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案(数字化教学方式)

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当代人类社会变迁发展的重要特征。前不久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明确提出“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这一主题,落实在课程教学领域,必须探索适应数字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范例、新模式,以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类似ChatGPT这类技术的出现,使知识传递型的教育成为一个需要审视的问题。智能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的革新。

一是学校课程内容的高质量规划与多样化实施。如在课程整体规划、课程内容精选、课程资源建设以及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等方面,满足智能时代背景下和社会发展的匹配及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二是改进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学形态。注重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深化技术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三是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运用数据进行学情诊断等,全面真实记录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些新举措离开技术的支持不可想象。四是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培养。以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为出发点,探索线上线下、人机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推动教师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智能技术的应用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个性化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心理与情感发展的陪伴者。智能时代的课程将呈现出数字化、跨媒介、混合式、弹性化等特征,教学方式向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方向演变,最终在技术助力下形成人机协同、人机共育的教育新生态。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内驱力,迫切需要我们用新机制、新技术、新环境、新课程、新教学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应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确保包容性和公平性,审慎对待数据背后与人相关的伦理问题。课程教学的规划与实施、教学形态、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方式、学习评估等会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不变,相关保障支持体系如何跟上,这些工作也需要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场景运用,从大学、区域、中小学、企业协同创新的角度,共同直面管理机制、技术绩效、工作评价等主要制约因素,最终实现课程教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人才培养范式转型。

推动技术与教育教学精准融合

中国教育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数字技术融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年,教育部启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下称“实验区”)工作,探索技术支撑下的教与学模式,推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上连课程、下接评价,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学校质量提升的核心工作。怎样教,需要发挥出设备与工具的效益,以适切的技术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实验区聚焦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变革,积极探讨相应的课型、教学方式方法。教什么,涉及课程观念与形态的转型,实验区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专题课程”“读写专项”“项目式学习”等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课程形态等攻关方向。教的效果如何,则由“精确测评”“教育大数据”等关键点切入。

实验区从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入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判断信息化应用的主要标准,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精准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本项工作标志着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更标志着以数字变革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工作转型。实验区建设不是简单地引进设备、平台或,而是要真正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随着智慧教育门户的开通及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工作重点将转向推进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特色应用、常态化应用,从解决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痛点”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的精准性上下功夫,突出技术应用的适切性与可持续性,让技术波澜不惊地进入教育场域,使其在实现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方面推进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推进,各实验区锐意改革、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已经出现了几类常态化应用的模式,从场景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基于融媒体资源的辅助式教学。其特点是用可视化、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认知过程,教师借助优质资源进行讲解、阐释,或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北京市海淀区在部分小学推动的微课教学,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也改变了原有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二是基于工具、、平台的互动式教学。其特点是基于各类工具、、平台,将教学设计成一系列持续开展的活动,如创建内容、发起话题、参与评价他人的观点与意见、投票、课堂练习即时化可视化等,激活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学习资源互动,最终实现学习的优化整合。如郑州市金水区基于平板电脑实施生本学堂,北京市密云区通过英语AI听说课堂实现即读即评即反馈;还有多个实验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各类互联网教学工具,提升课堂交互效果,辅助教师的内容讲授、教学管理和资源分发等操作;部分实验区还积极探索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表情识别等新兴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泛在学习支撑能力,实现沉浸式教学。

三是基于教学空间变革的混合式学习。其特点是打通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本地异地,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整合,实现泛在学习;通过线上资源支持,线下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如北京市房山区、山东省淄博市,通过“双师课堂”创新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支持建立集团校、城乡校等协作式教学共同体,有效缩小校际、城乡差异;如成都市三元空间协同共生的教育新生态、苏州工业园区的“互联网 项目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前置问题,实施任务驱动,此时,“内容”不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资源,形成了具有一定示范性的教学模式。

四是证据导向的精准教学与作业改革。针对考试评价及作业管理这一领域,结合“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要求,实验区围绕技术支持下的测评机制、智能阅卷系统和作业管理系统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借助信息技术变革教学评价,注重教与学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形成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施基于学生数字画像的学习路径规划,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支持;在不改变学生纸质作业习惯和教师批改习惯的情况下,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等,助力教师精准教学与学生减负。

为了辅助教师用好平台,多个实验区将本地平台与平台对接,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促进教学方式重构和教学方法创新。一些区域还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融媒体等技术结合,在遵循课标修订精神、落实“五育并举”的前提下,探索课程资源的可视化、泛在化、多模态呈现,构建新型认知工具,助力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实现素养的提升。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绝大多数实验区还通过“互联网 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跨校、跨区县的教师学习培训和专业研修模式探索,积极建设教研平台,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构建教师协同成长机制,探索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路径。

以促进教学改革、探索融合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为目标,坚持专业引领、行政主导、部门协作、科教融合,各地正在逐渐形成整体思维,从经费投入、资源供给、教育新基建、运营维护以及教学应用与服务支持等方面建立健全机制体制,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构建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27日第4版

作者:蔡可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26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日

相关推荐