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时间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渐渐使用火锅煮食。最初流行于北方,北方人用火锅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火锅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清朝统治的年代,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全国已形成几十种不同的火锅且各具特色。
一万年前那时的“火锅”不是锅,而是用陶制成的“鼎”。先在鼎内加好水,再放入各种肉类,在鼎底生火煮成一锅大杂烩,这在当时叫做“羹”。又因为把食物放入沸水中发出的“咕咚咕咚”声,因此最早的火锅不叫火锅,而叫“古董羹”。因为鼎,器大具高,不方便活动,只能在固定的地方煮,每煮一次鼎都够分给全村的人吃。到了西周,发明了铜和铁以及各种陶器后,出现了许多小型的器血,火锅才成为了百姓的常用器皿。
火锅是我们独创的食物,历史悠久,老少皆宜,深受大众欢迎,以前家家户户在冬天吃火锅,而到了今天,更是成为一年四季都有人吃的常见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