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的美感是如何产生的(《理想照耀中国》的美感是如何产生的原因)

30分钟之内讲完一个故事,40个故事贯穿建党百年的历史征程,这样的剧集该怎么创作?《理想照耀中国》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单元式系列短剧”形式,书写了一首“理想”长诗。

《真理的味道》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并传播《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误把墨汁当成糖的片段戳中了无数观众;《守护》里,共产党人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牢记儿子生前委托,守护重要文件长达20多年;《磊磊的勋章》中,作为女子柔道队男陪练,刘磊磊16年职业生涯中被摔倒284万次……

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记者采访时,《理想照耀中国》总导演傅东育说,这是一部“诗选剧”。“每天请大家花半个小时时间,静静地听一个小小的故事,为一个人笑笑或者感动一下——‘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我想了解他’。美感是这么产生的”。

年8月,《理想照耀中国》核心团队开启了一场面向全社会征集选题的活动,网友们一起参与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人物故事。最终,核心团队筛选出40组人物和故事。

傅东育说,选分集导演的过程中,他会认真看这些导演的作品。“看他们的作品是不是包含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理念?他们曾经的创作是不是走进生活、提炼生活?如果经历过这些,我相信这个导演的作品不会‘悬浮’。”

曾执导过《破冰行动》等口碑制作的傅东育形容,自己是一个“手艺人式的导演”。《理想照耀中国》中“每一个故事,当我从场戏理到最后一场,总有些让我非常触动的点。有些时候,会理出拍摄思路跟分集导演沟通交流”。

覆盖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40个故事,无一不是短小精干,以每个人一生中闪亮的时刻,汇聚成百年间照耀过这个国度的理想星光。

在傅东育看来,理想或许很宏大,但绝不是高高在上。《理想照耀中国》在叙事上刻意“规避”掉了一些人物的高光时刻,以细节来构建40个选题整体的震撼和温暖。

中青报·中青网:40个故事40种风格,你是希望每个故事突出自己特点,还是说整体有一个共通的气质?

傅东育:我要求它们各自极致化。开篇《真理的味道》,是一个非常具有表现主义手法的作品;《磊磊的勋章》《生命有诗》,就把“纪录感”拍到足够极致了。我要求所有的导演尽可能去完成他们的想象。我很庆幸的是15个分组的16位导演非常好,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式的表达特点。

中青报·中青网:创作反映真实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剧集,怎么平衡故事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

傅东育:我个人的理解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历史背景的真实感必须营造出来,他那时候骑什么自行车?戴什么手表?吃什么饭?所有细节的代入是非常讲究的。

那么关于人物创作,情感表达要有真切感。不管是什么样的故事,不管在哪一个年代,人性和人情永远是相通的。不管我们的受众是50后还是90后、00后,共同的温暖,共同的情感,永远有感召力。我们不能浮夸地去表达情感,不要概念化地表达情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环境氛围的渲染上,要有真实感;在人物情感的表达上,要有真切感。同时,所有的艺术表达,无论是摄影、剪辑、音乐还是特效,都要讲究高质量的艺术化。如果创作没有特点,不按照观众所能接受的语态和节奏来表达,四平八稳,我觉得是没有吸引力的。

中青报·中青网:今年有许多关于建党百年的影视作品,为什么这类作品能与当下年轻人产生共鸣?

傅东育:年轻人在润物细无声之间接受我们通过作品传承的概念和价值观:善良、诚实、担当、责任……现在的90后、00后没有这些品质吗?有!他们难道不为牺牲、奉献或者担当感动吗?一样会感动。

一部影视作品,如果观众觉得好看,那是因为这个故事戏剧性很强,情感有共鸣,受到感召。观众会想:“我如果活在那个年代,会不会成为那样的一个人?我会不会像很多角色一样,身上有那种自然而然的英雄主义?”

很好的一点是,我确实看到最近观众在“回归”,回归我们的现实主义作品、主旋律作品。这些作品越来越有技术含量,有艺术水准,并且有感召力,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我们还在路上,还要再努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1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