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中班教案

网上有关“分类中班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分类中班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分类中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类中班教案1

  活动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设计层层递进,谈话导入自然而且直入主题,有效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亲切自然地将幼儿的情绪带入到活动中来。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而且难度不是太大,适合幼儿发展水平。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分类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

 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让幼儿知有 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分类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毛巾架一个、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介绍垃圾箱,幼儿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师观察幼儿分类投放情况。在操作中学习正确分类。

 3、根据幼儿投放垃圾的情况,提问:

 (1)你为什么要将这个垃圾放在绿(红)色的垃圾箱里?

 (2)什么叫可回收?

 (3)为什么不可回收?

 4、升华幼儿经验,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仅不乱扔垃圾,还要少制造垃圾。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介绍垃圾分类的,让幼儿在课外连线。

分类中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

 (1)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房子、小桥、蝴蝶)

 师:用什么图形拼搭成的?(长方形、三角形)

 师:每个三角形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出示图二(颜色标记、形状标记、大小标记)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红三角形?黄三角形?

 幼儿先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3)按照标记记录。

 师:这儿这么多的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呢?请幼儿报数字老师记录。

 (4)小结。

 请幼儿一起说说这幅图里面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

 (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

 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分类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

 2.尝试按两种以上的特征将物体分类。

 3.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颜色不同的积木若干;大小、颜色不同的各种水果玩具若干。动物小狗、小鸡、小猫、小鸭的头饰。

 2、学具:操作卡、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的头饰。

 师:小动物在森林里盖房子,让我们看看这些房子漂亮吗?(出示四座小房子,让小朋友观察。)

 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征,如房顶的形状、颜色;有没有窗户;门的形状、颜色等,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

 3.小动物找家: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请小朋友为小动物找到家。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红色的圆顶房子",那么请小朋友根据这两个特征,为小狗找家。同上方法,根据教师的指令,按两个特征为其他小朋友找家。

 4.四个小朋友分别戴上小狗、小鸡、小猫、小鸭头饰,任选一个房子,说出两个特征。如:"我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动

 1.分积木。

 (1)每个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状、颜色的积木,自己先练习按两种特征分类。

 如:"红色的大积木在一边,其他形状的放另一边。"

 (2)教师口述指令、小朋友找出积木举起来。

 如:"**的圆积木"。小朋友就把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积木举起来。

 2.幼儿游戏(按幼儿的特征分类)如:"请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起立。""请扎辫子、穿蓝衣服的小朋友站起来。"……

 3.操作卡练习--给饼饼涂颜色。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练习操作。

 2、日常渗透:和幼儿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

 3、家园共育:在家中和爸爸妈妈按照两种或三种特征分类。

  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分类中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特征进行多次分类,并用数字记录。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以及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帽子图、标记卡、数字卡若干,黑色水笔。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标记分类计数。

 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帽子)

 师:一共有几顶帽子?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里记的是帽子?启发幼儿说出帽子标记。

 师:这7顶帽子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讲述,教师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标记来表示。例如:帽子上没有花的可以在花标记上划一条斜线表示没有花。

 (2)分类计数。

 这些帽子有这么多的地方不一样,哪每样有几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幼儿把数字贴在标记的左面。

 (3)小结。

 盖住图一,现在我们不看这幅图能不能知道图上有几顶什么样的帽子?每样有几顶?

 你怎么知道的?(看标记的)

 引导幼儿一起看标记来说一说。

  二、小组活动。

 1、看图按标记印数字。

 2、盖点子游戏。

 3、依照样子涂色。

 4、给数目最多的点子打勾。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分类中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物体进行排除分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使幼儿能够从许多物体中找出不同类的物体。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板一套,自制小鸡头饰一个。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演示板上摆放思维卡片:第一排为小鸭子、小猫、铅笔、小兔子;第二排为小轿车、自行车、飞机、玫瑰花;第三排为菠萝、萝卜、梨、西瓜。

 2.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二、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小鸡头饰:“小鸡宝宝今天要宴请许多家族的朋友。可是小鸡宝宝却发现,来做客的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有问题。小朋友,我们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三、操作探索

 游戏一:请出去(一)

 教师请幼儿看演示板第一排:“动物类家族成员最先到来。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动物类家族有问题。’动物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动物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铅笔请出去!”

 教师把铅笔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铅笔是文具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动物类家族在一起。

 游戏二:请出去(二)

 教师:“接着到来的是交通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交通类家族有问题。’交通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交通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玫瑰花请出去。”

 教师把玫瑰花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玫瑰花是植物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交通类家族在一起。

 游戏三:请出去(三)

 教师:“最后到来的是水果类家族。小鸡宝宝大声叫:‘叽叽叽,叽叽叽,水果类家族有问题。’水果类成员瞪大眼,你瞧我,我瞧你。咱们同属水果类,应该把谁请出去?”

 幼儿:“应该把萝卜请出去。”

 教师把萝卜卡片拿下来,并问幼儿:“我们为什么把它请出去?”

 引导幼儿回答萝卜是蔬菜类家族的成员,不应该跟水果类家族在一起。

  经验提升:

 练习《课堂用书》P5。

  延伸训练:

 1.整理教室里的玩具箱,先规定一个箱子里装木制玩具,另一个箱子里装塑料玩具(教师事先把木玩具和塑料玩具分别装到两个箱子里,再混入一些其他材料的玩具),让幼儿分别从两个箱子里把不同类的挑出来,放到空箱子里。

 2.练习《家庭辅导用书》P5。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百科:分类,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 lèi,意思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分类中班教案8

  活动名称:

 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分类中班教案9

目标:

 1、学习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

 2、物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画有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 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

 二、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1、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所以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图形娃娃,每一组都有,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它们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好朋友,等会儿你们轻轻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组去,想想要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 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操作,不能争抢。

 ②帮图形找到好朋友后,要说出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用了几种办法。

 3、 幼儿探索、操作,老师巡视,启发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几种办法?

 三、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伴。

 四、教师小结:可以找形状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也可以找颜色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还可以找出大小一样的娃娃做为好朋友。

 五、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 以谈话引入:我们也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2、 介绍玩法及规则:

 ①玩法: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散站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样图形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都找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②规则:要找到形状或颜色或大小一样的做朋友。

 3、 幼儿游戏三次,教师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大小来找好朋友。

 4、 小结游戏情况。

 六、活动自然结束。

分类中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 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 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 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 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 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 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的动物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3、情感目标:调动幼儿的思维力、观察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猫、小狗、小兔子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我们来看看这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

 (5)老师总结: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长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不一样,两条对边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的,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1)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幼:……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小狗、小猫、小兔子,你们怎么啦?"(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幼:……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猫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猫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兔子说,它们的房子是长方形的,小朋友们看看长方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长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兔子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猫、小兔子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现在把你们手上的图形宝宝分类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吧。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添画活动和拼图活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教案 篇2

 1、感知画面中色块的大小、多少及方位的变化,积极想象故事的情节,大胆进行表达。

 2、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1、自制大图书。2、小书架。3、歌曲《小星星》。

 活动流程1、激趣引疑。

 ⑴引出小蓝,说说他长得什么样子?

 ⑵引导幼儿和小蓝打招呼。

 小结:小蓝还有一个幸福的家。

 2、阅读第一幅。

 ⑴猜猜小蓝家里都有谁?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⑵引导幼儿比较爸爸妈妈的不同之处。

 小结:爸爸妈妈尽管有很多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他们都很喜欢一个小宝贝,他就是小蓝。

  3、阅读第二幅。

 ⑴提问:小蓝在担心什么呢?猜猜看。

 ⑵找找小蓝坐在哪比较合适。

 ⑶提问:这些小朋友会叫什么名字?

 小结:幼儿园朋友真多。

  4、阅读第三幅。

 ⑴提问:幼儿园会玩些什么游戏呢?

 ⑵提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唱歌?

 ⑶提问:少了谁?他在哪?小蓝为什么一个人躲在草丛里呢?

 ⑷引导幼儿安慰小蓝,帮小蓝坐到朋友身边。

 小结:有朋友真好。

  5、阅读第四幅。

 ⑴看图,他们在玩什么呢?

 ⑵说说朋友们藏在什么地方,帮小蓝找出朋友们,帮朋友回到他们的座位上。

 ⑶提问;都找到了吗?还有谁?引导幼儿安慰安慰咖啡。

  小结:有朋友真好。

  6、阅读第五幅。

 ⑴提问:朋友们在干什么?除了拥抱,他们还会干什么?

 ⑵引导幼儿用特别地方式和老师道别。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 师:这里还有几张,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

 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哦。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三角拼图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百科: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在数学、建筑学有应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并根据学会使用语句:“为什么我不能……”。

 2、根据已有的线索,用猜测的方法推出下一个提问的动物,感知动物与其特征、生活习性的匹配与对应。

 3、通过与同伴共同制作小图书,体验结伴阅读的乐趣。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

 2、各类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了解动物特征

 1、幼儿头戴头饰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能告诉我你学的是什么小动物吗?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呢?

 二、阅读大书,理解文本内容

 1、感知封面,了解图书题目的含义。

 师:小朋友认识这个“?”符号吗?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吗?

 2、朗读图书题目。

 3、感知第一页内容,学习疑问句的朗读。

 (1)了解云朵的含义,知道是谁提问。

 (2)观察云朵里的画面,说说小鸟问了什么问题。

 (3)学习疑问句的朗读。

 4、感知第二页的内容。

 (1)师:猜猜接下来谁会问问题了?它问妈妈说什么问题?

 (2)朗读第二页的内容。

 5、学习第三页的内容,掌握动物提问的.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动物提问的规律。

 (2)初步学习仿编“为什么我不能像小兔那样……

 6、感知第四页的内容,学习仿编疑问句。

 师:如果你是这些小动物的妈妈,你们会怎样回答自己的宝宝?

 7、感知第五页内容,体验结局的诙谐幽默。

 8、完整阅读,巩固理解全书的内容。

 三、接龙游戏,创编文中的句式。

 看头饰上的小动物,以接龙的形式创编文中的句式。

 四、分组做书,体验阅读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大书活动,通过学习认识封面上的问号,感受疑问句式的特点。在观察理解大书的过程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线索,用猜测的方法推出下一个提问的动物,感知动物与其特征、生活习性的匹配与对应。从而让幼儿学会使用语句“为什么我不能……”,在创编文中句式的环节,我利用了看着头饰上的饿小动物,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来展开。最后,我让幼儿结伴制作图书,感受结伴阅读的兴趣。

 小百科:不能意思是不可能,不能够,没有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初步理解熟悉儿歌的内容,了解叠词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2、懂得团结友爱朋友多,进一步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目标:

 1、游戏《乒板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刚刚我和某某小朋友做了《乒板儿》的游戏,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2)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乒板儿》这个游戏。”

 (3)你们觉得一个人玩游戏怎么样?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又觉得怎么样?

 师:“那老师要问小朋友了,你一个人玩游戏是什么感觉?

 教师:一个人玩的时候觉得孤零零,冷清清的,想找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都觉得有许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比较的开心,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喜盈盈。

 2、展示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教师展示课件,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欣赏儿歌的内容。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里都有些什么?”(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念儿歌)

 (2)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学儿歌。

 师:“你们刚刚都听到了什么啊?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教师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依据儿歌中的数字变化规律来记忆儿歌。

 师:“儿歌中说到一颗星怎么样啊?两颗星呢?接下来一句是什么?”

 师:“说完了星星说到什么了?一个人怎么样?两个人怎么样?最后两句说了什么?”

 (4)幼儿边看着课件,边念儿歌,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都会念儿歌了,现在我们看着课件来念一念我们刚学的儿歌。”

 3、教师。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这样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的。朋友多了,你就会觉得很快乐、很开心的。

 4、游戏:《好朋友》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弹跳技巧和小组间的密切配合。

 2、增强了幼儿身体素质,强化了幼儿身体协调的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飞机头饰若干 报纸棍 骰子两个 平整的场地

 2、录音机,磁带《加油》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场地,带领幼儿慢跑一圈,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新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看我手中拿了什么?(幼儿回答,飞机头饰)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做游戏,我们今天就可以尝试做一名飞行员的感觉,尝试飞起来的感觉。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老师模拟飞行过程,幼儿观看。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在场地上用报纸棍摆成飞行棋的棋盘,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进行游戏,其中一名幼儿负责掷骰子。开始有游戏,各"飞机"需要站在起点,当另一名幼儿掷下骰子并读出数字时,扮演飞机的幼儿则必须根据骰子上的数字,向前跳相配的格数,看看谁最先到达棋盘中终点央位置。最后扮演飞机的 幼儿可与掷骰子的幼儿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排,每组的两个幼儿配合进行游戏,第一个幼儿开始游戏

 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

 4、活动结束对表现优异者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活动反思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体验了飞的感觉,也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同时幼儿们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好的锻炼和培养。

  活动反思: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体验了飞的感觉,也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同时幼儿们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好的锻炼和培养。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例1、例2,练习十第1题、第2题教学目标:

 1、认识11~20,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个位”教学重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位置值的概念

教学准备 :幻灯片、计数器、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出示幻灯片:糖宝,播放音乐《一年级》)

 师:你能做到吗?

 师:糖宝最喜欢吃叶子了,我们来帮他数数吧!学生数,师依次出示1~10

 师:还有一片叶子,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1

 1、初步认识“十”

 幻灯片出示一堆小棒

 问:你能帮糖宝悄悄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问: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数的?抽生回答

 师:聪明的糖宝说1根1根的数太麻烦了,看我把10根小棒捆成了1捆(师幻灯片演示捆小棒),以后我只要看到这样的1小捆小棒我就知道是10根了。

 抽生回答(板书10个一)

 问:我们知道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3根小棒是3个一,那么这10根小棒是多少个一呢?

 抽生回答(10个一)

 师:那么这一捆里有多少个1?也就是说这一捆是多少个十?抽生回答(这一捆里有10个一,这一捆是1个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也数出10根小棒,把它用橡皮筋捆起来生动手操作

 师举起1个同学的小棒问:这1捆是多少个十?抽3个学生回答

 2、学习例1

 幻灯片出示1捆小棒加1根小棒

 问:这一共是多少?生答11根

 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抽生回答,评析

 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1捆小棒就是1个十,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11

 齐读十一(两遍)问: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数字11,那这

 又是多少呢?(幻灯片出示1捆小棒加3根小棒)

 学生数后抽生回答板书: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十三13齐读十三(两遍)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你的1个十和其他的小棒再摆一些比10大的数吗?摆的时候想一想你用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得到了十几。抽生回答自己摆的数,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11~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1~20,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齐读

 3、游戏“幸福拍手歌”

 (二)教学例2

 1、认识计数器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11和13,其实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师拿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用计数器表示数

 幻灯片出示例2第一幅图

 师边示范拨珠边讲解:在十位上拨1颗就表示有1个十,在个位上拨1颗表示有1个一,写的时候十位上有一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有5颗,就在个位上写5,读作十五.

 问:这又应该怎么拨呢?幻灯片出示例2第二幅图

 抽生问答师引导学生拨珠:这里有2个十,我们就先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没有,我们就不拨。写的时候十位上有2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没有珠子,我们就在个位上

 用0占位,读作二十

 问:这又应该怎么拨呢?谁再来教教大家

 抽生上台示范拨珠师引导:这里十位上1个十,我们就先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个一。写的时候十位上有1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有3颗珠子,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

 3、学生用计数器表示数

 问:你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20中的哪些数呢?拨的时候想一想:先在十位上拨1颗表示什么,再在个位上拨几颗,表示几个一,读作多少

 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内一人拨一人说

 抽生上台展示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练习十:第1题)

 幻灯片出示题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2、看图写数(练习十:第2题)

 幻灯片出示题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

 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篮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

 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

 (2)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组织讨论。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

 注意:

 1)用按压方式运球;

 2)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在原地不动。

 4)幼儿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学反思:

 围绕目标,层次鲜明。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情节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被要求和束缚。第一目标是探究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球,这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础。第二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主要是增强幼儿身体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参与活动。第三目标是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这一目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情商,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小百科:运球是有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拍按或双手交替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运球。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的动物,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的动物1

  目的:

 1、尝试用油画棒与水粉作画,体会油水分离的特殊效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学习水彩平涂的方法。

 3、培养活动的观察、想象能力及大胆创作画面。

  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看了动物世界及有关动物的图书等。

 2、白纸、油画棒、水粉色、毛笔等

  过程:

 一、变魔术形式,导入活动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事先用蜡或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平涂颜色,变出其图案。

 2、请幼儿模仿老师平涂的方法,进行操作,变魔术。

 二、观察讨论

 1、提问:你变出什么没有?老师变出了什么?怎样变的?

 2、还可以怎样平涂颜色来变?使画面更漂亮?

 三、操作探讨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画面。

 2、指导幼儿大胆涂色,在颜色交界地方不要停笔,两种颜色可以碰在一起。

 3、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蜡不溶水)

 油画棒涂色时,涂的深和涂的浅的部位,在最后用水粉平涂时有什么变化?两种颜色碰在一起有什么变化?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底色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2、表扬颜色搭配好、涂色均匀、画面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的动物2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动物,感知动物的特征。

 2、感受人类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增进热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动物,新闻视频,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你看过《动物世界》吗?

 2、里面的小动物可爱吗?那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幼儿回答简单的小猫小狗)

 3、增加难度:现在你不仅要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并且要介绍一下。

 如:老师喜欢长颈鹿,它的个子高高的,能吃到树顶的嫩叶。

 幼儿回答时相应出示动物,请其他幼儿一起观看。

 二、播放新闻视频《小蛇救人》

 1、视频里都讲了谁?讲了什么故事呀?(幼儿如果概括不出,教师简单概括一下新闻内容)

 2、你觉得这位叔叔怎么样?很好,他救了小蛇。

 3、那这条小蛇呢?它也救了老奶奶。

 小结: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了,互相帮助,真快乐呀!

 三、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你知道应该怎样保护小动物吗?如果在街上看见受伤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四、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看图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括号里打勾。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的动物3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

 2、积极参与照料小动物,了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重点:

 认识常见的动物能说出其名称及主要外形特征等。

  难点: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保护动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2、幼儿收集关于动物的资料,观看幼儿饲养小动物的。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我们来看看有谁呀?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动物的特征,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⑴看图说说,图上有那些动物?你喜欢这些动物吗?在你喜欢的小动物括号里打√。

 ⑵启发幼儿讲述喜欢这些动物的原因,并鼓励幼儿谈谈还喜欢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3、组织幼儿讨论动物的益处。

 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

 ⑵有些动物很凶猛、会伤人,我们要不要保护他们?为什么?

 ⑶人们离开了动物会怎样?

 4、讨论:如何保护动物

 ⑴你知道哪些稀有小动物?为什么它稀有、珍贵?

 ⑵人们是怎样保护它们的?

 ⑶你会用什么方法保护小动物?

 5、交流:你最爱的小动物

 ⑴小动物爱吃什么?

 ⑵你喂时小动物表现怎样?

 ⑶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⑷请你摸摸小动物的毛,与它讲讲话。

 (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情感,减少对动物的恐惧感。)

 3、小结: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互相帮助、爱护,真快乐!

 教学反思:

 1.对目标达成情况的反思:本活动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但思维能力的培养较胜于情感的激发

 (1)通过T课件,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视、听等感官积极投入活动,通过主动活动,获得观察、分析、推理等多种思维的学习方法,幼儿的推理过程正确率较高,因此目标1的达成度较好。

 (2)情感培养也是本活动的重点,但是,活动中教师在这一主线上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如:第二环节活动中,教师过于强调幼儿思维的训练,而淡化了情感的调动。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将情感目标融于每一个环节,从而推动幼儿爱动物的情感不断提升。

 2.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

 (1)本活动各环节中都蕴涵着记录内容,如:幼儿自己记录的“我喜欢的动物朋友”;师生共同记录所猜动物和验证过程等。从活动前的记录准备与今天活动中,发现孩子对记录很感兴趣,而且已具备初步的记录能力,因此,活动最后,教师又布置给幼儿一个记录的小任务,使记录这一学习方式延伸到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2)活动课件的制作非常细腻、精巧,很受幼儿喜欢。课件中,猜动物的形式多样化:看动物的局部特征、听动物的吼声、从动物的生活环境想象推断结果等,从不同的角度引发观察思考,有效地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从中学习正确运用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判断事物。

 (3)第三环节中,老师让孩子围坐在身边,给幼儿讲述真实新闻小故事,故事内容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简单的文字与呈现给幼儿,这样的活动氛围与故事的呈现方式非常亲切自然,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3.对现场孩子的表现与老师回应调整的反思:

 (1)整个活动中孩子的`思维积极主动,师生之间、孩子之间互动热烈。但是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些出乎意料之处,比如:课件中所选择的动物过于简单,挑战性不够,因此在猜测过程中幼儿较快地找到正确答案。教师在幼儿对动物认识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环节中对幼儿思维锻炼的效果。

 (2)听完新闻故事,幼儿的情绪高涨并引发回忆,他们急切地将自己所了解的感人故事与大家分享,此时,虽然活动已接近尾声,老师没有阻止幼儿,依然给幼儿表达的机会,并且鼓励幼儿学做有心人,学习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将这些感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和大家交流分享。

 4.活动后的调整设想:

 (1)中班后期的孩子思维逐渐有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将给孩子提供更多类似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训练游戏内容与材料,进一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2)从幼儿交流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已初步具有关注新闻事件的意识。在活动室,将设立“小小说新闻”活动角,引发孩子关注生活、关注周边事物,扩大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的动物4

  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主要的特点以及生长环境。能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能够大方的表达自己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分享交流自己的调查发现。

 3、增加对自己喜爱的动物的了解和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我喜欢的小动物”信息报;逛动物园的经验教师课件:幼儿喜欢的动物(长颈鹿、松鼠、豹子等) 一段小动物的视频

  活动建议:

 一、谈话交流、初步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看我们的世界不光有人类还有很多的动物朋友,谁来说一说你喜欢那种动物,为什么?

 教师总结:你们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动物,有的人喜欢的动物一样, 可是喜欢的原因却不一样。

 二、幼儿自主交流,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喜欢的原因

 1、引导幼儿结合信息报讲述

 2、同伴相互讲述,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皮毛、花纹等特点便于幼儿进行讲述。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信息报上呈现的小动物的信息,清晰完整地介绍小动物的外形、本领、习性等。老师结合幼儿的经验及时地给予提升。

 三、分享交流,大方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了解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特点。

 1、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分类:分几类进行分享交流猛兽类:老虎、豹子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分享的这几个动物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非常的凶猛、爱吃肉。

 温顺动物类:兔子、鹿、马、长颈鹿等刚才我们分享的这些动物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身上都有皮毛、有头、躯干、四条腿、都是吃草的动物比较温顺。

 特征分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

 饮食特点分类:青草类、肉食类、五谷杂粮类、

 2、引导幼儿自主的给动物进行分类

 师:你还想怎么分类?为什么?

 (可以根据颜色、体型、生活环境等等进行分类)

 老师注意巡回倾听。引导幼儿清晰地介绍、表述有关小动物的信息。

 四、教师结合课件帮助幼儿小结提升有关动物的经验例如:老虎的虎斑纹、山中之王豹子的速度很快,生活在哪里、身上的花纹像什么呀?

 五、活动延伸

 分小组进行探究,首先让幼儿提问,带着问题形成探究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1

  设计意图: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可是你知道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吗?小鸟的家在树上。它们的家虽然是用树枝做的,但是能躲避天敌。水里是鱼的家。鱼只能用鳃呼吸,所以它们不得不住在水里。昆虫的家在草虫里。在那里,它们能获得大量食物,所以它们在草丛里安家。动物的家种类繁多,有的在水里,有的在陆地上。动物的家真多啊!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用、有动物或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

  教学过程:

 一、送小动物回家,回忆和巩固动物的生活地区及其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

 1、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些谁呢?(说说动物名称)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送回家。

 游戏操作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篮子,里面有各种小动物的,请幼儿根据它们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将动物们送回家。

 2、幼儿练习

 将幼儿分组,每组一张练习图纸(与幼儿活动材料上相同),请小朋友互相协作,帮图中的动物找到家,用线连一连。

 二、欣赏诗歌,理解家的含义。

 1、结合音乐欣赏诗歌,提问:

 你喜欢这首有关“家”的诗歌吗?(喜欢)

 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呢?

 再来欣赏一遍,听完了以后,请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说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呢?

 第二遍结合欣赏诗歌,提问:

 为什么说---是---的家呢?

  小结: 原来,动物出生的地方、它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它活动的区域和有它们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给它家的温暖,让它有家的感觉!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2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探究更加深入,他们有时候会和同伴探讨: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它们的家又在哪里?诗歌《小鱼睡在哪里》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分别描述了狐狸、小狗、松鼠、老鼠等动物的家,描绘了一幅动物回家后静谧的夜间景象。本活动通过游戏“熊动物回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动物的不同生活环境;借助故事挂图,启发幼儿用“××的家在××”句式表达;最后在音乐和朗诵中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

 2、能按照动物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

 3、喜欢倾听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分组游戏“送动物回家”,激发兴趣。

 (1)每组一张画有动物不同生活环境的背景图,教师可设计相关的游戏情境,请幼儿把“动物”送到“家”中。

 (2)幼儿互相检验,然后将动物固定在背景图适当的位置。

 (3)展示交流各组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

 2、请幼儿仔细观看《小鱼睡在哪里》挂图,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游戏“看谁说得对又快”。

 (1)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幼儿快速举手按“××的家在××”的句式完整说出。如蚯蚓、田鼠、蚂蚁的家在泥土里;熊猫的家在竹林里;啄木鸟、松鼠的家在树洞里等。

 (2)在游戏中教师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和帮助不爱发言的幼儿。

 4、结合挂图,欣赏诗歌《小鱼睡在哪里》,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狐狸、小狗、松鼠、老鼠的家在哪儿?为什么小鱼的脚印哪儿也没有?

 5、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朗诵诗歌时,注意用语气表现诗歌中静谧的意境。

  附诗歌

  小鱼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静,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小狗的脚印通向窝里。

 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河里没有,水里没有,你的脚印,哪儿也没有。黑糊糊的,静悄悄的,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3

 设计意图教材分析: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让幼儿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10以内初步数的概念的数序,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学习序数不必像学习基数那样逐个数再形成概念,因此可以分两段集中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习5以内的序数,再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节课就将内容定为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基础分析:

 中班幼儿对序数有一定的了解,平时的排队、生活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自发的说到我排第几个,我是第几名,中班上学期我们的集体活动中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今天这节活动主要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难点在于会看坐标(间层),从下往上数,从左往右数,谁住在几零几。

 教学目标:

 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关注生活中的数字,并对数字感兴趣。重点和难点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flash课件、操作板4块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PPT出示(大背景,森林里)导入: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2、通过动画画面,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提问: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

 他们分别是谁呢?

 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预设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分别指认。(避免重复)。(9个小动物:乌龟、大象、狐狸、松鼠、猴子、兔子、棕熊、小猪、猫头鹰)导: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20’核心过程

 活动一: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一)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2)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课件中使用箭头)

 (二)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

 (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101问:看,这是什么呢?

 (2)乌龟住在几零几?(102)你怎么知道是201呢?

 (3)大象住在几零几呢?(103)

 (4)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动物住在几零几?

 (教师点击到动物,就出现相应的门牌号)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幼儿集体回答。预设:

 (3层)追问:你谁怎么数的?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预设:

 门牌号。

 追问:101这是什么意思呢?

 总结:前面一个1表示第1层,后面一个1表示第一个房间,中间加一个“0”,这就是门牌号。

 活动二:学习为小动物送门牌号

 (一)出示动物和大房子导:小动物们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们决定要大家换房间住住。现在它们都住到了自己的新房间了,可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新门牌号了,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门牌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尝试为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贴门牌号。

 提问: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游戏:小动物找家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了门牌号的贴纸,请小朋友根据小动物住的位置为它们送去门牌号吧!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朋友一张,赶快行动吧!

 1、个别操作

 2、幼儿操作预设: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手里门牌号,看看是哪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

 请小朋友自己检查一下送的对不对,如有不对就改正1’

 活动三:讲评PPT出示正确的门牌号,再次巩固。

 师: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每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吧。看PPT再次验证活动延伸小动物们谢谢小朋友为它们贴好了门牌号,它们请我们去参观它们的新房子呢,我们一起去吧。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中班数学教案《动物的家(10以内序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4

  活动目标

 了解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

 学习诗歌,并尝试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动物”组图;《小动物的家》诗歌音频及;《小动物的家》诗歌图谱。

 纸面教具:《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动物”,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不同动物的家。

 我们班来了很多动物朋友,看看都有谁?

 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呢?

 播放诗歌音频及《小动物的家》,引导幼儿欣赏诗歌,了解不同动物的家。

 动物朋友们给我们编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它们的家在哪里呢?答案都藏在诗歌里。

 1.播放诗歌音频及,引导幼儿初步理解诗歌。

 诗歌里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

 2.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式回答问题。

 清清的小河是谁的家?

 蔚蓝的天空是谁的家?

 肥沃的泥土是谁的家?

 黑黑的树洞是谁的家?

 茂密的竹林是谁的家?

 辽阔的沙漠是谁的家?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谱《小动物的家》,引导幼儿学念诗歌。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谱,鼓励幼儿跟念诗歌。

 2.鼓励幼儿看着图谱尝试念出诗歌内容。

 3.师幼对念诗歌,教师念上半句,幼儿念下半句,之后轮换。

 师幼交流,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诗歌句式仿编诗歌。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

 请你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如: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科学区投放纸面教具《小动物的家》,鼓励幼儿将动物与对应的家连线。

 2.在美工区投放纸和笔,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的家画下来,并用诗歌中的句式描述。

 家园共育

 请家长与幼儿共读动物相关绘本,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5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简单复述诗歌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用、有动物或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

 教学过程:

 一、送小动物回家,回忆和巩固动物的生活地区及其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

 1、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些谁呢?(说说动物名称)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送回家。

 游戏操作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篮子,里面有各种小动物的,请幼儿根据它们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将动物们送回家。

 2、幼儿练习

 将幼儿分组,每组一张练习图纸(与幼儿活动材料上相同),请小朋友互相协作,帮图中的动物找到家,用线连一连。

 二、欣赏诗歌,理解家的含义。

 1、结合音乐欣赏诗歌,提问:

 你喜欢这首有关“家”的诗歌吗?(喜欢)

 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呢?

 再来欣赏一遍,听完了以后,请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说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呢?

 第二遍结合欣赏诗歌,提问:

 为什么说---是---的家呢?

 小结:原来,动物出生的地方、它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它活动的区域和有它们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给它家的温暖,让它有家的感觉!

 三、创编诗歌:

 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在家里的样子画出来,一起编成一句好听的诗,好吗?你可以选择有动物的、有背景的图画纸,在上面画出小动物或者是小动物的家,如果你认为都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白纸自己创作。(教师提供有三种层次的图画纸)

 1、幼儿绘画,构思诗句。(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创作内容)

 2、将幼儿的作品按先后顺序四张一组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句,交流创作成果。(教师在倾听幼儿创编的诗句时发现,幼儿习惯于运用“…的家在…的地方”的句式,不符合诗歌原有的格式,因此决定在幼儿集中后就此做重点要求)

 幼儿集中,教师放背景音乐,启发幼儿按照排列的先后顺序说说自己创编的成果。教师重点对形容词的运用和诗句的前后顺序进行指导。(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一个接一个说的形式较为死板,可以改为请幼儿随机说,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便于为能力稍弱的幼儿积累经验。

 四、活动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动物也有自己的家,那么学校是谁的家?祖国是谁的家?对,我们不但要爱动物的家,更要爱大家的家。

 活动延伸:

 师在区角里投放一些空盒子、瓶子、干草之类的废旧物品,请幼儿在区角活动时利用这些材料给动物们安家。

 每种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有不同的家,但是你们知道吗?所有的动物、植物还包括我们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是什么呀?

 附诗歌:

 温暖的家

 清清的小河是鱼儿的家,

 茂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肥沃的泥土是蚯蚓的家,

 美丽的花园是蝴蝶的家。

 它们都有自己温暖的家,

 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环境,

 就是保护人和动物的家。

 整体分析:

 整个活动从“目标设定--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这四大要素中,都能体现老师研究的细致和认真。

 目标的设定是一个阶段目标,所以设计的比较周全,涵盖了技能、情感态度、习惯培养,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活动的结果看得出这些孩子是经得起这样的挑战的。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相对完整,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都有,并且也详细。环境创设上面如果有一定的场地设置,就会更清晰。活动流程整体完成质量不错。老师的正面引导把孩子引向了积极的情绪,为孩子的成功建构大家良好的基础,在让幼儿亲自动脑想一想、亲自动手做一做、亲自动口说一说时,孩子们就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提醒下回答的很仔细、做的很认真,并能大胆想象、充分表达。通过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发展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的家》6

  设计意图:

 孩子与动物有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常与昆虫对话。他们聆听动物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动物园里装电话”是主体背景下的科学活动,利用动物这一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从孩子的身边取材,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5、6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特征是单向的线形思维。因此,我把它定位在排出5个具体的号码。

 科学活动离不开一个基本的程序,即“激趣——探索——成功”。本次活动中,为小动物电话号码的解密和对家中电话号码的讨论旨在激趣,也为后面的自主设计奠定基础;帮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是展开探索过程,最终走向成功。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则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探索数字排列的简易方法和规律。

 2.体验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同伴间有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记录单、记号笔

 2.动物、教师使用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引起孩子查电话号码的兴趣。

 2、解密

 小狗家的号码:加法题

 小猫家的号码:减法题

 小兔家的号码:图形

 3、比较三个电话号码的异同()

 二、说说你知道的电话号码

 1、回忆所知道的电话号码

 2、得出结论:家庭电话一般八位数,手机电话是十一位数,特殊电话是三位数(114、110、119),每个电话号码都不同。

 三、设计电话号码

 1.告诉幼儿:请大家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2、3、4、5,提出设计要求:

 a、第一组第一个数为1,第二组为2,第三组为3,第四组为4,第五组为5。

 b、设计的电话号码为五位数,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c、 5个数不能重复。

 3、交流电话号码及排出号码的方法。

 四、延伸:把动物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关于“分类中班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4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