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首座“非遗主题公园”古猗园内,江南闺秀画、马陆篾竹编织技艺、药斑布印染技艺、洞箫制作技艺、苏绣等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互动摊位的形式一字排开。
这场古猗园与嘉定区文旅局举办的沉浸式国风集市唤醒了不少市民群众对传统民间技艺和民俗文化的热情。
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而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现场,众多传承人分享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得。
创新
远看是幅山水国画,近看一笔一墨竟是丝丝绣线,这是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家纸绣,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在纸质材料上施展的刺绣技艺。
顾家纸绣由迁居扬州高邮司徒乡的顾九苞与妻徐氏创立,用来制作祠堂内祖先圣像及治家训言等图案形式的手工刺绣品。
从有文字记载至今,顾家纸绣已有140余年的历史。2003年起,顾家纸绣向外开放收徒,如今30多位师徒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江西,在上海、江西还建有研究所、工坊、文化传播公司。
“有的徒弟凭借这份手艺,一年能有小几十万元的收入,解决了很多非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点。”顾家纸绣第九代传承人顾玉纯表示,要让非遗有持久的生命力,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不断创新。
顾家纸绣最初使用的底板用的是双层马粪纸粘合而成的厚纸板,发展到清代晚期、民国时代,改良为宣纸与纱布粘连而成的底板,到了第八代和第九代传承人这里,再次创新,颠覆性地只用宣纸,直接在上面刺绣。
“笔墨能画山水,绣线也可以!我的梦想是用绣线绘制水墨画。”顾玉纯坦言,如果不创新,顾家纸绣这种原本为家族祠堂等服务的技艺受众面会越来越狭窄,无人问津的结局就是消亡。如果这条路能走通,顾家纸绣作品就可能与书画比肩,升级为艺术品,未来海阔天空。
这项创新最大的难点在于纸和线。
经过近百次试验,顾玉纯与造纸匠人合作制成了刺绣专用宣纸,增加了棉纤维和长纤维后,这种宣纸有足够的韧度和厚度,用笔墨打底时与书画宣纸没有太大差异,又能满足走针穿线时的特殊要求,相比前两代用纸,还有不易霉变、耐保存等优势。
至于线,传统绣线过于绚丽多彩,作水墨画容易“穿帮”,经过攻关,顾玉纯研发出了独有的亚光蚕丝线,仅从黑到灰再到白,就有近40种颜色,反映出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做到了绣线藏于画中。
顾家纸绣:《山川余辉图》,巨幅国画作品 受访者提供
潮流
谁能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上海的搪瓷在本世纪初一度山穷水尽。
“我1973年进厂,正是搪瓷制品最火的时候,没想到还没退休,厂就倒了,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八分园搪瓷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党伟是久新搪瓷厂的末任厂长,2002年9月,久新搪瓷厂停产,从此上海再无搪瓷厂。
见证上海搪瓷产业由盛而衰,谢党伟十分心痛:“你知道吗,1916年,中国家搪瓷厂就诞生在上海,此后,上海成为中国搪瓷产业的摇篮。”
时至今日,谢党伟还记得久新搪瓷厂卖得最火的5款“三件套”:一对面盆、一对杯子、一对高脚痰盂,有万紫千红、花好月圆、芙蓉鸳鸯、竹编牡丹、金钱牡丹5种款式,国画大师操刀设计,即使售价122元,相当于当时三四个月的工资,仍是凭结婚证明都一套难求的紧俏货,被誉为“五朵金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能耗等问题,我国主要城市的搪瓷厂先后关停。
谢党伟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搪瓷日用品卖不过更便宜、更轻便的塑料制品,“这给我上了一课,搪瓷要复兴,就必须与时俱进,符合主流消费群体的口味,否则终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其实,非遗也可以很时髦。搪瓷本身是一个十分适合承载其他文化的载体,相比陶瓷等材质,它还有制作效率更高等优势,很符合现在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又不希望等太久的心理。
8年前,谢党伟和留学归国的儿子开始探索新潮搪瓷。他们改进了搪瓷制品的设计,把传统工艺在杯子底部留下的支架印“藏”到杯口的卷边下,把杯口做宽,还借鉴了年画、剪纸等传统艺术,让漂亮又有文化的图文爬满杯身……很快,更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搪瓷杯受到了追捧,它们有了一个新的品牌名——“玖申”。
“有一对新人订了800对搪瓷杯,画上他俩的卡通形象,还有亲笔手书,我很感动。”谢党伟说,仿佛看到了以前“五朵金花”的影子,原来,搪瓷用作婚礼手办的需求一直都在,只不过要换一种符合时代审美的表达方式。
让搪瓷未来的路走得更长远,也不能一味迎合当下的主流审美,还要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价值。谢党伟表示,“玖申”团队正在不断挖掘民俗和时尚文化,让搪瓷成为引领新潮流的载体。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文中图片:陈玺撼 摄来源:作者: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