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阳
总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作为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自然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为开拓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 路径。
根据2022年全国自然教育大会的相关统计,我国参与各类自然教育实践的受众年均近千万人次,各类自然教育机构已发展到近2万家。
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全面成长的主要阵地,理应主动作为,充分开掘自然教育具有的多重育人功能,将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走进自然
深刻认识自然教育的多重育人价值
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通过近自然体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自然教育缘起的根本目标。这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价值,在内在逻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面向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是着眼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门具备奠基性育人价值功能的必修课。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系统把握自然教育具备的多重育人价值。
自然教育是学校教育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将“人类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的观念将深入人心”列入2050年教育发展的愿景之一,强调通过教育变革,重新平衡地球作为生活的星球和独特的家园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自然这个大课堂的利用缺一不可。要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珍爱自然、保护自然,联动学校课程体系,培养提升可持续理念,助力共建可持续发展未来。
自然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增智方面,自然教育借助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自然游戏等多种形式,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提升各学段科学课程教育的生动性,深化自然生态科学核心素养知识学习,引导青少年全面认知全球生态状况,深刻了解我国自然生态资源国情。
在树德方面,自然教育通过体验式、参与性的主动学习实践,引导青少年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一体化地上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思政课,筑牢青少年生态文明理念,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提升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自然教育具有亲自然、重体验、助成长等诸多特点,蕴含丰富的强体、育美功能。无论是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还是城市公园等区域,通过开发近自然的生态体育锻炼项目,可以让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强健体魄,身心更加健康。与此同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具有的壮美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之美,将极大拓展自然美育的范畴,让青少年在与自然零距离的浸润体验中,向大自然学习,与自然对话,领略自然生态之美,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自然教育场所是劳动教育的有效户外教学延伸,也是劳动实践应用真实场景的拓展。学校教育可以结合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要求,发挥自然保护实践等体验式教育的特色优势,丰富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让学生在参与保护自然的实践之中,提升劳动观念、践行劳动精神、掌握劳动技能。
总之,自然教育借助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自然游戏等多种形式,拓展延伸了学校开展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路径,成为各类课程教育实践的有力补充,对于青少年生态文明理念建构、生态国情知识传授、生态保护素养提升和实践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自然教育以其具备的体验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不仅有助于破解“自然缺失症”困境、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成为贴近青少年需求,深化自然生态美育、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新方式、新路径。
↑研学活动
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亟需推进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自然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全过程、全方位融合发展的要求相比,促进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多部门联合推动自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有关部委就青少年森林研学、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依托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等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引导政策,广东、四川、陕西、安徽等多省由林草、教育和相关政府机构联合发布自然教育支持政策。但总体而言,政策引导以面向社会资源整合的激励居多,针对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深度融合的引导性政策相对滞后,制度安排体系化亟待加强。
另一方面,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实现路径单一、育人实效不突出。学校的自然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各级学校参与自然教育实践差异性明显,大中城市中小学有一定的覆盖面,广大农村乡村学校则严重不足,无法适应全国2.56亿青少年的自然教育需求。与多样化的社会化自然教育模式相比,学校自然教育探索相对滞后,彰显学校特色的自然课程研发运用有待加强,自然教育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文化建设等融合不足。学校教师队伍的自然教育能力建设不足,自然教育对接学生成长需求的匹配度不高。
↑研学活动
协同联动力促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我国自然教育正进入迭代提升的快速发展期。面向未来,要立足贯通全学程,坚持科学先行,通过内外联动和多学科融合,积极推动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要在完善政策保障,探索创新模式、促进育人融合联动、深化学科体系构建上下功夫。
要强化多部门联动协同,开辟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资源拓展路径。从更高层级推动出台更多的自然教育引导激励政策,优化自然教育跨界融合发展环境。自然资源、林草管理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强化联动,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引导各类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科普场馆、博物馆、动物园等对接学校,形成推进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工作合力。各级学校要把握公园立法、湿地保护立法等关于加强自然教育提供的新机遇,主动与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湿地教育中心开展自然教育1 1合作,建设更多的优质自然教育社会课堂,持续丰富学校的校外自然教育资源。
要贴近学生需求,多样化探索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进课堂、进实践的新模式,促进学校自然教育百花齐放。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握自然教育对象的多样差异性、方式途径的实践互动性、教育体验的系统整合性等要求,坚持发挥主体作用,对接双碳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要求,构建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常态化融合机制。要立足所在区域的生态实际,结合校本特色,积极借鉴森林幼儿园、自然学校等成熟经验,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重点,实施科学性和生动性兼具的自然教育与增智树德融合计划,拓展自然教育的强体育美功能,大力开发自然教育的校本精品课程和示范教材,提升教师自然教育实施能力。
要注重深度融合,将自然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彰显综合育人实效。各级学校要认真领会总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指示精神,结合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改进教育方式,强化自然科学教育,就近就便开发近自然的生态体育锻炼、农耕教育实践,将自然教育融入生活实践,将孩子带入自然课堂,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突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从激发学生兴趣点出发,着力挖掘不同学段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劳动课程中蕴含的自然教育融合点,探索显性教育和融入教育协同推进的新路径,体现理论前沿性与教育生动性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拓展相联动。
要聚合学校资源,推动自然教育学科体系构建。鼓励和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强自然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学理性阐释和学科性建设,开设公园学、自然教育等相关专业及学科方向,建设跨学科联动的自然教育学术平台,从源头培养跨界融合的自然教育复合应用型人才,进而构建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学术话语体系。
实现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抓、社会参与的自然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促进自然教育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紧密融合,助力全民广泛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的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3 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