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江泽民在现场激动地讲了三句话!(2001年申奥成功)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最高权力机构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次成功申办夏季奥运会,北京也成为个获得奥运会主办权的中国城市。

而在北京的成功申办背后,是中国政府和民众为之不懈努力的结果,此中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一击不中

中国体育在历史上时常受到战乱的影响,扼杀了中国体育的发展机会,但中国人一直心怀梦想,对于奥运会这个代表全球体育精神的盛会充满向往。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就成为了国际奥委会成员,这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极具荣誉之事,然而,这一过程并不顺利,战争使中国的奥林匹克事业一度陷入低谷,但是中国人民热爱体育、崇尚奋斗,始终保持着梦想和信念。

直到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为中国全国性的奥委会,为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从此,中国有了更大的能量和动力,继续追逐梦想,走向世界的舞台。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应该申办奥运会,而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们的正确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大陆代表团超越了自己,夺得了32枚奖牌。

这个不错的成绩,使人们看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潜力,同时又为中国的奥运梦注入了新的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深知奥运会的意义,也看到了奥运事业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他始终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并于发展中国体育、推动中国发展与世界交流合作之间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提议和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热情与信念,为中国的奥运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199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申奥后,次年2月,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城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

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也是一次展示中国实力和精神的机会。

北京次踏上了争取奥运会举办权的漫长征程,但等待它的是激烈的竞争,因为这是自第17届奥运会之后申办城市最多的一届,共有8个城市加入了竞争的行列,北京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1993年,此时的北京,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北京申办委员会不断推进申办的各项工作,在这个关键时刻,北京人民团结一心,加倍努力,为争夺举办权而齐心协力地努力着。

然而,竞争的升级自然也带来了难度的提升,北京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极大的,不仅要考虑自身申办的条件和能力,更要面对其他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弥补不足。

这是一场高度赛制化、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竞争,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正当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股反华势力的声音从西方传来了。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人权小组在6月10日通过了口头协议,反对北京或中国的任何地方举办2000年奥运会,并以“人权”之名掩盖着政治目的,试图阻碍北京申办奥运会。

美国众议院更是以高票通过了决议,要求反对让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并催促美国奥委会的成员投票反对北京申办。

这一行动不仅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的强烈谴责与驳斥,也引发了全球华人的强烈不满。

在北京次申奥过程中,欧美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申办工作的进程,这一深层次的原因是很不容忽视的。

尽管北京在申办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1993年,它在蒙特卡洛的投票中两票之差失利了,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次痛失良机的沉痛打击,每个人都被失落和沮丧所笼罩。

大家都知道,这个申办的结果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心血和努力,而就在这最后的一刻,胜利与失败之间的距离竟是如此短暂。

中国次申奥失败,其中虽然有着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

北京在申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保问题,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们自己都无法忽视的,尽管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2000年之前达到了环保要求,但国际奥委会调查小组并不认可这些做法和改革。

除了环保问题,北京的场馆设施和交通设施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在当时,北京的原有体育场馆不够现代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在申奥过程中,虽然北京市政府加大了对场馆设施和交通设施的投资建设,但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还是无法达到国际奥委会的标准和要求,这成为了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在失落和沮丧中,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为下一轮奥运会的申办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想成功地举办奥运会,除了拥有一流的场馆设施和环境条件之外,更需要具备优秀的城市文化素养、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和更强的自信心。

再申圆梦

当北京在1993年申办奥运会时,世界仍在怀疑中国是否有能力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国际盛事,尽管北京最终失去了这个机会,但这次申办的过程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与进步的中国。

此后,北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解决困扰城市的环保问题和作出场馆设施与交通条件的改进,北京申奥的过程也为全国奥林匹克运动和精神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9年,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市又一次递交了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这次奥运会申办,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突破的历程,也是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探寻和实践奥运精神的内涵。

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在多个领域都神奇般地迈向了新的高度,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经济更是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六年前,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条件和大型体育场馆都已经充分成熟,准备万全。

自1993年申奥以来,中国百姓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执着与热情从未消减,再次拥抱奥运会,是一份不灭的信念,也是一份对人类和平发展的贡献。

在这个艰难而充满不确定性的磨难历程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用充沛的热情和对奥林匹克理念进行了高度弘扬。

北京申奥的过程就是一部优美的史诗,一直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热情支持,大家用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为中国奥林匹克铺设了道路,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协作,更是为此次申奥献上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召开第112次全体会议,将决定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这一消息传遍了世界,随着会议的开始,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莫斯科。

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无需多说,候选各国都派出了他们最出色的代表,他们纷纷到场期待着听到自己的名字。

当宣读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时,整个会场沸腾了起来,中国代表团举手欢呼,现场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与此同时,记者们迅速报喜,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全国人民,观众在家里也能感受到欢欣鼓舞的氛围,各大报纸都以最劲爆的标题报道此事,杂志也纷纷刊登前所未有的北京奥运专页。

中国人民的振奋情绪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每个人都引吭高歌,庆祝历史性的时刻,在这个洋溢着喜悦的氛围中,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

当晚,江泽民主席和其他人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亲自发表祝贺北京申奥成功的讲话,他面向全国人民,满怀自豪地说道:对北京申奥成功致以热烈的祝贺!

这是人民的胜利,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也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大事件。

第二句话让全国人民更加感受到他们对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视和支持,也深刻理解到这个成功背后凝聚的共同心血和努力:向全国人民对北京申奥作出的贡献,同时向国际奥委会、向世界各界支持北京申奥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他呼吁全国人民一起凝聚力量、共同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办得更加出色:希望全国人民同首都人民一起,奋发努力,扎实工作,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功。

在那个兴奋而又欣喜的夜晚,全国人民都发誓要为这个光辉的目标而努力拼搏,让中国的奥运会成为全球最耀眼的明珠。

成功背后

1993年,北京仅以两票只差败给悉尼,无缘举办2000年奥运,而八年后,北京以超过第二名多伦多34票的压倒性优势成功获得主办权,这胜利背后却有着心酸的付出。

历史的机遇并没有眷顾次的申奥,正如当时的奥申委秘书长魏纪中所说,一是环境不允,二是实力不济。

申办奥运会无法单凭外部环境,更需要依赖自身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奥运会不只是场体育比赛,更是一次展示形象和实力的重要机遇,但在当时,国际奥委会主要仍掌握在西方人手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992年南方谈话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国外看不到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与政策发展的方向,此时申奥确实会遭到质疑。

因此,1993年申奥的失败,却也给了我们后来居上的机会。

次申奥失败,如同艳阳天突然来了一场狂风暴雨,中国人民的心情倍感失落,但失败也让我们看到,在国际舞台上胜利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萨马兰奇曾表示希望中国申办2004年奥运会,可我们拒绝了,因为中国人民的热情、信心都遭遇了不小的打击。

在这个极度敏感的时期,我们或许需要一个新的标杆,一个新的认同,然而,失去了这个主办权,一时之间似乎没有了太多的希望。

直到1998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在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影响力和威望,我们这个崭新的,正以较为优秀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中央政府决定再次支持中国奥委会申办奥运会,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许多人重新把自己的梦想和信心坚定地寄托在中国奥运会申办上。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奥委会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让人们看到,我们申奥的梦想将逐渐成为现实。

当然,对于中国这些年的发展,西方依然没有一个客观的评判,他们甚至看不起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更无法理解我们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而亚非拉却能看到,中国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在传承中创新,继承中发展。

中国的成就快速且真实,而且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关键和复杂性,这让他们能够完全理解中国的进步,在中国的壮阔背景下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时过境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奥运会的准备和努力,中国此次申办奥运会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和肯定。

很多人都觉得,北京承办奥运会的条件具备了,国际上不断有声音称赞中国,称中国有能力承办奥运会,也有越来越多的表示支持和肯定。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没有让世界失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世界的赞扬,让人们深深地感到中国有着惊人的动力和宽广的胸怀。

中国呈现了一个新的层面,一个开放、自信和富有前途的新型大国,这种全新的形象,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尊重中国、支持中国,以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结语: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和开放形象的重要机会,奥运会的举办,也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成功地打响了中国体育的世界名片,也创造了奇迹。

世界看到了中国体育的发展成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而中国人民也为自己的奥运梦感到更加骄傲和自豪。

奥林匹克旗帜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象征着中国体育的远大愿景,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闪耀。

参考文献:

[1]申奥历程精彩绝伦的中国式咏叹调[N]. 人民政协报,2009-09-20(D08).

[2]孟红. 北京成功申奥始末[J]. 文史春秋,2008,(08):14-19.

[3]彭杰,童昭岗. 从社会心理层面论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及其影响[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11-14.

[4]马岳良. 北京两次申奥的历史性回顾[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2):15-17.

[5]江泽民祝贺北京申奥成功慨言三句话 2001年07月13日23:59 中国新闻网

[6]中国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11-03 11:37:09 来源: 澎湃新闻

-END-

作者:如愿

编辑:林妍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1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