之巩固和强化;

植物学为以植物为材料试材准备和取舍提供基础知识;

植物生理生化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生理生化知识的理解,并使深奥的理论知识具有可操作性,甚至使之物质化。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教材

建议教材:刘永军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年。

参考教材:

1.李合生主编.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及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建武等主编.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白宝璋等. 植物生理学测试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西北农业大学.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张志良主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二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邹琦主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朱广廉等主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9.李秀锦主编. 实用生化实验技术.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0.刘福岭编著. 食品物理与化学分析方法.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

11.张承圭等合编.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2.何忠孝主编. 电泳.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13.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4..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15..植物生理学通讯

不是。

根据豆丁网显示《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花钟》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的课文,为精读课文,由梓君朗读。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花钟》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

关于“组培实验小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9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