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交出成绩单:从4月29日到6月30日,全市线下消费日均71.3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2%;全市网络零售额日均47.7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6%。其中,“好吃的”“好看的”“保值的”商品销售增长强劲,12个重点活动IP、1300余项促消费活动的相继举办,则大力推动发展品质新消费和商业新业态。
销售客流双增长
今天下午,市商务委召开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总结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购物节的首月,上海社零占全国社零的比重达到4.14%,超过首届购物节(4.04%)和第三届购物节(3.85%),与第二届购物节持平。今年1到5月,本市社零同比增长27.5%。
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监测的250家大型商业企业在购物节期间的销售额也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7%;客流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9.4%。从重点商圈看,位于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商圈、中环(真北)商圈、五角场商圈销售额分别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6.5%、44.5%、23.8%,位于滨江水岸的苏河湾商圈、杨浦滨江商圈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11.6%、6.3%。从重点品类看,“好吃的”“好看的”“保值的”商品销售增长强劲,购物节期间食品、服装鞋帽、化妆品、金银珠宝等零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39.1%、34.1%、32.1%、11.6%。
购物节期间,外来旅游群体和目的地型消费展现高热度,五一、端午假期,上海外来消费金额分别较年同期增长19.3%、 22.8%。首店新品的集中亮相则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的供给品质,2023年5-6月,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83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全球、亚洲、全国首店)19家,占比达10.4%。还有“购物”与“文旅”“美食”“赛事”“展览”联动,打造消费集聚大平台,上海夜生活节成为促进会商旅文体联动的重要载体平台。
创新做法促消费
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不仅有丰富的营销活动,还有创新的政策制度,以此释放更多消费活力。
市商务委介绍,在本届购物节期间,本市推出一系列奖励补贴政策,例如实施上海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政策,在首店、创意活动和业态模式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36家代表企业获得财政资金支持。还有首发政策,浦东、黄浦、静安、徐汇、杨浦、宝山、金山对品牌首发首秀、重大消费活动等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或租金补贴。徐汇、普陀、杨浦、宝山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等经认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此外,围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区也有明确的补贴政策。
此外,本市还建立了一批行业管理制度。市商务委等7部门联合制定《上海市优化首发经济营商环境建立“营销活动报批一件事”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一网办理、一窗受理制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市文旅局牵头编制《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指引》,促进“露营 ”新消费场景规范发展。浦东试行《普通化妆品现场个性化服务审查细则》,颁发“现场个性化服务化妆品生产许可证”。静安深入推进《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加快集聚国际国内品牌和时尚要素资源。黄浦出台《黄浦区夜间经济发展指引》《黄浦区“外摆位”实施意见(试行)》《黄浦区临时设摊实施意见(试行)》,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虹口出台《虹口区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营造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下半年亮点不断
本届“五五购物节”已经闭幕,但商务委将继续围绕“潮起上海 乐享消费”主题,聚焦重要时令和节日,联动一批重点展会、赛事、演出,持续开展“五个季”促消费主题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保持消费市场热度不减、亮点不断。
一是暑期消费季(7月-8月),该季活动已于6月30日正式启动,无缝接档“五五购物节”,重点结合暑期休闲、亲子家庭、新学期开学季等消费需求,开启一场会商文旅体联动的夏日消费嘉年华。
二是金秋购物旅游季(9月-10月)重点结合上海旅游节,推出“乐游上海 潮购时尚”主题活动,推动重点商圈、休闲街区、旅游景区加强联动,推出各类商旅文联动活动。
三是拥抱进博首发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重点结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展会,联动2023全国帆板大师赛、上海国际艺术节等体育赛事和文化节庆,推出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引领性本土品牌发布秀等特色活动,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四是网络购物狂欢季(11月中旬-12月中旬)重点结合双十一、双十二等网络购物优惠活动,举办11直播月活动,联动各大电商平台,让直播电商走进都市生活圈,带动消费增长。
五是跨年迎新购物季(12月中旬-2024年2月中旬)重点结合跨年、元旦、春节在全市开展跨年迎新和新春新潮两大主题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庆气氛。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