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指出,95% 的人可以归类为 6 种作息类型中的某一种。
图片来源:Pexels
作息类型(chronotypes)是我们从早到晚经历昼夜节律的行为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帮我们确定自己是“晨型人”还是“夜猫子”。
然而,清醒期间的节律也许并不像上述定型那样暗示的如此二元化,至少有些证据表示,还存在其他作息类型。
“研究个体生物作息和心理作息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早上类型和夜晚类型。”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RUDN University)的人体生理学研究员 Dmitry S.Sveshnikov 如此说道,“然而,近期有研究显示,需要重新考虑并扩大现有的分类。”
Sveshnikov 和同事们在新研究中调查了将近 2300 名参与者,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他们被要求评估自己的作息类型属于哪一类,参考范围来自于同一批研究人员先前研究所设定的 6 种可能类型。
为了验证自我评估结论,参与者们还完成了睡眠科学家使用的一系列标准测试和问卷调查,这些调查被设计来评估参与者的困乏水平(sleepiness),或者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有时是随机时间段)内的觉醒水平(alertness)。
基于调查结果,似乎绝大部分参与者符合研究人员提出的6种假定作息类型中的一种,只有 5% 的人不属于任何一种。图片来源: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现在,研究人员根据结果的强度“充分肯定”了这 6 种作息类型,这些类型包括已有的早上类型和夜晚类型,还有 4 种新的作息类型:高度活跃类型(highly active type)、白天困乏类型(daytime sleepy type)、白天活跃类型(daytime active type)和中等活跃类型(moderately active type)。
从觉醒水平和精力水平来看,早上类型的人在早上觉醒水平最高,到了中午降至中等水平,然后晚上跌入低谷。
与此相反的夜晚类型则是在早上表现出低迷的觉醒水平,到了中午上升至中等水平,而夜间清醒水平高昂。
另外四种新作息类型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高度活跃类型一整天都处在高度觉醒状态;白天困乏类型在早上最清醒,中午跌入低谷,晚上又恢复至中等水平;白天活跃类型的觉醒水平一开始处在低水平,中午抵达顶峰,然后晚上降至中等水平;而中等活跃类型一整天的精力水平都偏低。
有趣的是,参与研究的人中只有超过三分之一(37%)的人真正属于早上类型(13%)或者夜晚类型(24%),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夜晚活跃类型是最常见的作息类型,占了 24%。
而在参与研究的人群中,新定义的作息类型占据了 58% 的人数,其中 18% 的人是白天无精打采类型,16% 的处在中等活跃水平,15% 的人是白天活跃类型,而只有 9% 的人说他们一整天都精神奕奕。
另外值得牢记的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属于相对小规模的研究,但团队表示,未来的研究将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实验方法,这将能告诉我们人群内这 6 种作息类型更多的作用影响。
研究结果发表在《个性和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杂志上。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say-there-are-6-human-chronotypes-not-just-morning-people-and-night-ow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