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想打哪就打哪’,再无阻挡了。”美国报纸头版上,对三大战役开幕前的济南战役进行了高度评价。
一场决胜大战在毛泽东心里,早已有了雏形。
1948年,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以济南战争为开端,发动了环环相扣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280万兵力全胜国民党的365万。此战不仅彻底打败了蒋介石,更是谱写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其罕见的辉煌篇章。
彭德怀给毛主席汇报战果之后,犹豫再三,还是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主席,您也没上过军校,为什么总是可以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呢?”
毛主席亲自指挥的三次反围剿
有一段非常生动的词,概括了这一段的历史。“七百里驱十五里,赣水苍茫闽山壁,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里是说围剿红军失败,蒋介石掩面哭泣。
1928年蒋介石开始围剿红军的时候,红军只有不到1000人。数次的围剿,没有消灭共产党,反而使得他的数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一直到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两军汇合,才拥有了1万多人的。红军迅速发展,很快达到了3万之众,随之而来的是蒋介石更大规模的围剿。
本来没有把红军放在眼里的蒋介石,感到了威胁。大手一挥就派了10万对红军进行次大规模的围剿。
这一次反围剿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为了保存实力,毛泽东告诉大家要谨记:“敌人来了,我们要赶紧躲避,敌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去挑衅他们,让他们休息不了,等到敌人累的时候我们再猛的攻打过去,敌人逃跑的时候我们再趁胜追击。”
毛泽东把游击战术运用到了实战当中,事实证明,不仅更多的保存了红军的实力,确实让国民党头痛不已。随着拉锯战的展开,国民党没有捞到好处,反而消耗极大,被迫撤军。
随着第二次围剿开始,敌人以为共产党还是游击战术。没想到,毛泽东已经根据现状调整了战略部署,以运动战为主了。他强调,我们先要以大步前进,交锋一下立马撤退,敌人趁胜追击,我们拉紧口袋,集中兵力,个个击破。
朱德他们把毛泽东的话总结下来并且要让每一个士兵都学会,“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接下来的第三次第四次围剿,都按照毛泽东的指导进行,都成功的打击了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保存了我党的实力。
震惊中外的红征
在敌人继续发动第五次围剿时,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力量,不再让毛泽东指挥作战了。王明的“错误”指挥,差点葬送了整个红伍。
危急关头,在众人的拥护下,毛泽东再次拿到了部队的权。面对节节败退的境地,毛泽东不眠不休,苦思很久,决定开展一场大规模的迁移战。
人类史上都没有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这让本来胜券在握的国民党无所适从。
红一方面征开始时,有8.6万人。在与国民党血战湘江后,仅仅剩余3万人。又在金沙江大渡河时后,仅剩2.4万人。一路的围追堵截,直至长征结束,红一方面军只剩7200人。红四方面征开始时8-9万人,结束时不到一万人。
我们学过道的很多红军战士的故事都有讲述这一段长征经验,部队穿着单衣,自己编织的草鞋,在大雪纷飞的山路上行军,一路上饿死的,冻死的,不计其数。
还要面对敌军的轰炸,我们的很多将领都深受重伤,当时的叶剑英差点被炸死。为了救快要饿死的战友,人甚至杀死自己的马匹。吃干草,咽雪花。
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毛泽东带大家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两年,最终使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革命力量。当时如果不长征,红军应该已经被大部队围剿完了。
长征的胜利会师,再次证明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随后召开了在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军事指挥地位。
当时很多人对毛泽东提出质疑,到底付出那么大代价值得不值得?都来从大局上来看,毛泽东的决定非常正确,放眼全世界,这都是一种新型的战略部署,无人尝试,将来也是无人超越的。
每每回顾这一段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身心震颤,老一代革命先烈真的是用血肉保护者我们。
四渡赤水 、神兵天降
1935年1月19日,收到可靠消息,蒋介石大量调兵驻守长江。毛泽东反应就是蒋介石要封锁长江,阻止共产党前进。
长江自古以来就以天险著称,易守难攻,这可把大家急坏了。
毛泽东紧急召开会议,安排部队行进路线。刚经历完长征,大家的士气还没有回复,战士们的装备差极了,还不停的在应付着国民党的围剿。
会议过后,毛泽东建议红军假装攻打土城,很快,激烈的战斗让国民党调集了很多兵力赶来支援。奔袭几百里的国民党刚加入战斗,红军突然撤退,一路渡过赤水。
国民党看见红军成功度过赤水之后,集中所以兵力追击,势必要全歼“共产党”。红军只留下一部分善于游击战的一路往前逃窜制造了一些假象后消失在山野之中,敌军不明真相,盲目追击。
真正的红军主力却掉头,再次渡过赤水,一路狂飙直入贵州,国民党没有及时收到消息,任由共产党突袭了娄山关。趁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周恩来带领部队继续向前直接占领了遵义城。这还是长征以后次胜利,全军的士气提了起来。
这可是把蒋介石气坏了,眼睁睁看着敌人在自己的封锁线里来来回回都没有捉住,他立刻调集了40万大军往这边支援。
正当敌人调兵遣将之际,毛泽东又让红军在茅台地区第三次渡过赤水河,仍旧是让大军假装要继续北渡长江。敌人看到了大军真正的再想北行进,立马把调往川南,准备阻击红军渡江。
当地人大批的军队都在往川南集结的时候,红军第四次度过赤水河,按照原来的路线继续东进,瞬间逼近贵阳。贵阳将领立马致电蒋介石要求增援,蒋介石被迫调动了滇军敢去支援。
此时国民党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就像下棋一样,只能堵截,没有出击的机会。毛泽东令全军绝对听从指挥,紧接着红军就拼命的赶路,日夜奔袭,准备攻打昆明。
刚集结完毕的敌军,非常恼火,却又不得不去支援昆明。为了时效,首先从滇北和金沙江调兵先去支援昆明。
毛泽东终于露出了笑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分为三路。转身朝着金沙江打去。此时的金沙江兵力薄弱,红军顺利拿下金沙江。至此,红军摆脱了国军40万的围困。完成了长征后的重大战略转移,自此红军开始打胜仗了。
40万被毛泽东耍的团团转,蒋介石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这次以少胜多的成功案例,是我们党史上的奇迹,红军以一当十,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别说是敌人了,可能连我们当时的展示甚至一些指挥官都没有看出来毛泽东的真实目的竟然金沙江。
后来朱德,周恩来都说毛泽东用兵如神,是我等千万年也学习不来的。“敌变我变,出奇制胜”是四渡赤水最为宝贵的战斗经验。
世界上对这位领带人产生了巨大的好奇,毛泽东所到之处,犹如神兵天降,令人不寒而栗。
三大战役 决胜全局
打跑了日本帝国主义,国共两党彻底开始决斗。国民党依仗着自己数量庞大,部队装备精良,开始大规模的跟共产党面对面的交战。
共产党还是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稳扎稳打,一边前进,一边改革,保障自己的后方安稳。共产党的人数迅速增加,眨眼间已经有了100万之众的拥护者。
再加上全国的百姓都支持共产党,后背支持力量大大加强,为前方战场提供支持。共产党决定逐步夺取全国性的胜利。
此时蒋介石也不闲着,天天开会,责令各个部队权利进攻,势必吧共产党消灭。可是此时的战局已经扭转,共产党占据更大优势。
两军在进行小规模战争的同时。毛泽东在躺椅上,看着书推着烟圈。周恩来却急的团团转:“主席,现在咱们进入了消耗战,不利于我军。”
转了几圈后,周恩来又忍不住补充:“拼装备我们也是没有优势,场面很胶灼。咱们的士兵现在真的是在硬扛,一旦被敌人撕开一个口子就很收场了。”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地图前说:“恩来,我们已经到了战略决胜的时机了。”
眉头紧锁的朱德猛的一抬头,将信将疑的看着毛泽东说:“主席我们现在的各个战场都被敌人杠在这了,前进不得。怎么就到了决胜的时刻了?”
毛泽东笑了起来,那我们就把兵放在一起嘛!大家顿时茅塞顿开,原来毛泽东已经胸有成竹,他拿着笔画了三个圈。心领神会的将领们立即拿出小本本,让毛泽东具体一下这次的布局。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毛泽东对他们说,看看你们一个个高兴的,都不知道吃饭了么,我是快饿死了。大家都笑了起来,随后散去,天不亮,都各奔东西了。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毛泽东领命东北野战军分为五个部分,阻止敌人向东和向西两个方向的。防止敌人将我军合围,造成不可逆转的形式。面对敌人的凶猛攻势,解放军战士毫不畏惧,奋勇直前,势如破竹。
随着锦州战役的胜利,长春的和平解放,解放军生胜追击,一股作气,解放了全东北。辽沈战役中,我军伤亡6.9人,敌军伤亡加投降的有47.2万多人。
紧接着,毛泽东立刻要求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合并一处,表面上是中原野战军对徐州开战,华东野战军对宿县开战。战争进入到僵持阶段的时候,国民党军官杜律明向蒋介石请求支援。这时蒋介石的已经分崩离析,不再听从号令,支援行进速度很慢。
解放军趁机悄悄的将杜律明包围。当时杜律明的部队是国民党的最厉害的部队,心高气傲的杜律明率部队殊死反抗,最终还是被解放军打败了,杜律明不敢相信自己就被骂被打败,自杀身亡。
杜律明死后,解放军大喊着共产党优待俘虏,大家放下武器投降。淮海战役艰难的打了66天,总共歼灭敌人55.5万人之众,华东,中原地区解放。
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同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爆发。这次的战役比较艰难,天津和北京人口众多,加上政治地位非常重要。一味的强攻,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毁一座城容易,建一座城可是非常非常难的。毛泽东心中已有决策,他领命解放军从两边开始攻打,一边攻打一边收缩战线,随着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失去了信心,很快就陆续有部队投降。
很快平津战役胜利,解放军伤亡3.9万人,歼灭加上整编的国民党有65万人次。三大战役胜利后,解放再一次整编,此时的部队达到了280万人,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从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始,他就开始发挥出色的军事才能了。他没事就读书,把中国的历史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总结完后勇于实践经验中。加上毛泽东从小的经历,从基层成长,从每个士兵出发,从现实的发展中找到发展的方向。
毛泽东虽然没出国,没进军校,但却一步步带领着新中国站起来,他的军事才能不管是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