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近距离看美国》1、美国,何以成为今天的美国?(近距离恋爱剧集在线播出免费观看)

Hi,我是晓书童,感谢您听到我。

之后我们将一起走过一段相对漫长的旅程,这次要聊的话题是美国。

以开放的心态步入这一段旅程

之前我们通过不少的书籍,或是从文化的角度,或是从经济的角度,又或是政治构建的角度,聊过很多的,但从来没有专门用一系列节目去聊单独某一个。

美国重要吗?那当然了,世界强国,无论是科技、军事还是经济。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框架依然是美国在二战之后设计的。不理解美国,就无法理解当今的世界。

今天很多人对于美国感兴趣,是因为在中美竞争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各个领域彼此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因此对于美国的了解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迫切,正所谓知己知彼。

很多人对美国的印象就是霸权主义,仗着自己膀大腰圆,张牙舞爪的对世界各地事务横加干涉,极其讨厌。

今天的美国到底怎么样?好不好?或者说对我们好不好?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并不打算从这个角度去聊。我只想搞清楚一点,就是美国,何以成为今天的美国?

或许你和我一样,并不是什么高官政要,也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没有什么重大的使命需要背负,那就请暂且把尖锐对立的紧张情绪松一松。把自己从“敌人主张的一切我们都该反对”的敌我话语体系中抽离出来,回归到一个普通的个体,以最朴素的个人情感来进行交流。

在我们从属于某个想象中的共同体之前,无论是哪个公民;哪个政党的追随者;或者哪个宗教的信仰者;在此之外,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拥有着相似的渴望与追求的普通人类。

尽管很多人都把美式的自由、民主,看成是西方输出意识形态的工具,可是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与法治,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尽管各个选择的道路不同,制度不同,方式不同,甚至对自由、民主的定义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但谁都不可否认,与实现个人幸福相关的这些普世价值,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在追寻的道路上,那些手持火把向前探索的人是值得尊敬的,那些能够压抑人性中的恶,放大人性中善良一面的规则创造,就是值得肯定的。那些闪耀着智慧与理性光辉的伟大成果,不仅仅属于哪一个,或者哪一代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的。

怀着朴素的情感,与开放的心态,接下来的这段旅程才会有所收获。

走过不同的路,成就了不同的人

今天开始,我们要聊这套书是《近距离看美国》,一套四本一百多万字。这套书大名鼎鼎,本出版是在1997年,最后一本是2006年。应该说一代国人都是从这套书开始,了解那个位于大洋彼岸,强大而陌生的国度。在豆瓣上有超过6万人参与评价,评分超过9分。

这套书我在很多年前就读过。当时年龄太小,也比现在更加的愚钝,感觉书中讨论的那些东西离我太过遥远,对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事情,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

而时过境迁,现在一方面年岁渐长,另一方面曾经那些毫不关心的问题,正在以一种让我不得不在意的方式闯入我的视野与生活。原先坚信不疑的某些观念,也开始出现松动,产生疑问。

如今再次捧起这套书,几度令我心潮澎湃。

在豆瓣上有一条十多年前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让我从愤青的偏执中走了出来,看得我彻夜难眠,激动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忽然间,你看到了一束光……我无法忘记林达那种像唠家常一样,给我带来的启蒙时刻,无法忘记我望着漆黑的夜空,忍不住想哭的时刻。

你可能会觉得:至于吗?一套讲外国故事的书,看得你忍不住想哭?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可如果你能够怀着朴素的个人情感,去看一帮一无所有的人如何在一片全新的大陆上,去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如何建造他们共同梦想中的那座“山巅之城”,并愿意为梦想承担所有代价的时候,或许你会和我和那位十多年前的书友一样,深受触动。

作者林达,是一个笔名,是一对1991年移民美国的夫妻,他们漂洋过海的时候已经40岁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去讲述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中、美两种强势文化在林达身上造成的激烈碰撞,能给我们这些中文读者以极强的代入感。

林达说:当两个文化大国正面遭遇的时候,彼此实际上是那么陌生与困惑。林达被夹在二者之间,能够看到,各自文化都有圆满的价值体系,有完全不同的语境和逻辑。很多时候,从同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然会走出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这让彼此之间的对话显得痛苦而吃力。

在作出举手相迎,或严词相拒之前,还有一段相当艰苦而漫长的相互了解之路必须去走。

不论一个看上去有多么坚硬的外壳,它都是由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当人民成为朋友,交流变成友谊,相互了解自然就开始了。任何一方,能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总是一件好事。

这段话是林达在1996年写下的,而今天的我们似乎离当年林达的期望越来越远了。

你可能会说:这套书都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了,会不会太老旧,太过时了?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一方面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长时间以来都相当的稳定,另一方面,林达是以自己所见的当下事件为切入点,寻找植根于美国历史当中的渊源,美国社会运行机制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美国民众为什么会形成那样的价值观。林达对于这些,根植于美国历史当中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究,是全面而深刻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只有读过自己的历史,才能真切的明白,我们是如何从历史中走到今天的,而通过林达的书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美国,何以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

因为走过不同的路,所以成为了不同的人,现在我们不妨去看看,他们所走的那条路。

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

之前我们在节目中一再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一个的制度选择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制于文化约束的。我们常说一个选择了什么样的制度体系,但实际上,文化先于制度,他没得选。

比方说,西方民主法制需要系统的民主社会文化作为铺垫和前提才有可能得以建立。所以西方的民主制度离开欧美这片土壤之后,想要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就引发了强烈的排异反应,它所带去的不是秩序,而是混乱。

再比方说,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建立民主宪政体制,建立了议会,有执政党,有在野党,可后来呢?袁世凯,蒋介石,完全走向了民主宪政的反面。你可以归罪于这些头面人物,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文化基础,即便主动选择了一项制度,它也一定变形最终荒废。

民众观念的水位,决定了什么可以在这里顽强生长,而在此之上的,哪怕强加给他们,也只会迅速消亡。这是我们之前在聊国际政治学的时候讲到过的,其中道理同学们应该已经明了。

想要了解美国,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文化与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美国大厦的地基所在。

对于美国,你肯定听到过这样一种评价:我们华夏文明5000年历史,何其恢宏壮阔,美国建国才区区240年,这样一个年轻有什么文化可言?

确实,美国的历史很短,就算加上建国前100多年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时间,也就短短400年。在北美大陆上,没有巍峨的庙宇和教堂,没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精美的绘画与雕塑,这些都没有。

但是,美国完整继承了欧洲近代一批思想家的进步思想,北美大陆,是这套思想体系的实验场。

包括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主权在民”的自由主义思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以“三权分立”将权力关进笼子;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本质是契约;约翰·穆勒在《代议制政府》中提出代议制立法结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这一系列闪耀着理性光辉的伟大思想,所构成的整个思想体系,在北美新大陆上得到了最纯净的落实,这是美国的文化来源。而美国的强大是这一思想文化体系得以充分伸展的结果。

很多人对于西方发达表现得非常不屑,说他们不就是强盗吗?不就是靠殖民掠夺获得财富吗?但是为什么那些被掠夺和殖民的地方,那些本来拥有财富的地方,没有获得现代意义的强大呢?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展开了,想要深究的话,可以去听我之前解读过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我想强调的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生和弥散,是新文明结构得以建立的先声与前提。这是一个得以强大,一个民族得以复兴的必由之路。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当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这些先驱,他们在呐喊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地大声疾呼,传播西方启蒙思想。

美国的政治基因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院的徐弃郁教授,在他的付费课程《美国简史》当中,把美国的精神内核,分解为三个基因片段,分别是政治基因、宗教基因和联邦基因,总结得非常到位。

关于美国的历史,你可能听说过《五月花号公约》,它非常的重要,这400年前的一纸公约携带着美国的民主政治基因,被誉为是美国的“出生证”。

话说,1620年,这个时候距离美国建国还有150多年。一艘叫做五月花号的小破帆船,拉着一帮清教徒从英国来到了北美新大陆。在海上航行了66天,一群人吃喝拉撒全在上面,那个卫生条件有多恶劣,可想而知。一般船一靠岸,人们都是争先恐后的往岸上跑,一分钟都不想多待。但是五月花号上的这帮人却好好的围坐在船上,商量着一份契约文件。

一般的移民来到北美,都是经济驱动的,为了开荒致富。下了船之后推举一个首领,带领大家卷起袖子劳动致富就开干了。

但是这帮人不一样,他们带着宗教信仰而来,想要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的。所以他们在船上商量,我们彼此平等自愿的建立契约,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保证遵守和服从之后共同建立的宪章与法律制度。船上41个成年男子在契约上签了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月花号公约》。

这是一份行为契约,更是一份政治契约,规范不仅是每个人的行为,更是未来社会的构建,后来美国的政治理念与政治构建都发端于此。

要知道当时的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它的治理权是英国国王授予的,现在你们这帮人结成政治团体,实行法律制度,英国国王允许了吗?当然没有,是他们自己赋予自己的权力。

就此确立了一条原则,就是主权在民,权力来源于自己,我们在平等、自愿的契约精神下实行自治,这个新思想是从英国带到新大陆的。

而后来美国独立的合法性,就来源于《五月花号公约》的自治原则。所以这份公约的历史地位才会这么高,被誉为美国的出生证,而不是更早的弗吉尼亚殖民地。

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在这片新大陆上,《五月花号公约》中的制度主义和政治契约精神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被无数次的反复确认,强化与实践,成为美国精神内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的宗教基因

另外,你应该注意到了,五月花号上的是一帮清教徒。从英国过去移民者,大部分都是清教徒,而美国人的政治基因和宗教基因是相伴而生的。

《五月花号公约》的句是:“以上帝之名”。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上帝的荣耀,建立一个让全世界都瞩目与敬仰的“山巅之城”,山巅之城这个说法就出自《圣经新约》。所以这帮人一开始就怀揣着强烈的宗教使命感。现在我们看美国人自命不凡,对世界各国指手画脚,从根子上来说,就是这种宗教使命感在发挥作用。

今天的美国科技和经济已经高度发达,但是依然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尽管法律没有规定,但美国总统就职的时候都会手按圣经宣誓。普通民众呢?美国人信教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欧洲,宗教深入到每一个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这帮清教徒带去的宗教基因,为什么能够在北美新大陆强劲生长?

首先,北美条件艰苦,充满危险,五月花号的那帮人,个冬天就因为饥饿与寒冷死了一半。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人们更需要宗教的安慰。

其次,虽然环境艰苦,但是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只要足够勤劳,就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生存下来,所以这片大陆从一开始就不同情穷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贫穷只能说明一个人懒惰。

而新教的教义也是鼓励人们开拓进取,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对上帝虔诚,不在于他做了多少祷告,而在于是不是用心的做自己的工作,财富就是上帝对一个人勤劳,诚信的奖赏。

所以,新教教义就与当时北美的生存条件完美契合,直到今天,美国最大的信教人群还是新教徒,有7500万人之众。

更重要的一点,北美社会从一开始就实现了政教分离。宗教信仰与政治权力之间有明确的边界,二者不存在竞争,而是互补,宗教的注意力不再权力,而在社会。

比方说,本是一片蛮荒之地的北美殖民地,民众的识字率很快就超过了英国本土,因为清教徒们重视教育,认为只有大家识字,才能看得懂圣经,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仰。哈佛大学在美国建国100多年前的1636年就成立了,谁建的?教会。而同样是建国前,1705年建成的耶鲁大学,也是宗教学校。

政教之间达成了一种合作关系,宗教构成了政权之外的补充力量,对社会进行管理。既然如此,政府也就不需要防范宗教的影响。所以美国的几百年来,政治在不断发展,宗教也在不断生长,最终成为了美国精神内核的一部分。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那著作当中一再的强调:在美国宗教不但没有对自由与民主造成压制,反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与宗教在欧洲长期以来形成的神权压抑完全不一样。他断言如果没有宗教精神的指引,就没有美国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理念。

美国的联邦基因

最后,我们再看美国的联邦基因。

美国的联邦制在我们看来很特别,美国50个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跟我们的省与中央的严格上下级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美国州一级的官员的任免权不在联邦政府,各州拥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中央是不能干预的。

这让我们很难理解,一个竟然没有统一,那它怎么“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什么他没有和我们一样,选择大一统呢?

表面上原因,是因为当年的英国移民者在北美分别建立了13个殖民地,也就是后来美国的13个州,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比方说,南方以农业为主,搞种植园经济,大规模使用奴隶,而北方以工商业为主,自然就不需要这么多奴隶,不同的经济方式就带来了不一样的社会价值与文化理念。

除了大的南北差异之外,各个殖民地之间也很不一样,比方说宗教,有的新教徒相对宽容,天主教徒也可以来,而有的专门立法,明确规定天主教神父不得前来传教,否则是要处死的。

所以各个州多样性使得美国难以强求大一统。

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思想观念与文化。我们不得不再次追溯到《五月花号公约》中民主自治的核心理念。

权力不是上级赋予的,而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契约产生的自治。这种自治从最底层的社区开始,一帮人形成一个自治社区,社区再自愿联合形成自治县,几个县再联合形成某一块自治殖民地。

所以我们看到,自治的权力是自下而上的,从社会底部,一层一层的垒起来的,这是从思想观念和法理上就确立了每个殖民地的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高级的权威压制。但恰巧当时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管理很宽松,基本上没有对其进行压制。后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北美民众的独立自治思想变得根深蒂固,不可撼动。

而在美国建国之后,各州的想法是,当年英国国王都不曾剥夺我们的独立性,现在我们自己的联邦政府就更不可能做得到了。在观念水位如此之高的情况之下,美国的根本就不可能推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

那既然各殖民地的差异这么大,独立性又这么强,为什么没有像欧洲那样,碎成一个个小呢?

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坚定的身份认同,他们大多数都是从英国来的移民,在独立之前的100多年时间里,他们都把自己看作是英国人。

以至于后来独立战争都开打了,美国人都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他们想的是,我们依然是英国公民,我们打仗只是为了争取高度的自治权,这只是一场内战。后来独立战争打到第二年,因为行事所迫,美国人才重新把这场战争成争取独立的战争。

这种强大的身份认同,就从心理上把美国人给拧到了一起,我们是一样的,和隔壁的法国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还有印第安人不一样。

徐弃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美国就像是一盘水果沙拉,各个州就是里面各不相同的蔬菜,各自独立,但是又都装在同一个盘子里面。强烈的身份认同就是这个装沙拉的盘子。独立战争之后,只是盘子上写的字,从我们是英国人,改成了我们是美国人。尽管彼此之间很不一样,但我们依然选择成为一个统一的。

以上,就是构成美国精神内核的民主基因,宗教基因和联邦基因,先把这些讲清楚,对我们理解之后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好了,用了一整期节目来进行铺垫,从下一期节目开始,我们就跟随林达的视野,一起近距离看美国,好好看看这个,是如何成为美国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这些远隔大洋的东方人,都心潮澎湃的呢?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3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