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知识框架图片(生理学基础知识框架结构图)

生理学重点必考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生理学可以说是学护理的基础,说是基础并不代表它简单,而是说它重要,解剖生理这两门基础课学不好,就相当于是盖高楼地基没打稳,迟早得塌。

up给大家整理了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作者:医维度解剖

生理学网课:

生理学复习要点,生理学重点笔记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与阈刺激:反变关系,阈刺激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静息电位RP:

⑴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

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去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超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⑴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P⑴概念:可兴奋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主要成分是峰电位。⑵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③可兴奋或细胞受阈上刺激。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⑷动作电位特征: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兴奋性降至0,多大刺激也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兴奋

超常期:负后电位后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即兴奋

低常期:正后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⑹.局部电位: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变化。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可以总和;③电紧张扩布。⑺.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因子Ca2+、结构基础三联体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②三联管的信息传递;③纵管系统对钙离子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⑵神经在细胞间的传递特点是 ①单向传递;②传递延搁;③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④一对一关系;⑤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2.肌肉收缩过程: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末池 终末池钙离子释放 肌浆钙离子浓度增高 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变构 原肌凝蛋白变构 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 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 横桥扭动 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肌小节缩短。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4.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①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②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③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第三章: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1.血液:血细胞和血浆。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类。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三类。各类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运输、缓冲、参与机体免疫、参与血液凝固及纤溶、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正常人血浆的PH:7.35-7.45

2.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二.血细胞生理1.红细胞男4.5-5.5Hb120-160 女3.5-5.0Hb110-150

生理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缓冲体内的酸碱物质。

生成原料:蛋白质、铁

促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

调节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

严重的肾脏疾患的患者易出现贫血。

血沉的增加是由红细胞叠连形成,而这种叠连和红细胞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和血浆的成分有关,血浆白蛋白通过抑制叠连而使血沉减慢,而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等促进叠连的形成,从而加速血沉。

2.白细胞:成人4.0-10.0

分类: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

中性粒细胞:吞噬。急性感染时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和肥大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3.血小板:成人100-300 当减少到50以下时,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0时,有血栓形成。

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

生理作用:参与止血、促进凝血、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三.生理性止血

1.生理性止血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实质: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血清和血浆的本质区别:血清无纤维蛋白原。

2.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由于因子X的激活有2种途径,因而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机体损伤的凝血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共同作用互相促进的结果。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启动方式和参加凝血因子不同。

内源性:因子12;凝血因子全血浆中;参与的凝血酶多;慢。

外源性:因子3;凝血因子在和血浆中;参与的凝血酶少;快。

肝素的作用:增强抗凝蛋白质的抗凝活性。

凝血因子的特点:①除因子Ⅳ(Ca2+)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②血液中因子Ⅱ、Ⅶ、Ⅸ、Ⅹ、Ⅺ、Ⅻ等通常以无活性酶原存在;③Ⅶ因子以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但必须Ⅲ因子存在才能起作用;④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且需Vit K参与,所以肝脏病变或Vit K缺乏常导致凝血异常;⑤因子Ⅷ为抗血友病因子,缺乏时凝血缓慢。

四.血型与输血原则

1.血型:是指红细胞外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其实质是糖蛋白和糖脂。

2. ABO血型和Rh血型抗体本质的区别: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能通过;

Rh血型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抗体需要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主要为IgG,可以通过。

3.输血原则:首先必须鉴定血型;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次侧: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

主侧: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

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主侧凝集,不管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可以输血;

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可少量缓慢输血。

Rh阴性的母亲第二次妊娠时(胎为阳性时)可使Rh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是生理学考查的重点章节之一。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

心率: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心动周期0.8S.

心率和心动周期的关系: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动周期和心率成反比,心率增加,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2.心脏泵血的过程

心脏泵血:①射血与充盈血过程(以心室为例)可以分为心房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

心室收缩是射血的动力;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是充盈的主要动力。②特点:①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③一个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1/6;④左右搏出血量相等;⑤心动周期中,

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

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快速射血期。心率加快时主要缩短的是舒张期,舒张期缩短到一定程度会使心搏出量下降。

3.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正常人70ML.

射血分数: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人约55-60%。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健康成人男性静息下约为5L/min.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⑴前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期末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博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博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

⑵后负荷对博出量的影响: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博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⑶心肌收缩能力对博出量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博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的调节作用。⑷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40-80次/分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分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博出量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心率低于40次/分,也使心输出量减少。

5.心音:

心音:房室瓣关闭,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第二心音:动脉瓣关闭,标志心室舒张开始。二.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 心肌细胞的分类:

按功能分为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和自律细胞(窦房结和浦肯野)。

2.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工作细胞的生物电:0.1.2.3.4期。有2期平台期

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0.3.4期。本质特征:4期自动去极化(除极)。

3.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⑴自律性:

①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博细胞,是正常的起博点;

②窦房结细胞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驱动压抑(以前者为主)两种机制控制潜在起博点;

③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决定于4期去极化的速度即Na+、Ca2+内流超过K+外流衰减的速度,同时还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差距的影响。⑵传导性:

①主要传导途径为: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交界 房室束左右束支 蒲肯野氏纤维 心室肌;

②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形成房-室延搁,使心房和心室不同时收缩。以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③传导速度最快的是心室内浦肯野纤维,保证心房或心室同步活动,产生较好的射血效果。

⑶兴奋性:

①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②影响兴奋性的因素:Na+通道的状态、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距离等;

③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终结后,受到人工的或潜在起博点的异常刺激,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由于期前兴奋有自己的不应期,因此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⑷收缩性:

① 心肌收缩强度与细胞外Ca2+内流量成正比。

② 全或无式收缩

③ 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保证心急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有利于心室的充盈。4.心电图:记录心肌电变化,而不是机械变化。

P波:反映左右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变化。

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的电变化。

PR间期: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心房去极化开始到心室去极化开始的时间。

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 波终点的时程。

ST段: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三、血管生理

1. 动脉血压:收缩压100-120,舒张压60-80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正常值100动脉血压的形成:⑴前提条件:血流充盈;⑵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⑶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影响因素:

①每博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②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③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2.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

⑴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力量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⑵静脉回心血量及影响因素:

①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外周静脉压于中心静脉压之差,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但也受呼吸运动、体位肌肉收缩等的影响;②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作为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③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压而影响静脉回流;

④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3.微循环:进行血液和之间的物质交换。微循环的主要途径有3条:①迂回通路(营养通路);②直捷通路;③动-静脉短路。

⑴液的生成和回流:

促使液生成的力量:毛细血管压和液胶体渗透压。

促使液回流的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液静水压。

有效率过压是液的生成和回流的动力。

有效率过压=(毛细血管血压+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液静水压)⑵影响液生成的因素: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淋巴回流。

4.淋巴回流:

生理意义:回收蛋白质(最重要)、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平衡血浆与液、淋巴结的防御、屏障作用。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⑴降压反射:负反馈

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②有效调节范围:60-180,70-150时最敏感。

⑵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加快呼吸 2.体液调节: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β1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肾上腺素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①使全身微动脉、静脉收缩,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②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③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④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⑤引起或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⑶心钠素①心博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②引起肾脏排水、排钠增多;③抑制肾素、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

⑷局部体液调节因素。五.循环

1.冠脉血流的特点:安静状态下,中等体重的人,总冠脉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4%~5%。左心室单位克重心肌的血流量大于右心室。脑循环的特点:脑循环中脑血管舒张收缩程度受到相当的限制,血流量变化较其他为小;具有血-脑屏障。心肌的血液供应主要在心脏活动的舒张期获得第五章: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呼吸,即换气。一.肺通气1.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⑴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⑵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⑶内呼吸。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吸气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2.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弹性阻力是指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主要是肺),其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的粘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要受气道管径大小的影响。3.胸内负压的意义:

⑴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⑵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导致胸腔内静脉和胸导管的扩张);

⑶降低气道阻力。4.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⑴肺容积和肺容量:

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肺容积

⑵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正常人呼吸频率12-18次/分

肺泡通气量是反映肺通气效率的重要指标。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肺换气:气体由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⑴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⑵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溶解度以及分压差也影响肺换气;⑶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换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正常值0.84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主要有:⑴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⑵增加肺的顺应性;⑶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⑷防止肺不张;⑸防止肺水肿。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气的运输:氧合血红蛋白形式

2.二氧化碳的运输:碳酸氢盐(主要在红细胞内)的形式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的基本调节中枢:脑桥和延髓

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延髓是自主呼吸的最基本中枢。

2.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生理性体液因子,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必要物质。

CO2过量:、昏迷、抑制呼吸。经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作用。

缺O2只经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

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最强>H+>O2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1.胃肠道的外来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胃肠功能和分泌。 2. 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主要的胃肠激素:

促胃液素:由G细胞分泌

促胰液素:由S细胞分泌,盐酸是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最强的刺激因素。

缩胆囊素:由I细胞分泌,蛋白质消化产物和脂肪是刺激CCK分泌的最有效物质。

CCK主要刺激胰酶的分泌和合成,增强胰碳酸氢盐的分泌和胃的排空。

二.空腔内消化

唾液成分:含有大量粘蛋白、氨基酸、尿素、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

作用:湿润和溶解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分解淀粉,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三.胃内消化

胃液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1.盐酸由壁细胞分泌,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原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②杀死细菌,保持胃和小肠的无菌状态;③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与VB12形成复合物,以防止小肠内水解酶对VB12的破坏。如内因子分泌不足,将引起VB12的吸收障碍,结果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而出现恶性贫血。

3.胃液分泌的调节

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胆碱、胃泌素和组胺。

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生长抑素

消化期胃液分泌:

①头期胃液分泌: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丰富。

②胃期胃液分泌: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少些。

③肠期胃液分泌:主要是体液因素,分泌量较少。

4.胃的运动: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蠕动。

食物进入胃排空速度:水>糖>蛋白质>脂肪

四.小肠内消化:

1.胰液的分泌:

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能力最强和最重要的。

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激活糜蛋白酶原。

2.胰液分泌的调节: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CCK

3.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不含消化酶,起主要作用的是胆盐。

胆汁的作用:促脂肪消化;促脂肪吸收;促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胆汁的自身分泌。

胆盐的肠肝循环:在回肠末端。

4.小肠的运动: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分节运动:是小肠运动的主要形式。

五.大肠内消化

1.大肠的运动形式:袋装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集团蠕动。集团蠕动:是大肠特有的运动。

2.排便反射:正反馈

六.吸收

1.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2.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吸收,回肠主要是胆盐和维生素B12吸收的部位。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一.能量代谢

1.食物的热价: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脂肪>蛋白质>糖。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⑴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

⑵环境温度,室温20~30度时能量代谢率最低;

⑶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这是指进食一段时间内,食物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其中蛋白质食物最明显;

⑷精神活动,交感神经兴奋使产热增加。

二.体温及其调节1.体温

身体身不得平均温度。

直肠36.9-37.9 口腔:36.7-37.7 腋窝:36.0-37.4

2.体温的生理变动因素:

⑴昼夜变化:清晨最低,午后最高,变化范围小于1度;

⑵性别:女性大于男性,月经周期中体温的变化与孕激素的水平有关,排卵日体温最低;

⑶年龄、肌肉活动、环境温度、精神活动等可影响体温。

3.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产热安静时:肝脏;运动时:骨骼肌。

散热的主要部位:皮肤

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⑴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方式散热;当环境温度》30度时,发汗散热。

⑵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4.体温的中枢调节:

⑴温度感受器: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

⑵体温调节中枢: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⑶调定点:在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有一调定点的部位,它的活动有一定的阈值;

⑷单胺物质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5-羟色胺升高体温,去甲肾上腺素降低体温。第八章:肾脏的排泄 尿生成过程: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一.肾的功能解剖和血液循环特征

1.肾单位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肾脏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生成尿液、分泌肾素。

近髓肾单位:参与尿液浓缩。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

2.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⑴两侧肾血流量十分丰富,占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90%以上分布在皮质;⑵肾脏血液经两次毛细血管分支后才汇合成静脉,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是滤过血液的重要结构,而球后毛细血管内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2.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价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人约为125ML/分。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正常成人约为19%,表示流过肾脏的血液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

4.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①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②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滤过的结构基础;

③肾血浆流量: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1.近球小管的转运功能:

近球小管是重吸收的关键部位:Na、Cl和水的重吸收;HCO3-重吸收和H+的分泌;K+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

2.水的重吸收主要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Na、K的转运主要受醛固酮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脱氨生成NH3。

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外髓部高渗梯度是由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尿素和NaCL的重吸收有关

五.尿生成的调节

1.肾内自身调节:小管液中浓度的影响、球管平衡等

渗透性利尿: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如甘露醇。

2.神经和体液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抗利尿激素ADH:又称血管升压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ADH的分泌主要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动脉血压的调节。水利尿:大量饮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ADH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ƒ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保钠排钾

六.血浆清除率

清除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一物质完全清除。测定清除率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率过滤、肾血流量和推测肾小管的功能。

七.尿的排放

1.尿量:正常成人1000-2000ML/昼夜,平均1500,>2500多尿,100-500之间少尿,<100无尿。PH:5.0-7.0,最大变动范围为4.5-8.0

2.排尿反射:正反馈

尿储留:初级中枢或排尿中枢反射通路损伤时,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

尿失禁: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功能联系,主观意识不能控制排尿。见于高位截瘫患者。

尿频:膀胱炎症或结石刺激,引起尿失禁或排尿次数增多。

第九章:感觉 一.感受器的一般特性:⑴感受器的适宜刺激;⑵感受器的换能作用;⑶感受器的编码功能;⑷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二.眼的视觉功能

1.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的适宜刺激:370-740nm

2.眼的调节主要依靠晶状体形状的改变,其次是瞳孔的调节、两眼球的会聚。

3.眼的折光异常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过强,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因而产生视物模糊。需戴凹透镜纠正。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引起视物模糊。需戴凸透镜矫正。

ƒ散光:多数由于角膜面不平所致,使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有的在视网膜前,有的在视网膜后。引起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需戴柱面镜予以矫正。

4.眼的感光功能:

视锥系统:分布在中央凹处,光敏度低,能分辨颜色。司昼光觉和色觉。缺乏视锥细胞为色盲。

‚视杆系统:分布在视网膜周边,光敏度高,不能分辨颜色,司暗光。使肝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成为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合成过程中,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必须靠血液中的VA补充。若VA缺乏,引起夜盲症。

5.视野大小: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

三.耳的听觉功能

人耳的适宜刺激:20-2000Hz。声波传导包括气传导和骨传导,主要为气传导。

四.内耳的平衡感觉

内耳迷路中的前庭是位置感受器,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和头部的空间位置,调节姿势和平衡。

‚半规管的功能:感受器是壶腹嵴,感受旋转变速运动,调节姿势和平衡。

前庭功能特别敏感的人易发生晕车、晕船和航空病等。第十章:神经系统 本章为生理学重点之一。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神经元:处理信息、营养功能、内分泌功能。

2.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的特征:⑴生理完整性: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完整;⑵绝缘性;⑶双向传导;⑷相对不疲劳性;⑸不衰减性。二.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1.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经典的神经突触EPSP:电-化学-电传递过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Na内流,使后膜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l-内流,使后膜超极化。

2.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中枢递质(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外周递质(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兴奋性递质:胆碱和谷氨酸;

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和甘氨酸。

3.中枢兴奋的特征:⑴单向传布;⑵突触延搁;⑶总和,兴奋的总和包括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⑷兴奋节律的改变;⑸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突触传递产生疲劳的可能性与递质的耗竭有关。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1.丘脑的感觉核团:类核团(感觉接替核);第二类核团(联络核);第三类核团(随板内核群)

2.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是非特异投射系统传入冲动的来源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特异投射系产生精细感觉的基础。

3.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交叉、倒置投射。

第二体表感觉区: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双侧、正立。

本体感觉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视觉:枕叶;听觉:颞叶;嗅觉:边缘叶;味觉:中央后回头面部下侧。

4.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痛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如胆囊炎时右肩胛疼痛。

5.内脏痛特点:缓慢持续不准确;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痉挛、缺血、炎症敏感;常伴有牵涉痛。

四.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小运动单元利于做精细运动。大的运动单位利于产生巨大张力。

r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脊髓运动神经元释放的都是胆碱。

2.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控作用所致。

3.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为脊髓前角α、r运动神经元。

4.基底神经节:包括纹状体、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和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帕金森病:由于黑质上行抵达纹状体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导致纹状体内胆碱递质系统亢进所致,常用左旋多巴或M受体阻断剂安坦。

舞蹈病:由于纹状体r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下行抵达黑质反馈控制多巴胺的功能受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相对亢进引起。

5.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古小脑);调节肌紧张(旧小脑);协调随意运动(新小脑)。

6.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大脑皮层运动区:分布在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交叉分配、倒置分布、准确。

‚运动传出通路:

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锥体外系: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群间的运动。

五.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

1.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和副交感

交感N:心率加快;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瞳孔扩大;促进糖原分解。(战士上战场杀敌)副交感相反。

2.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胆碱ACh及其受体:M受体(存在于副交感节后纤维,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剂)和N受体(筒箭毒是N受体阻断剂)。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包括大多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受体(α受体阻断剂为酚妥拉明;α1受体阻断剂为哌唑嗪;α2受体阻断剂为育亨宾)和β受体(β受体阻断剂为普萘洛尔;β1受体阻断剂为阿替洛尔;β2受体阻断剂为丁氧胺)

3.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

延髓是基本生命中枢。

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和角膜反射中枢。

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下丘脑功能: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摄食行为调节;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合成下丘脑调节肽,调节腺垂体的功能;生物节律控制;影响情绪反应等。

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是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调节内脏和血管活动。

六.脑的高级功能

1.条件反射:后天训练

2.大脑皮层活动的特征:

两个信号系统:信号系统(人和动物共有)和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区别与动物的主要特征)

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

听:位于颞上回后部,损伤表现为感觉失语

说:中央前回底部前方Broca三角区,受损运动失语

读:角回,受损患失读症

写:额中回后部,受损患失写症。

3.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α波: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

β波:睁眼,突然的声音刺激或进行思考时。

θ波:困倦时出现。

ɡ波:深睡时出现。第十一章:内分泌

1.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分为远距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

2. 激素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⑴含氮激素:①肽类和蛋白质激素;②胺类激素。⑵类固醇激素:①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②1,25-二羟维生素D3。

3.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包括⑴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⑵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⑶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⑷激素间的相互作用;⑸允许作用。

4. 侏儒症:人幼年时生长素缺乏

巨人症:幼年时生长素过多

肢端肥大症: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

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智力迟钝身材矮小。呆小症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补充甲状腺激素。

单纯性或性甲状腺肿:食物中缺碘

向心性肥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佝偻病:儿童时缺乏VD

骨软化症:成人时缺乏VD

5. 甲状腺是人体内的最大的内分泌腺。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七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素GH、催乳素PRL、促黑激素MSH.

6.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

7.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包括:⑴对生长发育的作用:影响长骨和中枢神经的发育,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病;⑵对机体代谢的影响:①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量;②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既有合成作用又有分解作用,剂量大时主要表现出分解作用;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兴奋性;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第十二章:生殖一.男性生殖

男性的主性为睾丸,具有生精和内分泌的作用

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

1.雄激素:是类固醇激素,主要为睾酮。

2.睾丸的功能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节。

二.女性生殖

女性的主性是卵巢。

1.卵巢的功能:生卵;内分泌。

2.卵巢能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

3.女性月经期28天,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

4.妊娠: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生长及分娩。

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8-10天后血、尿中能检出,可用作早孕的妊娠诊断。

感谢大家的关注,更多的医学教材,免费资源,教材、讲义和题库,将不定时的更新给大家,可以关注医维度解剖 ,在内的医学资源板块有各学科讲义百度网盘免费分享

(0)
上一篇 2023年04月22日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