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年俗,习俗众多、精彩纷呈、年味浓厚(古代年节是几月)

作者:朱少华,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叶燮《迎春》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据传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晋书》上说:“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所以古诗中的元旦,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条目中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我国历代元旦的时间伴随朝代变更亦有变动。夏在正月初一,商在腊月初一,周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六国后定为十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时恢复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一纪年方法,因此又称“夏历”,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乾,

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

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宋·何汝樵《元旦》

诗里的“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应该是古代“过年”的“年俗”。有人说“年俗”,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充满了时光风情,也洋溢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情思。

古时如何过年?又有哪些民风习俗?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记载:

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帖画鸡,或斲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由这些记载来看,古代过年当有祭灶扫尘、燃放爆竹、插挂桃符和饮屠苏酒、拜年等习俗。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

过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一般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过小年日。这一天首先扫尘,然后祭灶。祭灶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腊月廿三的祭灶是送(辞)灶神,故而民间有“官辞三,民辞四”的俗语;迎灶的日子,各地不一。

有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也有初三、初四、初七的。人们有时还会讲究“送灶早、迎灶迟”。一般地方只供奉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为灶王奶奶。

《论语·八佾篇》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说法。先秦时期的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为土神。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宋·范成大《祭灶词》)。

可见祭灶是中国几千年传承着的文化风情。扫尘之后,每家每户窗明几净,室雅院洁。在擦洗清扫之后,再分别完成糊花窗、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闹元宵节等,让整个腊月和正月,在一系列年俗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缤纷的景象应运而生,五彩的生活绚烂夺目。

过了“小年”,娶媳妇、嫁闺女就不用择日子了,在年的喜气中结婚典礼,是许多人的选择,那是对年俗的遵从,也是对年俗的敬仰,更是对年俗约定俗成的喜爱与偏好。有民谣说,“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灶祭扫尘后贴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古人认为桃木能辟邪驱鬼,所以选用桃木来做成桃符悬挂门上。五代时候还在桃木板上书写对联。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陆游《除夜雪》

到了明清开始兴起纸制的春联。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清·董以宁《霜天晓角·辛卯除夜》

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样描写贴春联:“已到了腊月廿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腊月三十(月小廿九)的晚上称为“除夕”。吃完年夜饭长辈便要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而后一家人共同守岁。

西晋《风土记》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除夕》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

——唐·孟浩然《岁除夜有怀》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宋·席振起《守岁》

由此说明人们格外看重“守岁”。年三十晚上包好饺子,等到子时一过,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饺子。饺子意味着“更岁交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

大年初一,首先是迎年。凌晨燃放爆竹祈愿平安,是迎年的件事。王安石《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人择取最典型的喜庆场景,真实展现了当年那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元旦迎新图。《清嘉录》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病,谓之‘开门爆仗’。”鞭炮声声,年意浓浓。辞旧迎新的鞭炮驱散旧年的所有疾病与晦气,鞭炮声越响亮越吉祥。

鞭炮声渐渐散去后,家家户户门前铺满炸碎的鞭炮纸,一地碎红,灿若云锦,在红灯笼的映照下,家家户户“满堂红”。接着喝酒、祭祖叩拜,保佑一年平安吉利。再就是开始出门拜年。“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描写了宋代拜年情形:“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古时的元旦,帝王要举办隆重的贺岁典礼,在宫廷宴请群臣。皇帝认为,元旦这天是良辰吉日,文武百官被视为嘉宾,请到宫殿高堂,参加贺岁宴会。到了唐代,宫廷贺岁活动更加盛大隆重,唐代诗人厉玄《元日观朝》诗描述道: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

天颜不敢视,称庆拜空频。

明朝的拜年,还多了些雅趣。人们在走亲访友的同时会互赠一种二寸宽、三寸长的笺纸,笺纸上不仅绘有各类精美灵动的图案,还会用清雅小楷写上对方的姓名和祝福语。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贺年卡。有文征明的《拜年》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康熙年间始,新年里皇帝都会亲自写“福”字。其中,一部分会张贴至宫廷各处,以示吉祥如意;另一部分则会随着奏折赐给外任的直省官员。

新年天还有很多忌讳,如不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刀剪,不能扫地倒垃圾,妇女不回娘家等等。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闹元宵,晚上的灯会可吸引人了。正如苏味道诗里这幅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流连忘返。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载了明代赏灯会走百病的活动:

灯市每年正月初十日起至十六日,结灯者,各持所有,货于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名曰灯市。灯之名不一,价有至千金者。是时四方商贾辐辏,技艺毕陈,珠石奇巧,罗绮毕具,一切夷夏古今异物毕至。观者冠盖相属,男女交错,近市楼屋赁价一时腾踊,非有力者率不可得……

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灯笼吸人眼球,有的提在手里,有的挂在屋檐下。真叫人大饱眼福,不忍离去。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由唐寅的《元宵》诗,还想象得到灯市的热闹。

古时过年,始于腊月廿三或廿四的小年,止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清·夏仁虎《腊八》

实际上古时人们的跨年活动,在腊八节就开始预热了。民间俗语云“过了腊八就是年”。年的收尾还会延长到“二月二”。古语云:忙腊月,闲正月。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宋·王庭皀《二月二日出郊》

因为农耕社会的这一时期,正是农闲之际。过了“二月二”已是春暖花开,就是忙春耕了。在这跨年生活中有很多娱乐活动,如投壶、高跷、木偶戏、陀螺、杂技、听戏等。白居易在《元日对酒》中云: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在辞旧迎新之际,大多数人越老越怕添新岁,诗人却与众不同,开心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表达了他年到古稀,不惧衰老、昂首进入新年的乐观情绪。写出了人们贺岁、迎春的无比喜悦。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明·陈宪章《元旦试笔》)。古时过年,上至宫廷官邸,下到民间百姓,习俗众多、精彩纷呈、年味浓厚。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乐事。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05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0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