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花嫦娥玉兔的诗

网上有关“关于桂花嫦娥玉兔的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桂花嫦娥玉兔的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关于嫦娥桂花诗句

关于嫦娥桂花诗句 1. 有关桂花的诗句

1、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出处:唐 王维《鸟鸣涧》

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出处:唐 宋之问《灵隐寺》

释义: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出处:宋 杨万里《咏桂》

释义:桂花馥郁的香气,不像是人间种的,倒像是传说中月亮上移过来的。广寒宫的桂花树落下的芳香,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样的香。

4、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处:宋 李清照《鹧鸪天 桂花》

释义:淡**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处: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扩展资料: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

《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

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

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2. 有关桂花的古诗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厅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3. 关于桂花的诗句

一、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二、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

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澈。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美丽善良的织女,要与勤劳勇敢的牛郎在鹊桥相会。

穿针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藏了一个普通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始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

此时的牛郎不肯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

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这么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

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她清醒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

再说女人美丽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固然美好,可他们也有寂寞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强颜欢笑,逢场作戏,这分明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单的爱情。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久,谁又比谁更浪漫?二、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四、声声慢·咏桂花 宋代:吴文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赏析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

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

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

言桂花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花的香气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

“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

“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

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树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

“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

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树,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

“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花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五、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

4. 有关嫦娥的诗句

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

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写嫦娥独处月宫,孤寂凄凉,长夜不寐,她应悔恨当初不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

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有寓意,至于有何寓意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思人,或以为是悼亡,或以为是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等等。笔者以为,对此诗有何寓意,解诗者大可不必像科学家那般论证坐实,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不是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月夕》),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此诗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进而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突出嫦娥与人间两相忆这一中心,欲露还藏.似淡实美。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最具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绹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

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

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

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屋子的主人,在幽深的屋内,望向窗外,只见「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指银河,又叫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星系,在晴天的夜空,呈银白色带状。晓星即晨星,诗人在屋子里望见窗外天空中长河逐渐疏落,晨星也逐渐稀微了,他必定是整晚没有睡觉。

什么事使他长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长河渐落,看晓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独寂寞的心情没有办法排解吧!所以当他望向夜空的时候,很自然便会联想到月中的嫦娥,诗人便一厢情愿的写到「嫦娥应悔偷灵」,也许暗中也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古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日人白川静先生曾综合各家的说法加以整理归纳。

后羿,有些书称他为后羿,是一位英勇且善于射箭的天神。嫦娥又叫姮娥,是后羿的妻子,他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和月亮女神常羲在传说上有些关系。

故事发生在唐尧时代,曾经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造成严重的的旱灾,给贤能爱民的尧带来极大的忧愁烦恼,尧每天向天帝帝俊祷告,请求天地为人民解除这个灾害。十个太阳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他们原来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每天由母亲羲和驾车护送一个太阳到天空值班,但日子久了,千百万年都如此轮流值班,他们觉得很乏味,便私下商议第二天早晨轰的一声全跑出来,不理会羲和妈妈在车上大声呼唤,顽皮的太阳觉得这样很好玩,便每天都结伴出来,不愿分开。

大地受不了十个太阳炎热的烘烤,植物枯死,野兽也四处侵害人民,人民或热死,或饿死,或被野兽吃掉,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带着一张红色的弓,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帮助尧解决难题,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让后羿装个样子吓一吓十个太阳,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个太阳。 后羿带着妻子嫦娥降到凡间,看到愁苦的尧,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怜人民,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凡间,都高兴得聚集在王城的广场上,大声呐喊欢呼,请求后羿替他们诛除恶害。

后羿怜悯可怜的。

5. 关于桂花的诗句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 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 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坠本从天竺寺, 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 落向人间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 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 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 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 不容凡鸟宿。 厅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岭上凌霜树, 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 山中犹教胜尘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 神仙探几回。

红芳金蕊绣重台, 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 嫦娥姹女戏相偎。

遥听均天九奏, 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 四时青不凋。

秋风何处起, 先袅最长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6. 描写桂花的诗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洞宫夕

---陆龟蒙

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

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代董秀才却扇

---李商隐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月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寄龙山道士许法棱

---刘长卿

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

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咏韩氏二子

---贾岛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李贺《出城》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李贺《听颖师琴歌》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李商隐《一片》

7. 关于桂花的诗句

杨万里

《咏桂》

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衣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李白《咏桂》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倪瓒

《桂花》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

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

十五夜望月

唐朝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8. 带有桂花的诗句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倪瓒《桂花》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厅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月夕 唐·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咏桂 梁·范云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戒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宋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咏桂 南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凝露堂木犀 宋·杨万里

9. 有关桂花的诗句

忆江南 白居易 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春桂问答二首 (唐)王绩

问春桂:桃李正芳华,年光随处满。

何事独无忧?

春桂答:春花讵能久,风霜摇落时,

独秀君知否?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颖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鸟 鸣 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 宋 苏 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诫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遗孤芳老涧边。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清·洪升《长生殿·惊变》

鹧鸪天桂花中作者借花表现什么情志

描写桂花的诗句如下: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赏析:这首诗用极简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夜山林的景象,桂花随风飘落,山中寂静无声,只有月光和鸟鸣相伴。诗人以自己的闲适心境,与桂花、山鸟相应,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清新,是咏桂花的佳作。

2、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桂花的高洁和超然,桂花虽然颜色淡雅,形态柔媚,却不与其他花争艳,只以香气吸引人们的注意。诗人认为桂花不需要浅碧或深红的颜色来装点自己,因为它本身就是花中之冠。这首诗用对比和反问的手法,突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和幽香。

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思念友人的作品,诗人在夜晚散步时,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寂寞。他看到空山上的松子落下,想到远方的友人也许还没有入睡。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桂花,但是从“属秋夜”和“咏凉天”可以推测出桂花的存在。桂花是秋天的象征,也是友情的寄托。这首诗以景寄情,含蓄而深情。

4、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赏析:不要只羡慕春天时节盛开的桃花和李花,桂花在秋天才飘香,结出实果,也是一种茂盛的景象。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勉励,以物喻人,富含哲理,发人深思。

这句诗也反映了刘禹锡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不应该只追求一时的繁华,而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不畏惧困难和挫折,努力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这句诗也体现了刘禹锡的诗风,他的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情趣,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赏析:这句诗写了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清美的意境,又暗示了诗人望月的心情。这句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想象丰富而含蓄,是一句很有艺术魅力的名句。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美丽的春景撩拨起伤春怀人的情怀,这种委婉细腻的情思又蕴涵在人物一连串的动作里,更显曲折生动,把李清照独居已久、凄凉寂寞的形象描绘出来,耐人寻味。

《鹧鸪天·桂花》是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也是李清照的一首咏桂花的词。李清照是个爱花之人,其笔下屡见梅红梨白、棠残菊瘦,还有风姿别致的藕荷添彩,整卷《漱玉词》宛若一座百花园。这首《鹧鸪天》的主角是桂花。桂花虽然貌不惊人,却以怡人香气、疏淡情怀惹人爱慕,令骚人墨客纷纷呈来情诗雅词以诉衷肠。

作品原文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①。何须浅碧深红色②,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③。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④。

注释翻译

原文翻译

①暗淡轻黄:形容桂花的颜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体性:本指人的体貌与性情,这里指桂花。 疏:疏放。 迹远:桂树多生长于深山中,故云。

②何须:何必。

③画阑:饰有彩绘的栏杆。

④骚人:指屈原,因其作《离骚》,故称其为“骚从”。可煞:疑问词,可是的意思。情思:情谊。 何事:为何。

白话翻译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创作背景编辑

李清照就快要与赵明诚结婚了,新婚之前,她雀跃欢喜。顿时,少女时光里的闺怨伤愁都暂时被她搁置在一边,她手捧桂花,用清雅温情作这首《鹧鸪天》。

诗词鉴赏

文学鉴赏

此词作于屏居乡里时期,在对桂花的赞颂之中,自然寓有词人以花自喻之意。

上阕首句即交代了时间是初春,“暖雨”、“晴风”、“柳眼”、“梅腮”都是这一时节特有的景物。柳树长了新芽,似含情的媚眼;春梅已经盛开,宛若妍丽的香腮,这一派美丽而旖旎的春景,令人春心萌动。“柳眼梅腮”四字,以拟人手法,赋予本来清新明丽的柳、梅以婀娜娇媚的特点,十分别致。此处“春心”二字,既指因春景触发的心情,也是词人的相思之心,有一语双关之妙。“动”字一出,使画面富有动感,引出下文的“酒意诗情”。

前三句中色彩是艳丽的,情感是轻快的,却俱是为后文作势,是欲抑先扬的手法。值此美景,作者不愿独自欣赏,因此发出了“酒意诗情谁与共”的呼唤,情感闸门就此打开,“泪融残粉花钿重”的沉痛心情随后缓缓淌出。

下阕由主人公的一系列动作连缀而成,她“试夹衫”,倚“山枕”,抚“钗头凤”,“抱浓愁”,“剪灯花”,所有活动皆以“独”字定格,表现出浓厚的孤独情怀。“金缕缝”言服饰之华贵美好,词人托以“乍试”二字,可见其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她斜靠山枕,心情寂寥,又发觉头上发钗竟不知何时已经损坏,更增愁绪。浓愁缭绕于心间,连梦里也挥之不去,词人辗转难眠,索性披衣起身,夜深时候仍然对烛剪弄灯花。清人贺裳称结尾两句乃“入神之句”。民间有言“灯花爆,喜事到”,即传灯心结花意味着喜事到来,此处表达词人期盼丈夫早日归来,以和自己同赏美景,对烛共话。

美丽的春景撩拨起伤春怀人的情怀,这种委婉细腻的情思又蕴涵在人物一连串的动作里,更显曲折生动,把李清照独居已久、凄凉寂寞的形象描绘出来,耐人寻味。[5]

名家点评

近代文学家蒋哲伦《李清照词鉴赏》:议论或发问不带丝毫的书卷气或头巾气,这样方能妙趣横生,令人叹服。

教授孙崇恩《李清照词鉴赏》:全词咏物不滞于物,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衬比,或评骘古人,层层议论,连连抒怀,步步宕开,议中含情,情中见意,情调激扬,气势豪放。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宋代集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风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荨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鹧鸪天·桂花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鹧鸪天·桂花翻译及注释

翻译 淡**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2「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3「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鹧鸪天·桂花赏析二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首二句咏物,以下转入议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鹧鸪天·桂花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像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 宋代 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鹧鸪天·桂花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年)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由于 北宋 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诗词作品: 鹧鸪天·桂花 诗词作者: 宋代 李清照 诗词归类: 宋词精选、咏物、写花、抒怀

关于“关于桂花嫦娥玉兔的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4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