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尔“那”风光
“那”,壮语:“稻田”之意,
“那”文化是壮族生存和经济发展的
显著特征。
黑尔嶆溪流纵横,阡陌相通,
以盛产水稻为主的万亩良田孕育了
这一方壮家人,
他们据“那”而作、凭“那”而居、
赖“那” 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乐。
“补那典”(雨登寨)、“补湿那”(雨龙村)
“补岗那”(田心村)便是黑尔嶆中
以“那”命名的村落。
《荀子·王制》中有一句箴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依水而居的黑尔壮家人深知
这一自然种植规律,
春夏交织的五月便成为了
她们播种希望的好时节。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唐代诗人王维的《新晴野望》
此时便成为了黑尔嶆勤农乐耕的真实写照。
品朝露斜阳,闻嶆泥芬芳,
听飞塘鸣乐,享“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的洒脱,或许,
这就是黑尔人躬耕乐道的执着。
相信如期而约的秋日,
定是“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