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耳朵保护的知识?

网上有关“有没有关于耳朵保护的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没有关于耳朵保护的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耳朵的主要功能是听覚和保持身体平衡。如稍有不甚形成耳聋,一般是很难恢复的,幼儿儿聋还可以造成终身聋哑。儿朵的前廷器官与眼睛肌肉关节的感受器同时作用保持着身体的正常平衡。前庭器官在耳内,内耳病极易造成眩晕和平衡失调。减少耳病的发生主要在于预防。

预防耳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听力,耳聪目明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遇有高分贝躁音时我们首先要远离,再用耳塞赌住耳孔,以避免发生暴震性耳聋。对引起损伤听力的药品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如庆大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避免食用有过多残留农药的水果,蔬菜和过量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的食品。②克服不良习惯,不娶盲目的习惯性的去挖耳朵眼儿,耳内的耳屎在我们运动,走路,口嚼食物,下颌运动时会自动排出外耳道外。如果耳屎在耳内有大块硬结不能排出应到医院请专业耳科医生取出。③防止外耳道内进水,在游泳,洗澡,洗脸时,带上耳塞,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发生耳病。

关于这方面:一洗澡、洗头不能让水进入耳朵内,二不能长时间塞耳塞,三掏耳朵不能过重,四不能过于受大声及震动声震压,在大冷天气时不时搓一下耳朵,

一:不要用发夹、钥匙或其他金属物掏耳朵,要用棉棒或专用挖耳勺。

二:戴耳机时不可音量过大,以免震坏耳膜。

三:不要在放鞭炮或其他震动很大的现场,如在现场可用双手捂住耳朵。

四:遇事时不要发脾气,人由于发脾气血会往头上涌,也可能致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五:洗澡时不要让耳朵进了水,如进了水一定要想法控出来。

六:冬天走路要戴耳套,耳朵太薄又是独立的露在外面怕冻。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耳朵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聆听这个世界,从而去了解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保护它呢?

首先我们在游泳、洗澡或者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的。但是如果不慎进水怎么办?不要着急,应该让耳朵朝下使劲的空空水,然后轻轻的用纸巾或棉棒擦拭干净即可。

当周围出现大的噪音时,比如飞机起飞、放鞭炮,建设工地上机械设备轰鸣声等,都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不以为事,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的。

还有不要经常的用挖耳勺之类的东西掏耳朵,掏耳朵过频了是不好的习惯,如果用力过度很容易伤到耳道或耳膜。掏耳朵过度频繁的话会导致听力的下降,而且还会对 健康 不利。所以,有这个习惯的一定要戒掉。

身体发烧等有炎症时要及时吃消炎药, 很多人不拿感冒发烧当回事,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生病了也不按时吃消炎药,这样如果身体抵抗力低了,极有可能会诱发中耳炎的,对耳朵不好,要特别注意。

还有没事的时候要多揉搓耳朵,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而且对缓解头痛和神经衰弱都有极好的效果。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是我们的资本,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对 健康 就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要从点滴做起,爱护我们的耳朵,聆听这个世界。

尽量远离如鞭炮声、KTV等具有强噪声的环境。其次,还应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如随身听、机器轰鸣声、电话声等。经常戴耳机,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长时间的佩戴,容易造成耳朵疲乏,分泌物增多,严重的话还容易造成听力下降。因此,应适当佩戴耳机,注意休息。

 良好的用耳卫生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比如生活中不要自己随便挖耳朵,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如若长时间不对耳朵进行“打扫”,极有可能会形成耵聍。另外,正确擤鼻,感冒时尤其不要两边一起使劲,心情也要放松,特别是年轻人,尤其注意不要总是熬夜。

1.克服掏耳 有些人在耳朵瘙痒难忍的时候,都习惯使用耳掏进行掏耳,缓解瘙痒症状,但掏耳其实是一个不良的习惯,因为人在掏的时候会容易对耳朵造成一定的损伤,外在的细菌会在掏耳的时候,慢慢进入卫道中,如果卫道里有细菌的话,就会容易引起耳道的发炎,这种发炎是很难治疗的,如果不甚造成了鼓膜穿孔,就会容易形成耳朵发炎,影响耳朵的听力。

2.预防游泳性 耳病耳屎在耳朵里慢慢硬化并且会形成栓塞,当耳朵进入后,硬化的耳屎就会膨胀。从而影响耳朵听力,也是很容易引起耳道的发炎,更如果是耳膜有耳膜穿孔的话,那么为了保护耳道最好是不要再继续游泳,以免造成其他各种疾病,平时如果要游泳的话,最能用耳塞,把耳朵塞住,防止水注入卫道中。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把头部仰起水面。

3.预防药物中毒 目前研究确定了键霉素,新霉素等药物都会造成耳聋,这些药物是会对内耳,耳蜗,前庭等耳朵器官造成损害,使得耳朵平衡失调,而造成耳聋。当然,有些家族性的,如果家族里面有人耳聋,那么其他人就应该注意这种现象。

4.避免接触噪声 噪声是一种不规律的会引起人的心理不适的声音,这类声音对耳朵的损伤是缓慢的,也是很难治疗的,当然强烈刺激性的音乐,也同样会对耳朵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耳朵听力不断的下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接触噪声。

5.平时注意饮食 在日常的饮食时,最好是能多进食些含元素,铁元素、锌元素、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是人体所稀缺的微量元素,是有助于扩耳朵内的微血管,微血管的扩展会耳朵的血液循环,这种现象是可以防止听力的下降。

6.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因为当人激动的时候,会引起肾上腺素在人体的分泌速度大大增加,此时,会使得内耳的细水动脉血管痉挛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耳朵里的细小血管血液缓慢,缓慢的血液循环会造成耳朵的供养不足,此时就容易造成耳聋情况的发生

耳朵是人类重要的信息接收器官,具有听觉功能、平衡功能和定位的功能,那么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耳朵使他们的听力更 健康 呢?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有关保护耳朵的小常识。

知识一: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知识二:使用药物需谨慎 有些消炎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对听觉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知识三: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

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音性耳聋。

知识四:克服掏耳朵的不良习惯

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不仅难治而且痛苦,如果造成骨膜穿孔,就会影响听力。

知识五:慎防“左邻右舍”的不良影响 r HELVETICA='' BACKGROUND-COLOR:='' />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咽喉炎、流脑、乙脑……耳朵“左邻右舍”的这些毛病都可能会诱发耳部炎症的发生,导致听力障碍,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要忽视孩子们的小毛病,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知识六:两个鼻孔最好分别擤鼻涕

鼻子不通气,切记两个鼻孔一起擤鼻涕,因为耳鼻喉都是相通的,鼻子内的压力可能会让炎性分泌物流入鼻窦或中耳,易引起中耳炎的发生。

知识七:经常按摩耳朵,保证血液循环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促进耳朵保健的效果。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耳朵的穴位比较多,经常做一下耳部按摩操,对血管供血有一定促进的作用,

保护听力是必不可少的,听力不好,给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其中的痛处。所以我们要爱护耳朵,保护听力。

保护听力是必不可少的,听力不好,给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其中的痛处。所以我们要爱护耳朵,保护听力。平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爱耳日有关小知识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被人耳接收后就会产生听觉。因此,物体振动情况不同,它引起人耳的听觉也就不同。

300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用薄刀片很快刮过铜币边缘密密的槽纹时,有清脆的声音传出;刀片动作越快,听到的声音越高。因此他指出,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

在科学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因此,伽利略的发现,实际上反映了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发声物体振动频率高,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就高;振动频率低,声音音调就低。

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用赫兹为单位来表示。通常男子说话,声带振动的频率在95~142赫之间;女子说话,频率在272~553赫之间。所以男子说话的音调比女子要低。

人类嗓音的频率范围远不如乐器宽。最低的男低音的频率是64赫,最高的女高音的频率为1300赫。而钢琴的最低音为27赫,最高音则是4000赫。

人耳听到的声音不仅有音调的不同,而且有响度上的差别。用力敲鼓,鼓皮的振动幅度大,人耳听到的声音就响;反之,轻轻敲鼓,鼓皮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拉琴,琴弦振幅大,声音就响;轻轻拉琴,琴弦振幅小,声音就轻。可见,声音的响度和发声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响度越大,表明发声物体传出来的声波能量越多,这能量是靠外界提供给物体的。敲锣打鼓,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引吭高歌,也要费尽不少的气力。人们消耗了身体一定的能量,才产生出了声波的能量。但是,外界消耗在发声物体上的能量,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化成了声波的能量,大部分变成热量白白散掉了。例如,一个人讲话时,产生的声波能量只占发声消耗能量的百分之一,而乐器演奏时仅占千分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常发现,许多不同的物体,尽管它们发出来的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但是人耳听起来却感觉不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它们的音色不同。例如,乐器合奏时,各种乐器奏的是同一支曲子,我们用耳朵却能分辨出哪是钢琴的声音,哪是黑管的声音,哪是其他乐器的声音,原因就在于它们的音色不同。那么,音色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任何一种乐器或物体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单一频率的“纯音”,而是由许多不同“纯音”组成的“复音”。其中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一个纯音叫基音;其余纯音的振幅都比基音小,而且频率都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它们叫泛音。各种乐器或物体在发出一种基音的同时,发出的泛音的多少、泛音的频率和振幅都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它们的声音各具特色。例如钢琴在奏出一个基音是100赫的复音时,它包含有15个频率分别为200赫、300赫……的泛音;而黑管吹出同样一个基音是100赫的复音时,它只包含有9个泛音,并且各泛音的振幅同钢琴的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听起来两者感觉不同。可见,基音决定声音的音调,而泛音决定音色。一种声音中包含的泛音越多,听起来越悦耳动听,丰富的高泛音给人以活泼愉快的感觉,而丰满的低泛音给人以深沉有力的感觉。

一个人讲话时,由于各自声带振动发出的泛音不同,所以听起来各有各的音色。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从声音上去辨认他们。俗话说“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这个原因。

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战士。他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流行了近两千年的观点。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今天,英国科学天才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1.爱耳日,爱眼日有关资料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确定2004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旨在发挥社区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宣传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使老百姓能够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历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参考资料:

世界爱眼日是每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5月5日。

全国爱眼日的来历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在国内设立爱眼日,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历年“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

1996年6月6日首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

1997年6月6日第二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老年人眼保健”

1998年6月6日第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预防眼外伤”

1999年6月6日第四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老年人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2000年6月6日第五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动员起来,让白内障盲见光明”

2001年6月6日第六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早期干预,减少可避免的儿童盲症”

2002年6月6日是第七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爱老年人的眼睛,享有看见的权利”

2003年6月6日是第八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爱护眼镜、为消除可避免盲而努力”

2004年6月6日是第九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防治屈光不正及低视力,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眼保健水平”

爱眼日宣传口号 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

视力1.5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

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

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

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2.爱耳日手抄报 资料 200字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耳朵结构图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3.关于爱耳日的手抄报和资料

节日由来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有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了防聋指导小组,开展了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拓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卫生部组织颁发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对加强耳聋性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1998年1月,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在京的听力学界、特殊教育学界的知名专家进行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1999 年国务院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所属的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正式将我国设定“爱耳日”活动列入 1999 年度工作计划。而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老龄协会等十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 3 月 3 日 为全国“爱 耳日” , 并于 2000 年在首都和各省会城市成功地开展了第一个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确定2004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旨在发挥社区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宣传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使老百姓能够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编辑本段]历年全国爱耳日主题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 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矫正听力

4.关于3月3日爱耳日的讲座500字

爱耳日保健知识讲座 听力与言语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听力的障碍严重影响着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 2013年3月3日是全国第14次“爱耳日”,燕子矶街道太平社区残协会,邀请街道卫生院五官科刘医生,为辖区60多名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讲解,如何爱耳、护耳的健康知识讲座。同时发放爱耳日宣传单200余份。

刘医生为居民详细的讲解了“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由来。在生活中的遗传因素、耳毒性的药物、老年性的衰退、过大的噪声、细菌病毒的感染各种有害因素都会对居民的听觉造成危害,轻者重听,重者为聋。

预防耳聋的发生要禁用和慎用各种耳毒性药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中,防止各种细菌与病毒对耳朵的感染。在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戒烟、少饮酒;忌掏挖耳朵;常 *** ;保持良好的心境;多参加体育活动。

已有听力障碍者,应配戴助听器和电子耳蜗耳手术等方法,帮助听力障碍者康复听力。 “爱耳日”的宣传活动历经14年,极大地促进了居民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

本次活动宣传了“全国爱耳日”相关知识,使居民更加关爱听力与言语残疾人群,推动了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日益形成。

关于“有没有关于耳朵保护的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