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面孔视错觉”,为什么总是能在物体上看到“人脸”?(面孔识别属于右半球能力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以下情况:桌子上烤好的面包,好像在对着我笑~

路过的毛巾架,看着也像一张笑脸,甚至还眯起了眼睛~

走在路上散步,低头一看,有一个呆呆的井盖正在跟我对视!

类似的照片还有很多,为什么总能在各式各样的物体身上看到“人脸”呢?

虽然说大家的长相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也就是说,我们五官的排列方式是相同的。如此一来,大脑里难免会有一套“定义人类面部特征的模板”。只要看到的东西符合这个模板,就能激活大脑的相关区域。

不同人种的五官排列一致

当然,脑袋也不是这么好忽悠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刚开始看到假脸时,脑内面孔识别区域的活动程度确实和看到真脸时接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活动程度又会和看到普通物品时趋于一致。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会在眼把“类面孔物体”错认成人脸,但很快就会知道这不是

刚开始,人脸、假脸和物体的活动程度差不多,但很快人脸就与另外两个分开了。

要知道,在日常面对面交流时,我们观察的不仅仅是面容,更是对方脸上的表情。同理,在类面孔物体上也能看到。

比如,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者们曾做过实验,让800名参与者观看了256张照片,并打下分数。0代表“根本看不到人脸!”, 10代表“这太明显了!”。结果是,只有8张0分,其余照片不仅能看到面孔,还能感受到满满的情绪。有的快乐、有的惊讶、有的愤怒、有的悲伤……仅19%的照片被认为“面无表情”。

除了情绪,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些差异。比如,有75%的图片被标记为了30岁以下,即,看到的更多是一张年轻的脸。而性别直接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有90%的图片被视为男性,仅9%的图像被视为女性,这是怎么回事呢?

照片的年龄占比

照片的性别占比

研究人员给出了一种解释,可能因为在社会交际中,“男性”往往是默认的性别,如果没有睫毛、头发等细节暗示,就会默认这是一张男孩的脸。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研究表示,3到4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女性面孔,除非主要照顾他们的是男性,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社会规范是如何与视知觉相互作用的呢?

最后,还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面孔视错觉”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早就应用在生活当中了。有画作,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