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 郁斐
近年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似乎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被纳入了量化打分的范畴。从课堂出勤率到作业完成情况,从学生参与度到学习行为分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教育变得更加精确、可衡量。然而,随之衍生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
前不久,一款在中小学校中应用甚广的教育类App“班级优化大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报道,“班级优化大师”App可以高效收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然后通过加减分形成学生在校表现的量化排名,以便开展评比。一些具体评价标准令人惊讶。
孩子们被扣分的理由多种多样,例如中午不午睡、坐姿不正确、周一不穿礼仪服等等。而且,不同老师对分数加减持有不同标准,有的老师加减1或2分,有的则是10或20分,打分凭主观,缺少客观评价。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App上的评分和排名与加入少先队、成为三好学生等评优挂钩,要求家长每天查看,部分家长感到非常紧张。一些孩子也将层出不穷的扣分视为不断累积的负面评价,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学习动力。
此外,该App还以查看排名为诱导,要求家长支付39.9元年费才能看到孩子在班级中的具体排名情况。一些家长质疑这种收费行为,虽然没有明确通知,但一旦老师提出,家长不敢不使用。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分数排名,并禁止教育类App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某些学校在向家长这款App时的做法显然不合规,亟需加强监管。
教育管理类APP:评价失衡与监管挑战
尽管数字应用在学校教学管理、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中具有提高效率、加强家校合作、数据驱动教学决策等诸多好处,但如果在开展过程中缺乏科学使用、边界意识和有效监管,也会造成很多问题。
首先,将学生一举一动都量化打分的做法存在着机械化评估的风险。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而非仅仅关注分数和数据。当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被量化和评估,这会带来过度监控的压力。机械化评估可能剥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被动的学习者,而非积极的探索者。
其次,教育数字化的应用更加需要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好的教育是思想的深度交流和心灵的深层启发。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培养师生关系的情感连接。纯粹依赖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学生,虽然减轻了学校教育管理的负担,但也可能忽视学生真正的需求、兴趣和困难。教师的关怀和支持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字化应成为辅助和增强教育的工具,而非取代教师的教化职能。
此外,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需要适配起公正的伦理框架和监管机制。学生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需要得到充分保护,避免教育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同时,数字化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也需要审慎考虑,防止因单一指标的评估而忽略学生的多元个性发展。
教育数字化:技术不应遮蔽情感与伦理
应当看到,在学校教育中使用数字技术来赋能教学管理具有创造正向价值的巨大潜力。然而,教育需要灵魂和情感,技术手段的融入必须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让数字技术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其学习自主性,而不是将其变成被监控的对象。如此才能守护技术与社会伦理、个体发展的边界,防止潜在的技术滥用。
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才更需要贯彻“科技向善”的理念和价值观,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发展,并充分考虑以下多维度的因素,建立适当的治理规则和监管框架。
技术与人的互动之间的平衡:虽然数字技术可以赋能教育评价过程,但它不应该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键是要保持平衡,确保技术支持和增强教育体验,而不是取代基本的人际联系和互动。
批判性思维和数字素养技能: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评估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使其充分了解数字技术伴随的风险、乃至学习批判性思维,变得至关重要。教育应当让学生具有批判性浏览和评估数字信息的能力,了解数据隐私的影响。
符合道德的数据收集和隐私保护:当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教育评估时,必须优先考虑数据隐私并确保采用符合伦理道德的数据收集做法,获得必要的同意,并遵守相关数据保护法规,以保护学生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依赖标准化测试:数字技术不应仅仅将标准化测试作为主要评估手段,而是要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基于项目的实践作业、作品集和定性评估等,以形成对学生表现和成长的全面、客观评价。
数字鸿沟和可及性:应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公平地获得数字技术,以防止数字鸿沟的加剧。学校需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资源和培训,以确保所有背景的学生都能平等地从数字化的评估实践中获益。同时,还需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的数字技能和素养培训,以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他们的教学和评估实践中。
数字技术本身并没有固定的道德属性,而是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机会。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取决于人们的选择和行为。因此,在数字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要思考如何确保技术的使用符合道德和伦理标准,以及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社会福祉和个人发展。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