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致力生态修复的“科技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案)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致力生态修复的“科技力量”

新华社记者

在大部分人眼中,卫星遥感图可能只是普普通通的彩色图片,而在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孙林和他的团队眼中,它们是蕴含着海量信息的“宝库”。

孙林介绍,借助算法研究、模型构建,他们能够对卫星遥感图像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其中蕴含的信息。这项技术能够在生态修复治理的场景发挥作用,例如大区域范围监测秸秆焚烧、林火,监测地表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废堆积,以及分析森林、草地、湿地的“前世今生”等等。

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也是第9个中国环境日。今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贵州省赤水竹海森林公园一角(无人机照片,年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业界人士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国的生态修复治理事业指明新方向,对创新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都提出更高要求,科技将为中国生态修复与生态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我们团队致力于将研究产生的创新理论和技术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根据行业应用需求精雕细琢,努力打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孙林说,团队开发的植被种植适宜性遥感监测系统、国土调绘APP系统等产品,已经为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至年,中国环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接近全球60%,是全球布局环境技术创新最积极的。与此同时,在层面,中国也已采取举措,帮助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具体需求精准匹配。

年,生态环境部启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不仅是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关键载体,也是支撑各级政府部门生态环境管理、企业生态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汇聚各类优秀科技成果超过4800项,技术条目浏览总量超过220万次。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石磊认为,伴随科技的发展,更多先进技术将应用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实践当中,有望进一步提升治理效率,为构筑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助力。

在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带,沿途沙丘可见连片的网状草方格。沙尘骤起,片片草方格如同可靠的“沙网”,减缓沙尘来袭的脚步。

2022年底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与2014年相比分别净减少37880平方公里、33352平方公里。这些数字变化背后,被誉为“治沙魔方”的草方格沙障功不可没。

草方格沙障要想顶住风沙的侵袭,稻草需要压到沙土往下10至15厘米的深处。以往,这项工作只能靠手工进行,费时费力。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前任所长徐先英及其团队研制出手扶式沙障机,为这一难题给出了解法。

治沙工人在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治沙区域使用手扶式沙障机铺设草方格沙障(2022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沙障机操作简单、灵活高效、成本低,有助于提高草方格沙障的铺设速度。”研发团队成员、甘肃省治沙所副研究员赵鹏说,手扶式沙障机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将效率提升至人工作业的4至6倍,目前已应用超过万亩沙漠。

中国正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赋能生态治理正成为各地各部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在山西关帝山林区,无人机巡护、卫星监测、监控等多项科技手段都已运用于林火监测;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墒情传感器等智慧设备走入牧民家,为“燕麦治沙”提供支持;长江沿岸多个城市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创新城市污水治理。

2023年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内蒙古达拉特旗,一条沙漠公路隔出了两方天地:一边是连绵起伏的黄色沙丘,几棵枯草在风沙中乱舞;另一边则是占地5万亩的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数百万块光伏板拼成“蓝色海洋”,不断将阳光转化为电能,黄芪、黄芩等植物在光伏板的庇护下连片生长。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拍摄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好了,当地通过沙漠旅游、光伏板保洁、物业服务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农牧民正成为光伏治沙的受益者。

中国各地还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路径,都市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等生态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石磊认为,中国生态修复过程中展现出的“科技力量”,正在为中国民众带来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反映,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记者:黄扬、张文静、程楠、张武岳、王学涛、安路蒙、耿辉凰、赵泽辉)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