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大学开放,不该再是个问题(大学是开放式的还是封闭式的)

潮新闻 评论员 陈进红

(2023年3月17日,武汉,游人在武汉大学校园内观赏雨后依然烂漫盛放的樱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又上了热搜。近日,一段家长欲带孩子进深圳大学参观被学校保安拦下的在网上疯传。显示,一名家长准备带孩子进深圳大学游览时,被该校保安拦下,随后其拍下接连质问,“请告诉我,深大是谁的?”“我们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让进?”对此,深圳大学回应称,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前提下,该校将适时调整入校管理规定,尽可能满足各界公众的参访需求。

大学该不该对外开放?这应是一个早已成为共识的议题——开放是必然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放、共享是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向公众开放,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公共资源,作为城市文体资源的重要聚合枢纽,向公众开放体育场、绿地等区域,展现了高校“有取有用”的公共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师生的社交生活、科研交流、大学与社会的合作,这些是刚性需求。加强大学与民众的关系,呈现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是互利互赢。

但每次讨论开放与否问题,就有人担心开放会给大学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校园安全、秩序都会受到影响。但要搞清楚,这不是开放所致,而是要看管理水平到不到位。因为疫情影响,封闭校园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如今重新讨论大学校园开放问题,就是因为一些大学管理者似乎还停留在特殊时期的管理方式不愿走出,或装聋作哑,或托词“假以时日”,要么仍对公众大门紧闭,要么只是对校友或办事人员预约进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里面没人”还真是校门难进。因为显而易见,一刀切式的封闭管理对高校而言,是最为简单的管理方式。“乙类乙管”后,在公众生活逐步恢复常态的当下,若仍磨磨唧唧、东推西阻,对校园进行封闭或半封闭管理,未免有“懒政”之嫌。

既然大学开放是底层逻辑,那么如何开放就是个“技术活“,是检验校园管理水平的“试金石”。这个“试金石”是该重新磨一磨了。至于有人担心的校园安全和秩序问题,区分节假日和教学日,区分开放的游览参观区域和“游客止步”的教学宿舍区域,区分商业旅行团和自发参观者和附近居民,这些基于目前数字化手段,应该都不是问题。要知道,早在多年前,清华、北大等民众趋之若鹜的高校就已实现了校园参观的分类有序管理。所以说,对于高校而言,校园开放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学校园开放到什么程度,不只在于大学管理者的态度和能力,也与公众素养有关。就拿以樱花出名的武大为例,每年3月是樱花开放的时节,也是武大校园游客最多的时候。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之间有一条著名的樱花大道,花季时期常被聚集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还有游客在学生上课时探头探脑,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校园和校外人员的协调问题也凸显出来。共享公共资源的前提是互相尊重,这就需要公众进入校园绝不干扰教学环境,不能商业化、娱乐化大学校园,而是要带着对知识的敬畏,脚步有所止,安静地来安静地走。

大学能够更加开放,甚至是不需要这堵墙、这扇门,更好地融入地区、邻里的共享生态圈,这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相互的尊重才能带来不断的开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