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华文明伊始,鬼神之说就开始流传起来,到近代,鬼神的迷信早已深入人心,但人们对这样的迷信也逐渐趋于理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结合儒释道三种学说对鬼神之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将其与人行为的好坏进行结合。
因此与鬼神相关的民间传闻大多与人性紧密联系,这些传闻警醒人们需但行好事,积累德行。
明清时期踊跃出大量集古代文化等大成之作,其中清朝的潘伦恩写就《道听途说》一书,书中记述的几则奇闻异事充满诡异和迷幻,让人在相信劫数的厉害之处之余,还产生了对人性的思考。
上天的私心
《道听途说》以作者潘伦恩为视角,记叙了他在外游历时于各处听到的奇闻异事,个故事为潘伦恩在一个叫旌邑的地方所听闻。
此地有一个孙村,村庄的河边有一颗古槐,这颗槐树枝干十分粗壮,十几个人都无法合抱,因此村民们觉得这颗树具有神性,把它当作神树供养和祭拜。
每逢春天播种之时,古代的农民们都要祭拜神仙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的一些地区,而这里的村民们都以祭拜神树代替神仙。
但某一年情况发生了改变,人们发现这颗槐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益凋零,它的树叶枯萎发黄,枝干也深深向下弯起来。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天晴空万里时天上突然降下一道巨雷,不偏不倚地击中了枯死的槐树,枯树顺势被劈为两半。
村民们感到十分惊恐,以为是上天降下了惩罚,于是赶忙上前查看枯树情况,眼前的异像令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令槐树死去的正是树中的白蚁,此时大部分白蚁已经因雷劈而死,而树中还有一座泥龛,泥龛制作精细,外观如一座殿宇,内部又有一番乾坤。
在殿内有一只蚁王,它的足部如婴儿的手指、腹部如鹅的卵一样大,此时它正如人一样俨然坐在殿内的正中央,而在它的两侧与殿外一圈也排着许多白蚁,它们都比普通蚂蚁大好几倍。
这些蚂蚁储存了丰富的粮食,还挖掘了地窖储存各种食物,这个蚁群如人类社会一般井然有序地运行,见者都十分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出错。
这些蚂蚁霸占古槐发展自身固然可恨,但论及对人类的伤害,它们不及虱子瘙痒皮肤、马蜂刺人下毒,可以说与村民没有相争。
雷神却偏偏看不下去,非要诛蚁群全族,常言道:天有好生之德,而不把这群蚂蚁算进去,这也算是一种私心。
人善不可欺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南方的某个村子,这个村子有一口面积巨大的水潭,据当地人口口相传,此潭为龙居住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它十分敬畏。
而近年来,潭水遭到淤泥堵塞,深度大不如前,村民们猜测是龙已经离开此地,很久都不会回来。
多年以后,人们发现水潭里有许多鱼,且因潭水浅薄,很容易捕捞,便搭网捞了好几笼鱼。
而在这些鱼中,村民们发现这些鱼中竟然有一条四足怪物,它头上长着犄角,皮肤如鳞片一般坚硬,这明显不是一条鱼。
但伙夫对此不管不顾,他当即将这个四足怪物与其他鱼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水煮,其他正常的鱼煮熟后,四足怪物的鳞片却更加坚硬。
伙夫见状不断加柴火,它的皮肤愈加发硬,伙夫尝试用铁棍刺它的皮肤,却发现不能伤它分毫,四足怪物的皮肤充满光泽,没有一处暴露皮肉的地方。
伙夫感到十分恐惧,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大祸,便不顾锅中煮熟的鱼,将整个锅掀翻逃走了。
这件事发生三天后,村子里突然开始刮风打雷,随即下起拳头般大的冰雹,村民们的屋舍瓦片被风掀飞,庄稼也被冰雹尽数损害。
村民们知道这与水潭和四足怪物有关,待冰雹过后立即前往潭水查看,发现潭水又恢复了深不可测。
天下所有见识浅薄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点,那就是只见对方表面看去软弱时就要欺负他,而这些人往往不知道的是,他们触犯的是自己惹不起的人,一旦触及对方的逆鳞,自己将会遭到惨痛的报复。
凡事善恶终有报
第三则是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在古代通常是不详的征兆,在许多传说中,它们通常变为美女诱惑男子,以夺取精气修炼自身。
董琳是一位来自中原的商人,他在广东地区经营着贩茶事业,某次他在当地的一个旅馆住宿,旅馆中有许多狐狸,一直以来却没有人敢招惹它们。
但董琳由于初来乍到并不知晓其中的内情,一天早晨他醒来时,突然有三四只狐狸从他面前越过,董琳感到十分生气,便随手抄起身边的一样东西扔了过去,没想到击毙了其中一只。
旅馆小二听闻这件事情后感到十分惊恐,他小声对董琳说:你杀害了狐狸的孩子,必将遭到恶报,董琳听到后也觉得自己行事有所不妥,他开始整日提心吊胆。
董琳有一个十岁的儿子,但孩子天资愚笨,他便想纳一小妾再生一个孩子,一次他坐船出游时,于船上遇到一位如仙子般美貌的女子,这位美女叫胡素云,她一下子就迷住了董琳。
两人在船上缠绵数日,董琳感到十分满足,便与胡素云相约厮守到白头,恰逢胡素云的母亲远嫁,一时间无人主持两人的婚礼。
于是董琳留下定情信物,还以割臂为誓,两人在分别时约定百日之内胡素云的母亲赶到广东为他们主持。
董琳等待半年都没有受到任何音信,他对胡素云思念成疾,经过半年疗养后才痊愈,但他心里仍一直想念着胡素云。
到第二年,董琳赶船时又遇到了朝思暮想的胡素云,便向她问道:可还记得当年船上之约?但眼前的女子茫然道:谁与公子结约?
见胡素云好像失忆,董琳却也不奇怪,得知她此时为一户人家的侍从后,当即向她的主家立下聘书,将胡素云娶进了门。
董琳的发妻翟氏十分嫉妒新来的小妾,于是她处处排挤胡素云,一次董琳外出做买卖,胡素云因怀有身孕不能陪同,这下翟氏更加嚣张,鬼迷心窍下,她竟然将胡素云卖给了外地的一个官员当小妾。
第二年董琳归来得知消息,他感到愤怒至极,当即出门寻找胡素云。
但得知胡素云嫁给一个官员后,董琳自知自己身份地位不如他,要回胡素云的可能性很微小,一次他碰巧遇到身着华服的胡素云,夫妻二人相见不能言,唯有涕泪涟涟。
被气愤冲昏头脑的董琳企图暗害官员,没想到自己反被发现,他与翟氏被以谋反的罪名处以死刑,他的儿子则被发配到极寒之地充军,董琳一家自此凋零。
对于董琳一家的经历,论者多相信是因董琳的一时失手导致他家破人亡,但即使是犯了人命,也应以法律条文处置他,又何必使他一家溃散。
《道听途说》的写作手法与内容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非常相似,两位作者所表达的均是对人性之恶与世道险恶的感叹,表明一切看似诡异的事情全由人性之恶所驱动,有时人性充满光辉,但有时人性又如同恶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