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喜马拉雅APP KnowYourself心理课堂的精品课《KnowYourself:学好心理学,人生大不同》
编辑|核桃精
有人说,约会的时候,可以带对方去做一些可以加剧心跳的事,比如:坐过山车、闯鬼屋、走密室,或者爬山。对方经历了这些刺激,开始面色发红,心跳加速的时候,就更容易对自己心动,产生“爱”的感觉。
这个说法的确有心理学依据,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吊桥效应”。
如何理解“吊桥效应”
“吊桥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在1960年左右提出的。他们认为,当某一种情绪出现时,我们感知和理解这种情绪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当时的生理反应,一个是如何去解释自己身上出现的生理反应,这属于认知层面。
例如,深夜12点,独自一人走进了一个昏暗的停车场。在找车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陌生男子从一边快速地向自己走来。这时候,会产生什么情绪?
根据“情绪双因素理论”,在感受到自己情绪之前,可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身体上有变化,手心出汗,心跳明显加快,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等,这即为生理反应。接着,为自己找到一个理由,认为自己是因为害怕才会产生这些生理反应。
为什么在这个例子中,要用“害怕”去解释生理反应,而不是用愉快、激动,或者是其他情绪去解释呢?
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也对这个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人们往往会从周围的环境里,去寻找能够解释自己生理反应的线索。如果把例子的时间改为下午1点;停车场是露天的,阳光明媚;走来的是一个年轻的阳光男孩。这时候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就不会认为害怕,而可能是动情了而紧张雀跃了。
所以,身处的环境是解释自己生理反应的来源,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来理解自己的情绪。
心动可能不是因为爱情
“情绪双因素理论”是如何让“心动”产生的呢?
想象一下,你在和对方一起做比较刺激的事情的时候,心脏会“噗通噗通”地加速跳动,呼吸也会急促。虽然导致这些生理反应的真正原因是刺激的事,但ta无意识地将身边的你,尤其是你还是一个对ta有吸引力的人,误会成自己脸红心跳的原因,从而出现了爱情中的“怦然心动”。
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在一座长130米,且仅靠2根粗麻绳悬挂在70米高空的吊桥上做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在实验中他发现,那些从惊险的吊桥上走过的人,大多数都觉得自己对站在对岸的异性有了心动的感觉。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吊桥实验”,也因此,“情绪双因素理论”同样被称为是“吊桥效应”。
“吊桥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应该如何在恋爱中、以及生活中,去运用“吊桥效应”,或者是“情绪双因素理论”呢?
一方面,可以利用“吊桥效应”来推动两个人的关系。可以带喜欢的人去做一些具有刺激性的事情。但是否能会产生爱,这并不能保证。因为心动的感觉既然由当时的环境来决定,当离开了刺激环境之后,可能心动的感觉就消失了。
所以,不妨把“吊桥效应”产生的心动,看成一个让两个人拉近距离进一步了解的机会,在这份“心动”带来的良好的、积极的感觉上,持续地去探索那些真正代表了“喜欢”,甚至是“爱”的表现。还可以在感情开始之后,利用“吊桥效应”去创造一个个积极的瞬间,成为长久的美好爱情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吊桥效应”避免错误的归因,学着去分辨和解释自己情绪的真实来源。心动的时候试着停下来想一想,是真的遇到了爱情,还是因为自己刚刚结束了一场跑步,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或是看了一场篮球赛而热血沸腾,或者正处在一个热闹的聚会当中,而误会了。
当然,现实中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环境中,去寻找真正能够解释自己生理反应的线索,从而避免对自己的感觉产生误解。当有意识地去分辨出自己情绪来源,那些迷惑性的线索就会大大降低它的影响。
关于主播:
KY心理课堂,历时三年,研究打磨出99堂心理课程,用5个生活场景中的99个心理学专业知识,戳穿生活中的各种假象,还原问题的真面目,帮助大家学会避开生活中的误区,在恋爱、职场、生活、成长、家庭中更睿智和省心。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