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话说得很轻松,但是要做到,就很难了。毕竟,你我都是普通人,利益在心中,责任在身上,痛苦在生活里。
小时候盼望长大,然后赚很多的钱,过幸福的日子;长大之后才发现,“盼望长大”是一件多么无知的事情。
不管怎样,时光不会倒流,日子还得继续。既然无法逃脱,那就勇敢面对,学会一些化解烦恼的方法,无可厚非。
02
句话: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来的时候,哭哭啼啼,走的时候,一寸不留。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经历一次“来、去”,却没有认真去感悟。这就是“照镜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一大早起来,对着镜子照一照,整理自己的着装和头发,如果是女人,还要化妆一番,让自己带着淡彩出门,更加自信。
观察一番,镜子里头,本来是什么都没有的,它仅仅是反应外在的一切。
你走到镜子前,镜子里就是“你”;你做了什么动作,镜子里就有什么“动作”;你离开镜子,镜子里就没有“你”了。这个过程,像极了“人生一世,一生一死”。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把一面镜子放在内心深处,那么随时都能反应外界的一切,但是从来不会让某种景物,一直停留在内心。来的来,去的去,各自安好。
认真想一想,你为什么烦恼?多半是你舍不得过去,又狠狠地抓住现在,因此心灵深处,非常“满”了,无法承受。
我的一位朋友,今年四十多了,离婚有五六年了。
前段时间,他遇到了喜欢的人,一起吃了几顿饭。就在打算好好再谈一次恋爱的时候,对方拒绝了。因为他一直和前任联系,这是对方无法接受的。
毕竟,感情是纯粹的,就像眼睛一样,容不下一粒沙子。
从今往后,爱过的人,就放过;失去的机遇,就别叹息;昨天的烂人烂事,就还给“昨天”;活在当下,你就不累了。
03
第二句话: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据传,他能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能力超群。
他说:“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如果要扑火,就不要对着烟的方向,否则会呛到;要远离水患,就要从容,不要使劲扑腾。把行动总结起来,变成智慧,就是“逆向思维”。
当你烦恼的时候,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去做,不知不觉就到了烦恼的对立面——快乐。
刘伯温在追随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前,一直不顺。他索性归隐,在家安心读书,写下了《郁离子》一书。
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的太子用梧桐种子喂养鸟,希望鸟能够发出凤凰的鸣叫。
大臣春申君说:“不管鸟吃什么,习性是不会改变的。”
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听了这句话,接着说:“你知道鸟不会改变习性,那么你为什么要养一些无赖之徒,希望这些无赖可以帮你?”
春申君执迷不悟,最后被曾经收留过的一名“无赖”李园加害。
人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勇气,但也是匹夫之勇,终究会伤害到自己。不如退一步,等老虎走了之后,再去山里看风景,甚至可以彻底放弃这样的想法。
应用到生活中,举两个例子:其一,你遇到了一个处处和你针锋相对的同事,你就远离他,不管他说什么,都不当一回事。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就淡了,同事就不会伤害你了。
其二,有人追着你说难听的话,你就躲开,朝相反的方向走。对方的话听不到了,自然就没有意义了。
所有纠缠你的,都可以躲开,关键是你是否愿意,能不能做到“敢于不敢”。
04
第三句话: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以上这句话,是灵隐寺里的一副对联。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会圆满,能够有一半,就够了。
《警世通言》里有一个故事。
南宋时,有一个叫李直的官员,原是南剑府太守。后来,因为贪占了便宜,被革职了。流落到灵隐寺当倒茶水的服务员。
有一天,太上皇宋高宗退位之后,常常去游西湖,灵隐寺是他常去的。因此,他遇到了李直,聊了很久。
宋高宗说:“我帮你说句话,应该可以官复原职。”
之后,李直再次走进官场。宋高宗也因此受了宋孝宗的气,叹息“树老招风,人老招贱”。看来,皇帝也要接受“人走茶凉”的规律。
每个人都希望“万事如意”,现实却不会如此这般,而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天子都要受气,烦恼不断,更何况是普通人呢?这样对比,你就会开心了。并且,你也不会一直仰慕天子了。
人生,一半过去,一半未来;一半清醒,一半糊涂;一半付出,一半得到;一半喜悦,一半忧伤......处处都是一半好,你又何必烦恼呢?放下不开心的一半,剩下来的,就是“如你所愿”了。
05
《菜根谭》里说:“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荣华富贵,本来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你我却因此互相伤害,拼尽全力。得到了,也是得不偿失。
一百年之后,谁还记得谁?幸福,不过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闲时喝茶,忙时赚钱。
张开手,本来无一物;握紧手,何处惹尘埃?
从今往后,心不动,则不伤。
所有的伤,都得自愈。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