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由来 中国历史(中国民族的来历)

不忘初心,就要知道自己所由何来,不忘自己的根。

谁最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谁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

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衍生、融会和播迁,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总称。

华夏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四裔环绕,故自称“中华”。“中”乃四方之中,又有“以己为中”之意,与“以人为外”相对。“华”本义是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则有文化发达之意。

“中华”一词约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魏书•礼志》云:“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地处中华,德祚微浅。”《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中华”是“中国”和“华夏”复合而成,意谓居于中心而文化优越的民族。“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也。”

民族在本质上是以血缘、地域、语言、命运等共同性的客观基础上,以共同的感情方式、意识对象及文化传统为纽带而形成的人群共同体。

据石茂明《溯“族”源——关于“族”的词汇学发微》,“族”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铁云藏龟》《殷虚书契》均收有该字。族,古通“镞”,意为箭头。《说文解字》解道:“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矢”所丛集谓之“族”。引申为“众”,众多、成群、群体之意,动词态引申出聚集、丛集、集中等义项,名词态又用来指称聚居一处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众人,又派生另一动词性词义即灭族、夷族、灭国、诛戮,并引申为一种刑罚,如诛灭九族(简称族诛)。

《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上下九代之亲族。《大戴礼记•保传》:“三族辅之。”三族乃指父族、母族、妻族。《诗经•周南》有“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公族,公同祖也。“族”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用于对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的合称。在此意义上构组了家族、亲族、宗族、氏族、族人、王族等合成词,引申出姓氏、品类、种类等意。因古代百家为一“族”,又有基层组织方面的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族”没有“民族”的含义,古代文献只有一些具体的民族称谓,如:夏、夷、蛮、羌、胡、番等。随着华夏(汉族)与周边诸多民族接触的增加,蛮、夷、戎、狄、番(蕃)等词或者蛮夷、戎狄等合称就逐渐有了民族或者少数民族(Ethnic Minority)的泛称性含义,同时具有方位限制,夷多指东部或者西南的少数民族,蛮多指南方或者西南的少数民族,狄、胡多指北方民族,戎、羌一般指西部少数民族。如东夷、淮夷、徐夷、岛夷、西南夷、哀牢夷、夷子,南蛮、荆蛮、武陵蛮、黔中蛮、牂牁蛮、乌蛮、白蛮、蛮子,等等,这些具有相同中心词(夷或蛮)的称谓未必是同一民族。

与Ethnos、Ethnic在词源学上具有歧视性含义一样,“夷”“蛮”两字开初带有贬义,称汉族不用这两个字,而用“汉人”“汉民”指称,有时只用“民”指称汉人,“民籍”从户籍管理的角度指称汉人,意思近似于现代英语中的Nationality。到近代,少数民族也有其名称与“民”或“人”连用的,如苗民、苗人、藏民、藏人、羌人、回民等。近代以前,“民”字在有的文献中具有“民族”的含义,但“族”字几乎从未用于“民族”这层义项,主要意指“家族”“宗族”等。孙中山先生提出“五族共和”,是中华民国立国的纲领性主张,即是在民族的含义上使用“族”这个字。

直到近代,汉语中还没有抽象出“民族”这个概念。把“民”与“族”两字组合构成“民族”这个新词,是近代从日本语中引进的,用以翻译英语中的Nation一词。梁启超先生在1899年所写的《东籍月旦》一文中最早引进和使用了“民族”这个概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概念并未被普遍接受,“人种”“民种”“民族”“种族”等概念的使用十分混乱,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民族”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才渐趋定型。但是清末至整个中华民国时期,民族名仍然更多的是与“民”字或“人”字连用,与“族”字连用者少,如苗民、藏民、回民、蒙古人等。至今台湾仍常用“民”字表示“民族”的含义,如原住民等。

孙中山先生等在清末时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02年,梁启超率先使用“中华民族”一词,一开始主要指汉族,第二年他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和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的构想。1932年5月,以张君劢为首的国社党(后改为民社党)创办了《再生》杂志,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办刊宗旨,认为“复兴民族”已成为中国“极重要且富有兴趣之问题”。张君劢的《立国之道》1938年出版,其所谓“中华民族”指基本“同化”或“融化”了满、蒙、藏等族的大中华民族整体概念。他强调:“世界史上之古老民族,惟有吾中华之历史,未尝一日中断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地位,组织专家开展民族识别。关于民族的本质,一般以血缘、地域、语言、文化、命运等共同性为客观条件,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感情及意识为主观条件。识别过程中也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我意愿,充分保障各民族的各项权益,甚至名称都有了彻底的改观,废除和禁止使用历史上对少数民族具有歧视性含义的任何称谓,所有名称,名随主人,根据少数民族的自愿确定,如僮改称壮族,猓猡(倮罗)改称彝族,等等。1977年,经过识别认定: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名称从此经常以“××族”的表示法出现,而没有认定的一些族群如克木人、僜人、摩梭人等,仍表示为“××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融合了多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

(作者:林坚: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大学报编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0)
上一篇 2023年04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04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