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华老逝世,葬礼前后,出现了四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华窖酒53度价格2008茅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Severn

编辑|S

2008年8月20日,就在所有国人沉浸在北京奥运会的赛事中时,前人华国锋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曾在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的中央领袖,也是毛主席亲自培养的接班人。

当华老病逝的消息传出后,无数国民纷纷自发来到北京为他送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老的葬礼前后,出现了4件让人意想不到且非常令人感动的事。

而这其中的每一件,无不彰显着华老为和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个人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

那么,华老葬礼前后意外发生的,究竟是哪四件事呢?

简朴遗愿让人意外

件让人既意外又感动的事件,是华老临终的一个的遗愿——去看奥运会

身为曾经的中共中央主席,华老病危之际留下的心愿,竟是如此的简单质朴,怎能不令人泪目?

据华老的家人透露:“他一直想去看奥运会。”

只不过由于华老身体长期抱恙,迟迟未能成行。

2008年8月1日这天,华老因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回到了家里。

家人本以为能够了却他这个心愿,没想到他仅在家里休养了一周,病情便再度恶化,华老不得不又住进医院。

据华老的司机朱春华透露:“奥运彩排时,我们就给过他票,想让他高兴高兴,但是他说自己老了,让我们自己去看...”

没想到一语成谶,华老再次入院后,竟再未能从病房中走出。

奥运会之行,成了华老永远的遗憾,老人家临终前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也没能实现,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人到暮年的华老仍然秉持着简单朴素的作风,这已经是深入其灵魂般的生活方式和行事风格。

其实,熟悉华老的人都知道,他的简朴历来是出了名的。

战争时期自不必多说,即便建国之后国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提升,他仍然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简朴地生活方式。

退休后的华老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合影时专门换上了一套中山装。

结果由于扣眼太紧,华老迟迟没能扣上扣子,于是记者便上前帮忙。

靠近一看这才发现,华老的衣服一共5粒扣子,但却出现了三种颜色。

这一看就知道,是衣服原来的扣子掉了,重新补上去的。

离开工作岗位的华老,本应仍旧享受人的待遇,秘书、医生、警卫、厨师、司机各类工作人员围绕在身边。

可华老却把绝大多数人调离了身边,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离开中央,就是一名普通的公民,没有必要如此浪费的资源。

于是,退休之后的华老住进了北京郊区一个大院,过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田园生活。

他很喜欢种植瓜果蔬菜,尤其是葡萄,院里有两个很大的葡萄架,前后培育过五六十个葡萄品种。

到了收获季节,华老就把葡萄分享给身边的工作人员、部队的战士。

除此之外,华老的菜园中还有苦瓜、丝瓜、辣椒、南瓜、苹果、桃子等常见果蔬,日常生活供给绰绰有余,所以平日里的开销非常小。

华老在饮食方面也很简单,他最爱的就是山西老家的面食,刀削面、猫耳朵他都很爱吃,这也是他的主要食谱构成。

他的晚饭更加随意,常常一碗粥一个烧饼便可解决。

华老也从来不会收别人送来的礼物,即便是亲侄女买给他的衣服也不要,除非是家乡父老送来的一些小米、红枣之类的农作物。

纵观华老的一生,艰苦朴素这些字眼似乎早已深深印在他的精神和信仰中。

如此品性,怎能不令人感动钦佩?

没有葬在八宝山让人意外

华老葬礼后第二个意外情况,是他的骨灰没有如人们预料葬在八宝山。

众所周知,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国规格最高、名声最响,也最能代表红色革命精神的一座公墓。

1950年,它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修建起来,专门安葬那些在祖国革命事业中牺牲的烈士。

后来,故去的人、对有过突出贡献的各党派人士,乃至科学家、文学家、国际友人,都可在这里下葬。

因此,能够在八宝山公墓下葬,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荣耀,象征着全国人民的认可与崇敬。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曾为和人民做出过如此突出贡献的华国锋,最终却没能安眠在八宝山。

实际上,这并非是华老的功绩不足以在此落叶归根,而是他主动选择了葬到别处。

临终之际,华老特地嘱咐儿女和秘书:“我死后送我回卦山吧。那里安静,我小时候就在那生活,后来打游击也是在那儿...”

华老口中的卦山,是他的山西老家交城县卦山,那里是华国锋长大的地方。

1921年2月16日,华国锋出生在交城一个工人家庭。

他自小在风景如画、树木繁盛的卦山中玩耍和成长,对他来说,卦山是一座哺育了他的母亲山。

读书期间,华国锋早早的觉醒了忧国忧民意识,誓要发奋苦读,挽救天下黎民于水火。

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参加了交城县抗日游击队,自此开始了自己为国为民奋战的一生。

而他与敌人周旋斗争的地点,同样是他最熟悉的卦山。

这座山峰,承载了华国锋前半生的人生经历和革命情感。

后来他走出大山,从一名游击队员一步步成为人,可他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家乡,那里是他革命初心燃起的地方。

成人后,华国锋不想引起轰动,也不想给家乡父老添麻烦,因此建国后仅仅回去过三次。

1995年,那是他最后一次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那时的他已经褪去了一身的荣耀和权利,成为一名普通公民。

即便如此,家乡父老还是为他送上了最热烈的欢迎和致敬。

13年后,华国锋终于再次回归卦山,只不过这次回来的是他的骨灰。

当华老即将落叶归根的消息传来后,交城人民立刻开始了对陵墓的选址、建造工作。

根据华老亲属“不占用耕地,不破坏环境,不影响他人”的原则,陵墓最终选址卦山南麓的一片荒山石坡。

当地人将华老的陵墓称之为“华陵”,该工程于2009年4月8日动工,由山西建筑设计研究院操刀设计。

陵墓以卦山宛若鸡头的山峰为背景,侧面轮廓又如同张开的鸡翅膀,这致敬了华老的生肖属相。

整座墓地由吕梁英雄广场、台阶、墓地等工程组成,墓地的365级台阶格外抢眼,他代表着华老每年365天都在为人民服务。

每隔32级台阶,有一个供游客歇脚的平台。

在台阶的尽头处,是一个5.5米高、状如H的墓碑,5.5米象征着华老55岁成为中共中央主席,H则是华老姓氏拼音首字母。

墓碑的后方是一个八米高的花岗岩高墙,华老的骨灰就安葬在高墙后方。

华老虽说最终没能葬在八宝山,但这同样不妨碍亿万后人对他致以崇高敬意。

追悼会规格超乎想象

第三件让人有些意外的事,当属华老超高规格的追悼会。

虽说华老要求将自己的骨灰葬到卦山老家,即便他一再表示要低调处理自己的后事。

但作为为和人民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功勋领袖,后人又怎会草草处理他的后事?

2008年8月31日,这是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的日子。

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华老的遗体安卧在大厅正中央,周身鲜花环绕,党旗覆盖。

灵堂两侧,是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和挽联。

告别仪式定在9点半开始,不过在此之前中央人便早已悉数到场,纷纷来为这名曾经的功勋人送行。

中央核心全部到场祭奠,如此规格的葬礼,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找不出几例。

除此之外,科技、文艺、体育、等各界知名人士也纷纷到场。

据工作人员粗略统计,前来悼念的中央机关干部和叫得上名号的人物,就不下两千人。

由于大家都想走到灵堂前祭拜华老、与华夫人握手,导致整个告别仪式进展极为缓慢。

原本追悼划进行两个小时,可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不得不让大家六人一排共同鞠躬祭拜。

年近80的华夫人在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来宾后,终因体力不支转移到旁边的休息室休息。

不过,老人家始终没有落泪,反倒是一脸的坚毅、平和。

与悼念厅的人满为患一样,礼堂外围的广场更是人山人海。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自发来到八宝山,拉起横幅、举高画像,来向华老致以最后的敬意。

广场上最显眼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拉起的一道黑白横幅,上面书写着“顾全大局胸怀坦荡丰功卓著英明永存”一行大字。

这短短十六个字,完美的概括了华老的一生。

旁边的群众,自发帮助这位男子共同举起了横幅。

还有一些专门从湖南赶过来的农民,他们曾经受惠于华老主政湖南时期通过的一项项惠农政策。

上午11点半,追悼会紧赶慢赶终于准时结束。

八位身着礼服的军人抬起华老的灵柩,在两位持枪护卫兵的护送下,缓步走上灵车。

华老的遗体,即将在八宝山火化。

当华老的灵车从众人面前驶过时,人群中传来阵阵呜咽之声,众人目送灵车远去后,仍久久伫立在原地不愿离开。

华老的追悼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并达到如此高的规格,这是令人有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当然,从华老过往的功绩来看,这样规模的追悼会,尚且远远无法彰显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也不能表达全国人民对他的敬重。

不过,华老毕竟已经退休长达30年了。

而在他离开中央的这几十年里,又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即便不乏为发展继续建言献策的情况,但他也是默默做了这些事情,丝毫没有张扬自己的功勋。

所以,大家下意识的以为,华老或许早已经悄然走下历史舞台,新一代的国民可能根本不认识他。

但这场规格超高、规模浩大的追悼会告诉所有人,华老的功勋永远不朽,后人更是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位伟人。

中共中央超高评价

最后一件令人有些意外的事,在于中共中央对华老的超高评价。

“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这句话说来简单,但想要将其贯彻终生谈何容易。

但从事实来看,华国锋无论身处何种职位,他都做到了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

在湖南工作期间,华国锋主抓农业问题。

对于这份工作,华老从不是做做样子,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乡镇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他坚信眼见为实,一定要切身体会、感受到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才能针对性的想出应对方法。

也正是因为华老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行事风格,让他发现了一例农业经营的典型成功案例,进而广泛至其他地区,帮助无数农户走出了贫困。

那是1962年冬天,华国锋来到湖南岳阳考察工作。

当他来到岳阳毛田时,发现这里的丰收景象与其他地区的困难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下便来了兴趣。

经过一番了解他才知道,原来毛田这片地区曾经也是穷乡僻壤,总面积20亩的山地只有5万亩残林可以用,其他区域都是荒山秃岭。

十几个贫困的村庄和几万亩耕地零星分布在8000多个山头和5000多条沟壑中。

但这里的百姓面对挫折不放弃,到其他林场取经学习,终于建成了自己的个林场。

后来村民们在这里种植了果树,修建了多处水利工程,将低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华国锋听完毛田人民的经历,当即予以了高度认可:“这才是真正的人定胜天!”

后来他将毛田人的农业耕种经验和不服输的精神,传递到了广大的湖南农业地区,成功帮助千万户农民走向了致富。

而到了70年代,已经成为毛主席接班人的华老,更是在关键时刻联合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拯救和万千百姓于水火。

毛主席1976年逝世后,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最高人。

不过此时的中央权力架构颇为复杂,面对四人帮窃取权力和革命成果的行为,华国锋展现出了惊人的沉着和冷静,他牢牢团结在叶帅等人身边。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在叶帅、李先念的支持下果断采取行动,对四人帮进行了突击隔离审查,从而终结了这段动荡岁月。

自那以后,华国锋接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职,成为中国最高人。

不过华国锋也深知,自己并非是最合适的掌舵人,被毛主席当做接班人培养的他,难以摆脱毛主席时代的模式和影响。

于是在1980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老主动辞去了国务院总理。次年又相继辞去其他职务,为年轻人让路。他就此离开的权利中心。

能将一国人的位置主动让出,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和格局?

而对于华国锋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却很简单,因为他的离开会更利于当下祖国的建设事业。

信奉“终生为人民服务”的他,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对人民有利的决定。

也正因如此,中共中央才会在他逝去后给予他如此崇高的评价。

结语

华国锋葬礼前后发生的四件意外事,要么体现了他对和人民作出的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功绩,要么是他个人高尚品格的绝佳体现。

纵观他的一生,无论是中共中央的超高评价,还是追悼会现场无数百姓的送行,都是华老应得的荣誉。

这四件事看似意外,但深入了解却又发现格外理所当然。

参考资料

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J].党史文苑,2011,No.325(11):4-8.周军.难忘由远而近的华国锋[J].党史博采(纪实),2008,No.292(10):17-20.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