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忧虑表示什么)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mp324:52
来自叶子的精神家园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叫《忧虑》,副标题是“一段文学和文化史”。

忧虑的经历,我们肯定都有过。当学生的时候,为了第二天的考试复习了一整天,终于筋疲力尽地躺在了床上,但突然想起还有几个知识点好像没记清楚。你感到忧虑,万一明天正好考到这几个知识点,可就麻烦了,于是难以入睡。当你步入职场,某个工作日,你早上五点钟醒来,本想翻身再睡一觉,但是,想起今天下午还要去那里汇报一项重要的工作,于是开始辗转反侧,恨不得立刻爬起来继续修改PPT。

忧虑好像是一种和我们如影随形的情绪,它会给人带来焦虑感,影响心情;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影响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忧虑?又该如何缓解忧虑呢?今天我要给你解读的这本《忧虑》,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本严肃著作,作者想要带我们去了解忧虑这种现象,看忧虑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应对忧虑的好方法。作者甚至认为,忧虑还有一些好处,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就能顺势把忧虑转化成一种正向的激励。

这本书的作者弗朗西斯·奥戈尔曼,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英语文学教授。在这本书里,他要从文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艺术,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等多个角度,带领我们去了解“忧虑”这种情感。这本书虽然是一位大学教授写出来的严肃著作,但是一点都不枯燥,它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去了解忧虑这种让人难以轻松愉快的情绪。而且,作者提出的一些应对忧虑的建议,很可能可以帮助到同样被忧虑困扰的你。

我接下来的解读会分成四个部分:首先,忧虑到底是什么?它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第二,产生忧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现代情绪?第三,我们有可能消除忧虑吗?无忧无虑的生活真的可能吗?最后,我们来说说,忧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忧虑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它是怎么产生的?又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我们其实很难给忧虑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大体上就是为不确定的未来而担忧和恐惧。“忧虑”和“焦虑”比较接近,但是没有焦虑程度高,更没有达到“强迫症”或者“抑郁症”那样带有病理特征的程度,也不会像抑郁症那样让人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它是一种日常的情绪,通常是在夜深人静时袭来,让人突然感到担忧、恐惧和无助。

忧虑的典型特征是,人们会受到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后果的困扰。忧虑会不由分说地利用因果关系,制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逻辑链条。忧虑通常始于一个简单的疑问句:“万一如何如何怎么办?”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复习考试的例子,你躺到床上之后,突然想起几个知识点没有记清楚,于是问出了个“万一”:“万一明天的考试正好考到这几个知识点怎么办?”接下来,这个链条就难以停下了:“万一因为这几个知识点考试不及格怎么办?”“万一不及格影响了我在班里的排名怎么办?”“万一排名下降不能保送研究生怎么办?”这一串“万一”足以让你忧虑万分,甚至准备立刻爬起来继续复习。这还只是对第二天考试的忧虑,我们可能会为了一周后的一场面试而忧虑,会为了一个月之后的一场谈判而忧虑,或者整天都在为自己是不是得了病忧虑。

这样看来,忧虑产生的原因,似乎是人的风险评估系统出了问题。忧虑的人或许可以暂时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在做其他工作的时候,看起来也完全正常。不过,一旦手头的事情做完,忧虑又会再次来临,好像忧虑的问题一直都没有答案,或者更准确地说,忧虑的人拒绝接受现成的答案。忧虑看起来有着非常理性的内核,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万一”引出一条长长的逻辑链条,不断用看似合理的理由把我们推回到忧虑之中,就像可以随时开始循环的音乐。

忧虑的这些表现,好像确实太日常、太琐碎、太不值得一提,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都不愿聊起忧虑,更不用说引起临床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了。但是,忧虑又确确实实存在,困扰着很多人。而且忧虑的这种“不值一提”的隐秘特征,还加剧了忧虑对人的困扰。作者说,因为不管是朋友还是心理医生,都对这种为了同一个原因反复出现的相同情绪难以提起兴趣,这使得“倾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疏导办法,在忧虑面前都变得无效了。

忧虑除了不断侵扰我们之外,还带有某些自我中心、甚至自恋的味道。对于一些人来讲,忧虑可以带来一种特别的安慰,一旦习惯了忧虑就会难以割舍。这听起来有点奇怪,需要做点解释。作者说,忧虑,是担心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没有做好,或者担心某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这让忧虑的人感到对自己的亲近和关心,反复确认着自身的存在。这样一来,回归忧虑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会给忧虑者带来安全感。可以说,忧虑带有反思性,是一种指向自己的情绪。

刚刚这段,听起来有点抽象,咱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小强长得很胖,他为自己的健康和形象暗自忧虑,担心哪天心脑血管疾病会找上门来。他一直想减肥,但就是不见采取行动,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你看,小强并没有真的为减肥而努力,但是,他为减肥而忧虑,这似乎给了他一种“我在为这件事操心”“我很关心自己”的错觉,而实际上事情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还有一些人错误地把忧虑当作了爱。健康和成熟的爱,承认双方的差异性,承认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十分亲密,仍然保持和尊重彼此不同。相比这种真正的爱,忧虑不是完整地认识对方、尊重对方,而只是想确认心目中的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把“忧虑”当成“爱”的人,总是过分担心爱人的安全、健康或者工作,他们带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不愿意放手让爱的对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和行动。

比如说,有的父母因为子女的一次外出而坐立不安,直到子女安全到家,才把心放回肚子里,这可能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但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再比如,恋爱中的两个人相互揣测,不停打电话反复确认对方的爱意,这是对伴侣的关心,但他也是想缓解自己的忧虑情绪。

第二部分

看到了忧虑是什么,它有哪些负面特征,以及它会因为个人的风险评估系统出问题而发生,接下来我们再从更宏观的角度,追溯一下导致忧虑产生的深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说实话,作者的结论让我有些吃惊,他认为忧虑的起源和“现代”这个词有关,忧虑说到底是一种现代的情绪。

这当然不是说古人没有烦心事,古人也需要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而烦恼,甚至还要面对频繁的战争、饥荒、灾害、劳役。但是作者认为,是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特征,让忧虑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情绪。

粗略地说,从17世纪开始,世界历史告别了“中世纪”,进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人类从之前依赖超自然的上帝,或者神明,转变为依赖自己的理性和独立思考。

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和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代表了现代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他们鼓励人们从“自我”出发,进行独立而理性的思考,对世界进行科学的探索,而不再依赖某个外在的权威生活。理性的思考和知识的获取,给了人巨大的力量。

但是,笛卡尔的那句名言,恰恰成了忧虑得以生长的肥沃土壤。因为忧虑来自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的选项,去应对不确定的未来,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万一”,我们也就不用忧虑了。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把笛卡尔的名言改成“我忧故我在”,而且和“我思故我在”几乎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因为正是独立思考的要求带来了普遍的忧虑。

在现代,人们幻想理性和科学必将带来和谐与进步,可没想到却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责任,也带来自我打击。现代的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给人提供了比之前多得多的商品,创造了大得多的选择空间;与现代性相伴而来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又从思想和政治上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时也意味着人们要对自己的选择承担比之前更大的责任。人们的选择变多了、责任变大了。

当你走进一家之前没有去过的餐厅,面对着厚厚一大本菜单,是不是会感到忧虑?是不是会希望餐厅给你一份“必点菜”的清单,帮你作出选择?面对电商平台上海量的商品,你是不是需要依靠评论或者推荐帮助你作出决定?更让人崩溃的是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当现代人竭尽全力通过理性的评估,在庞杂的信息中作出了选择,但却遭遇了失败,这时我们没有办法像现代以前的人们那样,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上帝的意志,或者命运的捉弄。因为现代社会过于相信通过理性计算作出的“正确决定”,而把任何形式的失败都归结于个人的决策错误,归结为你不够理性、知识不足,没有做好“知识管理”“时间管理”“风险管理”,等等。

这个结论甚至比遭受不幸本身更令人忧虑,因为它又给人增加了一层负罪感和挫败感:不管是经济上的窘迫,还是家庭生活中的不幸,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自己的错误。在19世纪后期,这样的思想催生了很多描绘人们“忧虑”的文学作品,狄更斯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描写人们因为陷入财务危机和家庭矛盾而忧虑的状态;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忧虑者的内心世界,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都是描绘忧虑者内心世界的代表作。

忧虑成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疾病,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第三部分

那在现代生活中如此普遍的忧虑,有没有可能被“治愈”呢?我们还能不能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呢?

在20世纪早期,出现了最早的关于忧虑的“自助手册”。这类书籍通常都是鼓励人们要学会“自我掌控”,以开放的、积极的思维代替忧虑的消极思维。我们要抱有未来会更好、自己会更好的信念。自助手册里的另一种常见观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来消除忧虑。这种观点认为,我们之所以忧虑是因为接受和相信了负面信息,思考这些负面信息的来源和影响,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忧虑。

还是说考试的那个例子,你一直在忧虑,好多知识点没有复习到,这类自助手册会告诉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焦虑的来源,想想这些负面结果是否真的会发生。那几个知识点只是全部考试内容的1%,我们应该把思绪放在复习好、已掌握的那99%的内容上,这些应对考试绰绰有余。那几个没有记清楚的知识点,不足以妨碍考试的大局,所以,你不需要这么忧虑。你只需要换一种信念和思考模式,或者直接回答忧虑的问题,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但是,这些方法真的奏效吗?至少奥戈尔曼表示怀疑。在他看来,这些自助手册不过是在断言我们应该相信什么,至于要相信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反而并不那么重要。比如,你可以劝自己相信,那1%的内容肯定不会考到,就算考到了,也不会影响大局。你的问题在于,你心里其实很清楚,知道这个观点也许并不可靠,就算你短暂地认同了,你也可能很快又会回到“万一如何如何”的逻辑链条之中。

这是因为,我们的信念很难通过外在的论证新建,也很难通过自己的理性重构。相反,我们的理性,经常在支持自己的非理性想法,为它们辩护,让它们显得合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理性的因素,远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关于这一点,很多当代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都做过讨论。忧虑的普遍存在也向我们表明:即便我们对理性充满信心,自认为是理性的生物,我们生活中的主体也依然是非理性因素。想要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来消除忧虑,基本上没有希望。

我们在前面提到,进入现代之后,更多自由的选择,导致人们普遍忧虑。那我们能不能为了消除忧虑而放弃选择的自由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和思考模式,已经把我们与“自由选择”牢牢绑定在了一起。我们非常珍视“自由选择”,我们早就习惯了“要做自己的主人”的观念,很难再回到一个由神主宰的世界。我们相信,自由本身就是重要的价值,它能让人按照自己的欲望、选择和需求行事,能够让人获得最大的成功和幸福。即便是被忧虑困扰,我们也不会愿意失去思考和决定的自由。

这么看来,只要社会生活和思考模式不发生根本变化,忧虑就会如影随形地与我们长期共存。

这个结论听起来不免让人沮丧,不过作者告诉我们,忧虑虽然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被缓解。比如说,不懈的工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忧虑,因为只要一直有事要忙,甚至被各种事情搞得筋疲力尽,再容易忧虑的人也会顾不上多想那些没用的“万一”了。

不过,我估计你肯定不想用更多的工作来对付忧虑,那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来缓解忧虑吗?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四个有效的途径:回忆、照片、他人的生活,还有艺术。

缓解忧虑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回忆。因为忧虑总是关于“万一如何如何”的。但是,对过去问这个问题明显意义不大。我们经常说:“历史不允许假设。”就算我们可能会脑洞大开去琢磨“万一秦始皇当年没有统一中国怎么办”,但是你肯定不会为这样的事情忧虑。忧虑的人更容易在尘埃落定之后去安心享受。我们都有过度假旅行的经历,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在假期结束之后,反而获得了更多乐趣。因为我们可以在回忆里安全地享受它,而不必像在旅行过程中那样担心飞机会不会晚点、食物是不是干净、酒店环境是不是理想、家人会不会生病、外出旅行时家里是不是安全。旅行结束之后,这些烦恼和忧虑基本上都在记忆里被抹去了。这时候我们终于可以在回忆里,在给别人讲的故事里好好“享受假期”了。

照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忧虑。照片代表了一个时间段里的一瞬,看到过去的照片,我们会感到自己“拥有”了过去的那个瞬间,同时照片也帮助我们把握住了当时的那个空间,好像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忧虑的人可以通过照片里展现的美好景象展开幻想,获得一份平静和满足。

类似在照片中获得安慰,忧虑的人也可以在他人的生活里获得愉悦,缓解忧虑。我们会看别人发的朋友圈、别人的微博,而且喜欢看不熟悉的人发布的动态。我们在这些分享中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他人给我们展示的带有确定性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自信、力量、决心、满足,这些都可以缓解我们自己的忧虑。而且,正是网络制造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给了观看者更大的自由,可以远距离地欣赏一个人,在幻想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中获得自己的满足。对忧虑的人来讲,把目光从自己转向他人,大有帮助。

作者还特别指出,艺术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忧虑。奥戈尔曼虽然是文学教授,但是他并不推荐将文学作为缓解忧虑的方法,而是推荐了音乐,还有绘画和雕塑这类视觉艺术。因为文学是用文字和逻辑表达的,对于分散忧虑者的注意力效果有限。而音乐和视觉艺术,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的结构,与忧虑的逻辑结构形成对立。这些艺术形式可以邀请我们进入一个忧虑难以逗留的场所,回应理性带来的困扰,能在片刻间给我们更美好、更坚强和更成熟的自我感觉。

奥戈尔曼特别推荐了18世纪德国作曲家巴赫的音乐,还有20世纪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这两位艺术家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我特别推荐你去试试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这是我在感到焦虑时最喜欢听的音乐。我也在音频的文稿里,给你放了布朗库西的两件雕塑作品,你可以看看它们是不是有带给你内心平静、远离忧虑的力量。

第四部分

在前面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忧虑的,或者是追根溯源,或者是想着怎么摆脱或者缓解它。在解读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再换到另外一个视角,看看忧虑这种负面情绪有什么正面的价值。

前面我们说过,忧虑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这种倾向如果正确利用,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忧虑的人总是在头脑中进行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评估自己当下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仔细思考我们忧虑的过程,能够展示出自己内心关于“我是谁”和“他人如何看待我”这类问题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忧虑虽然让我们难以作出决定,但是,也可以在一些方面帮助我们行动。比如说,因为忧虑总是想着“万一如何如何”,它可以让我们更加脚踏实地,关注那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物,避免陷入“万一”的境地。忧虑会让我们对那些关于“幸福可以轻易得来”的承诺抱有怀疑态度,更有力量去揭示潜藏在看似美好幻象背后的问题,由此可以让我们对未来的展望更加现实,避免沉溺在或者梦想的美好展望之中。

忧虑还可以帮助我们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准备。忧虑的人会在头脑中反复思考一件事情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各种“万一”。这对于准备一次考试、一场演讲、一次工作汇报的人来讲,很可能是一种福音。忧虑会促使我们去做“过分的准备”,这些准备能帮助我们在应对实际情况时更加游刃有余,因为各种最坏的结果,该如何应对都已经在头脑中被演练过很多遍了。所以,忧虑的人或许不是一个好的实干家,因为他们难以作出果断的决定;但忧虑的人却很可能是一个好的顾问,因为他们擅长分析各种可能性,并且,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和办法。

在人际交往中,忧虑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容易忧虑的人,很可能更善于观察到别人的心理状态和反应,善于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种考虑差异性和多种可能性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团结与协作。

这么看来,忧虑虽然是一种比较负面的情绪,也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发挥它的长处,忧虑也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

结语

好,到这里,奥戈尔曼的这本《忧虑》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这期音频的几个知识要点。

首先,忧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它让我们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不安和恐惧,忧虑通常始于“万一如何如何”的问句,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难以停下来的逻辑链条。第二,忧虑虽然古已有之,但是随着现代的到来,因为人们对理性的认可、对自由的崇尚,再加上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从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绪。第三,各种自助手册试图用替代法、分析法来消除忧虑,但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我们注定无法摆脱忧虑,但是回忆、照片、他人的生活、艺术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忧虑。第四,忧虑也并不全都是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自我反思、防患于未然、做更充分的准备,还能够帮我们提升团队的协作关系。

在这期音频的最后,我想再跟你分享一个我应对忧虑的办法。我有点完美主义的倾向,也是一个容易忧虑的人,躺在床上会不断在脑子里思考那一连串的“万一”。我应对忧虑的一个办法,就是给要去完成的工作规定一个时限。比如我要去做一个学术演讲,我可能只给自己留出三天的准备时间,之前坚决不去认真想这件事,即便有些零星的想法,也只是简单记下来。在给自己规定的三天里,我会竭尽全力准备这个演讲,确保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实质性的进展,不管是演讲稿方面的进展,还是PPT方面的进展。用这种方式,我首先是让忧虑变得大体上“可控”,不会困扰我太久;另一方面,在开始准备之后,每一天的那些进展,也会让我感到一定程度的安心。

在留言区里,我也想请你分享应对忧虑的小窍门,它们或许可以给其他人带来帮助。

好,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你可以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刘玮

转述:子尘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09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0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